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作业用斗内作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59601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9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电作业用斗内作业支架,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容易出现近身相已遮蔽带电设备与人体短接的风险问题,实现对该问题的有效避免,并提高操作人员的高度,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带电作业用斗内作业支架,包括用于支撑人的底座,底座两侧各与一竖撑的一端连接,竖撑的另一端设置用于挂接到斗壁的挂钩,竖撑设置有凹槽,通过凹槽设置横杆,横杆用于挂设绝缘毯。

A kind of working bracket in the bucket for live wor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ve line work inside the bucket frame, it solves is easy to occur in the melee phase has been covered live equipment and human risk problem of short circuited, effectively avoid the problem, and to improve the operator's height,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that a bucket for live working operation support includes a base for supporting people, on both sides of the base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a vertical support, vertical support is arranged at the other end of a hook used for hanging bucket wall, vertical support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the groove is used for hanging bar, bar insulation blan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电作业用斗内作业支架
本技术涉及配电网作业,特别是涉及一种带电作业用斗内作业支架。
技术介绍
以绝缘斗臂车为作业平台,采用绝缘手套作业法实施的带电作业又叫中间电位带电作业,是最常见的配网不停电作业。由带电体到接地体的变化为带电体——绝缘体——人体——绝缘体——接地体,其中绝缘斗、绝缘臂作为人体与地面的主绝缘,绝缘遮蔽用具及防护用具作为辅助绝缘。但作业常常存在两项弊端:一是正常的斗臂车绝缘斗高度为0.9米,人在斗内作业,受身高限制,作业范围常常受限,采用踮起脚尖或爬在斗岩的方式都存在安全隐患;二是使用手套法作业需要大量的绝缘毯对带电设备进行遮蔽,而绝缘毯(相对于辅助绝缘)通常搭挂在绝缘斗外沿,这样辅助绝缘就通过沿面将主绝缘短接了,替代了主绝缘的作用,当人员跨越近身相带电设备(已遮蔽)对远身相带电设备遮蔽时,存在近身相已遮蔽带电设备通过绝缘毯(辅助绝缘)与人体短接的隐患或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电作业用斗内作业支架,该支架通过底座的设置,可实现对绝缘毯的挂设,避免了近身相已遮蔽带电设备通过绝缘毯(辅助绝缘)与人体短接的隐患或风险。该作业支架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带电作业用斗内作业支架,包括用于支撑人的底座,底座两侧各与一竖撑的一端连接,竖撑的另一端设置用于挂接到斗壁的挂钩,竖撑设置有凹槽,通过凹槽设置横杆,横杆用于挂设绝缘毯。上述作业支架通过挂钩挂在绝缘斗上,构成了双重保护;人踩在底座上,提高了人的可够高度,同时,底座的设置,当人员跨越近身相带电设备(已遮蔽)对远身相带电设备遮蔽时,避免了近身相已遮蔽带电设备通过绝缘毯与人体短接的隐患或风险。所述底座为长方体形状;所述竖撑与所述的底座垂直设置,也可以是竖撑与底座相交设置,竖撑与挂钩一体构造。所述挂钩与竖撑呈L型形状设置,这样挂钩突出于竖撑、底座设置,实现挂钩挂于绝缘斗上。进一步地,挂钩设于延伸杆的下端,延伸杆与所述的竖撑连接,延伸杆与竖为一体结构。所述竖撑上的凹槽设置有至少两处,可实现不同高度的绝缘毯的挂放。其中一个凹槽的开口与竖撑的长度方向一致,另一凹槽的开口方向与竖撑的长度方向相交设置。为了提高竖撑的稳定性,在所述竖撑的一侧设置加固板,所述加固板通过铆钉与竖撑固定。为了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所述底座、竖撑均为绝缘材料制成。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两竖撑可替换为门型的支架,支架底部与所述的底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该装置的设置,可实现对绝缘毯的挂放,由人站立在底座上,避免操作人员与站立在斗内,从而避免了近身相已遮蔽带电设备通过绝缘毯与人体短接的隐患或风险。2)通过该支架的设置,可提高操作人员的作业高度。3)通过凹槽的设置,实现不同高度辅助绝缘的悬挂,应用可靠性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横杆放置示意图。图中:1-底座,2-竖撑,3-加固板,4-铆钉,5-第二凹槽,6-第一凹槽,7-挂钩,8-螺杆,9-横杆,10-延伸杆。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正如
技术介绍
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带电作业用斗内作业支架。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带电作业用斗内作业支架,该作业支架包括底座1、竖撑2和延伸杆10,竖撑2一端与底座1连接,竖撑2一端嵌入底座1内并且通过螺杆8进行固定,底座1的宽度宽于竖撑2的宽度,竖撑2另一端与延伸杆10连接,延伸杆10与竖撑2呈L型形状设置,延伸杆10下端面设有用于挂接到绝缘斗的挂钩7,挂钩7高于延伸杆10本体设置,竖撑2和延伸杆10为一体式构造,竖撑2中间外侧与加固板3连接,铆钉4穿过加固板3和竖撑2将两者固定。竖撑2上设有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5,在横向方向,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5均用于放置横杆9,横杆9用于放置绝缘毯,第一凹槽6开口方向朝上设置,以保证横杆9的稳定性,第二凹槽5开口倾斜向上,开口的一侧向上设置避免横杆脱落;如图2所示,底座1为长方体构造,底座1用于承受人员踩踏,底座1、竖撑2和延伸杆10均采用绝缘材料制作而成。本技术中,竖撑2和底座1通过螺杆8固定连接在一起,竖撑2一端与延伸杆10连接,竖撑2、底座1和延伸杆10均采用绝缘材料制作而成,在竖撑2上通过加固板3对其进一步加固,将挂钩7挂在绝缘斗沿上,然后人踩在底座1上,在横杆9上放置绝缘毯,然后跨越近身相带电设备(已遮蔽)对远身相带电设备遮蔽,避免了近身相已遮蔽带电设备通过绝缘毯(辅助绝缘)与人体短接的隐患或风险。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中,两竖撑可替换为门型的支架,支架底部与所述的底座连接,在支架上设置凹槽,通过两侧的凹槽实现对横杆的固定。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带电作业用斗内作业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电作业用斗内作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人的底座,底座两侧各与一竖撑的一端连接,竖撑的另一端设置用于挂接到斗壁的挂钩,竖撑设置有凹槽,通过凹槽设置横杆,横杆用于挂设绝缘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电作业用斗内作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人的底座,底座两侧各与一竖撑的一端连接,竖撑的另一端设置用于挂接到斗壁的挂钩,竖撑设置有凹槽,通过凹槽设置横杆,横杆用于挂设绝缘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电作业用斗内作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撑与所述的底座垂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电作业用斗内作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与竖撑呈L型形状设置;进一步地,挂钩设于延伸杆的下端,延伸杆与所述的竖撑连接,延伸杆与竖为一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电作业用斗内作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撑上的凹槽设置有至少两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电作业用斗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新斌张世栋隗笑高永强李相辉李金宝房牧邵志敏刘明林董啸赵辰宇李建修刘合金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川越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