用于收集和排出溢出冷却液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6863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收集和排出尤其从机动车空调装置蒸发器和/或蒸发器冷却液外设中溢出冷却液的装置,具有一个外壳件,用于将至少一个冷却液接口和/或至少一个冷却液管道段形成气密环境,具有一个连接元件,对此,该连接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开口和一个第二连接开口,此外,第一连接开口借助管道元件和外壳件以流体可流通方式进行连接,第二连接开口和连接至周围环境、尤其是机动车周围环境的排出管道以流体可流通方式进行连接,并使得,在外壳件内溢出的冷却液被导入管道元件中,并通过连接元件和排出管道排出至周围环境中。

A device for collec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overflow coola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collecting and discharging especially from the motor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evaporator and / or coolant overflow evaporator coolant peripheral device has a housing, for at least one cooling fluid interface and / or at least one coolant pipe section to form an airtight environment, with a connecting element in this regard, the connecting element has at least a first connection opening and a second opening connection, in addition, the first connection opening using pipe element and shell in fluid flow are connected, the exhaust pipe second is connected to the connection opening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especially traffic environment in fluid flow are connected, and so, the coolant overflow in the shell part is introduced into the pipe, and the connecting element and the exhaust pipe is discharged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b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收集和排出溢出冷却液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用于收集和排出尤其从机动车空调装置蒸发器和/或蒸发器冷却液外设中溢出冷却液的装置。
技术介绍
DE3227458A1公开了一种通过输送处理后的空气对车辆内部空间进行气候调节的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具有一沿气流方向安排的蒸发器,该蒸发器连接至以二氧化碳作为冷却液工作的冷却液回路中,具有一沿气流方向安排在蒸发器后用于截止空气输送至车辆内部的截止元件和一个沿气流方向安排在截止元件之前的排气开口,该排气开口至少在截止向车辆内部的空气输送时向车辆外部方向打开。为了优化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冷却液进行工作的空调装置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在冷却液回路发生故障时的安全性,该截止元件同时用作调节子空气流的控制机构,该子气流流经沿气流方向安排在截止元件之后的热交换器和旁通。安排在由蒸发器和控制机构包围形成的冷空气区域内的蒸发器下方的冷凝水排出口用作在通过控制机构截止空气输送过程中的排气开口。已经公开的用于避免在因空调装置的冷却液回路泄漏而溢出的冷却液在车厢内形成危害成员健康的过高的冷却液浓度的装置和方法尽管存在优点,但在可操作性以及安全性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善。该改进尤其重要,因为二氧化碳被越来越多地用作机动车空调装置的冷却液,该气体无气味,且自呼吸空气重存在一定浓度时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收集和排出溢出冷却液的装置,在使用该装置的过程中通过可靠的方式避免车辆成员暴露在因冷却液的溢出导致的较高的冷却液浓度下。专利技术该装置的任务通过具有以下特征的专利技术加以解决。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收集和排出尤其从机动车空调装置蒸发器和/或蒸发器冷却液外设中溢出冷却液的装置,具有一个外壳件,用于将至少一个冷却液接口和/或至少一个冷却液管道段形成气密环境,具有一个连接元件,对此,该连接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开口和一个第二连接开口,此外,第一连接开口借助管道元件和外壳件以流体可流通方式进行连接,第二连接开口和连接至周围环境,尤其是机动车周围环境的排出管道以流体可流通方式进行连接,并使得,在外壳件内溢出的冷却液被导入管道元件中,并通过连接元件和排出管道排出至周围环境中。借助这一类的装置可以对溢出和/或流出的冷却液进行接收,并在无需增加较多设计花费以及在额外使用较少结构空间的情况下将其排出至周围环境中。在一种特殊的实施例中规定,排出管道为空调装置外壳的冷凝水排出口。根据标准,在许多空调装置的外壳上均设有用作冷凝水排出口的排出管道。因此将冷凝水排出口用作排出管道。一种额外的实施例规定,连接元件具有一第三连接开口,该第三连接开口和空调装置的冷凝水接收元件以流体可流通方式进行连接。通过该方式,和冷凝水接收元件相连的冷凝水排出口和连接元件组合成一个单独的部件。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上述连接元件集成在框架件和/或底部件和/或冷凝水接收元件中,和/或连接元件与框架件和/或底部件和/或冷凝水接收元件相连,和/或连接元件与框架件和/或底部件和/或冷凝水接收元件构成一个整体。通过该方式,可以进一步降低在安装空调装置的过程中需安装的部件数量,由此可以降低生产花费。管道元件优选由柔性软管和/或塑料管构成。该类管道在批量生产时价格低廉,且易于安装。此外,管道元件在远离外壳件的第一末端具有一个第一接驳元件,连接元件在第一连接开口区域具有一和第一接驳元件对应的第二接驳元件,并使得管道元件的第一末端和连接元件的第一连接开口相连。该特征可以简化安装过程,并在管道元件和连接元件之间形成坚固的连接。另一种实施例规定,在冷凝水接收元件的朝向连接元件的第一侧面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元件,对此,该管道元件被嵌入和/或压入至少一个固定元件中,且以可防止平行于冷凝水接收元件的第一侧面以及沿远离连接元件的第一方向进行平移的方式固定在固定元件中。通过该方式可以避免管道元件从连接元件上意外脱落。此外,可以避免管道元件在连接元件上的错误安装。在一种额外的实施例中规定,管道元件在其第一末端区域的周边具有两个径向连接片,对此,嵌入固定元件中的管道元件的连接片平行于冷凝水接收元件的第一侧面从管道元件圆周的两侧伸出,此外,该连接片分别具有一个远离管道元件的外部边缘和一个本质上远离管道元件第一末端的连接边缘,其中,安排在冷凝水接收元件第一侧面的固定元件具有至少两个从冷凝水接收元件第一侧面伸出的凸起和/或筋条,两个凸起和/或筋条之间安排的间隔小于连接片外部边缘之间安排的间隔,并使得嵌入固定元件中的管道元件的两个连接片的连接边缘沿第一方向分别逆向于凸起和/或筋条中的一个进行支撑。在一种额外的实施形式中,外壳件由两部分构成,即由第一外壳半壳和第二外壳半壳组成,对此,两个外壳半壳本质上相互以气密方式连接在一起。该特征可以简化外壳件在冷却液接口和/或冷却液管道处的固定。一种备选实施形式规定,外壳件包裹和蒸发器相连的冷却液接口和/或用于输送冷却液的冷却液管道。比较有利的方案是,连接元件的第二连接开口具有一排出接头,对此,在该排出接头上安排有一个和排出管道相连的软管和/或和排出管道相连的管道。该特征可以简化冷凝水和溢出冷却液尤其向车辆周围环境排出的过程。一种特殊的实施例规定,由连接元件的第一连接开口的开口面构成的第一平面本质上垂直于由连接元件的第二连接开口的开口面构成的第二平面进行安排。由此连接元件构成一可以以低廉的价格生产的角形件。在另一种实施形式中,冷凝水接收元件在蒸发器的至少一侧包裹蒸发器,此外还具有一排出开口,该排出开口和连接元件的第三连接开口以流体可流通方式进行连接。一种有利的实施例规定,外壳件和空调装置的外壳相连。由此可以节省结构空间,并提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有效性。比较有利的方案是,连接元件在蒸发器的安装位置以及相对于机动车底部观察安排在蒸发器下方和/或本质上朝向机动车底部的蒸发器底面。该位置是蒸发器冷凝水接收元件的典型安装位置,因为冷凝水由于重力作用在此处可以被特别有效地接收。其他有利的形式通过下文的附图说明和从属权利要求进行说明。附图说明在下文中,本专利技术根据多种实施例按照附图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种透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装置细部的一种侧面透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图1的装置细部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图1的装置的其他细部的示意图。专利技术实例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收集和排出由冷却液回路中溢出的冷却液的装置1的一种实施例。冷却液优选指已经公开的冷却液二氧化碳。在备选实施例中,冷却液也可以是二氧化碳以外的其他冷却液或者不同材料的混合物。装置1优选安排在机动车空调装置或者机动车空调装置的外设中。空调装置的外设是指空调装置的周边设备,尤其是但不局限于机动车的车厢前壁。这一类的车厢前壁(在图1中未详细示出)将机动车划分为安排在车厢前壁前方的发动机舱和安排在车厢前壁后方的车厢。装置1可以安排在车厢前壁的两侧或者穿过车厢前壁。装置1具有一外壳件2。外壳件2可以在一侧通过图1中未详细示出的空调装置的外壳构成,也可以和空调装置的外壳相连。备选方案是,外壳件2也可以安排在空调装置的外壳中或者穿过空调装置外壳的部分外壳壁。外壳件2由两部分组成,例如由两个相互对称构成的外壳半壳3,4,即第一外壳半壳3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收集和排出溢出冷却液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收集和排出尤其从机动车空调装置蒸发器(6)和/或蒸发器(6)冷却液外设中溢出冷却液的装置(1),具有一个外壳件(2),用于将至少一个冷却液接口(5)和/或至少一个冷却液管道(8)段形成气密环境,具有一个连接元件(12),对此,该连接元件(12)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开口(13)和一个第二连接开口(18),此外,第一连接开口(13)借助管道元件(10)和外壳件(2)以流体可流通方式进行连接,第二连接开口(18)和连接至周围环境、尤其是机动车周围环境的排出管道以流体可流通方式进行连接,并使得,在外壳件(2)内溢出的冷却液被导入管道元件(10)中,并通过连接元件(12)和排出管道排出至周围环境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06 DE 102016209931.01.一种用于收集和排出尤其从机动车空调装置蒸发器(6)和/或蒸发器(6)冷却液外设中溢出冷却液的装置(1),具有一个外壳件(2),用于将至少一个冷却液接口(5)和/或至少一个冷却液管道(8)段形成气密环境,具有一个连接元件(12),对此,该连接元件(12)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开口(13)和一个第二连接开口(18),此外,第一连接开口(13)借助管道元件(10)和外壳件(2)以流体可流通方式进行连接,第二连接开口(18)和连接至周围环境、尤其是机动车周围环境的排出管道以流体可流通方式进行连接,并使得,在外壳件(2)内溢出的冷却液被导入管道元件(10)中,并通过连接元件(12)和排出管道排出至周围环境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排出管道为空调装置外壳的冷凝水排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连接元件(12)具有一第三连接开口(19),该第三连接开口(19)和空调装置的冷凝水接收元件(15)以流体可流通方式进行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连接元件(12)集成在框架件和/或底部件和/或冷凝水接收元件(15)中,和/或连接元件(12)与框架件和/或底部件和/或冷凝水接收元件(15)相连,和/或连接元件(12)与框架件和/或底部件和/或冷凝水接收元件(15)构成一个整体。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管道元件(10)由柔性软管和/或塑料管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管道元件(10)在远离外壳件(2)的第一末端(11)具有一个第一接驳元件,连接元件(12)在第一连接开口(13)区域具有一和第一接驳元件对应的第二接驳元件,并使得管道元件(10)的第一末端(11)和连接元件(12)的第一连接开口(13)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冷凝水接收元件(15)的朝向连接元件(12)的第一侧面(14)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元件(23),对此,该管道元件(10)被嵌入和/或压入至少一个固定元件(23)中,且以可防止平行于冷凝水接收元件(15)的第一侧面(14)以及沿远离连接元件(12)的第一方向(A)进行平移的方式固定在固定元件(23)中。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根·格拉夫莫里茨·隆斯
申请(专利权)人:马勒国际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