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组份复合纤维无纺布料的生产工艺及其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809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组份复合纤维无纺布料的生产工艺,包括给棉程序、成型程序、拉伸压平程序、烘干定型程序、再定型程序得到成卷的无纺布料。原料复合纤维中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PTT)和聚乙烯纤维(PE)进行复合生成的复合纤维为必备原料。其它原料纤维包括聚丙烯纤维(PP)、聚乙烯纤维(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一种或多种。烘干定型程序中,溶解有机硅油的纤维处理剂通过喷嘴均匀喷洒并渗透到复合纤维布料带上,有机硅油包括甲基硅油、环氧基改性硅油、聚醚改性硅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无纺布料具有弹性优、轻薄不分层、透气性、吸水性强的特点,柔软性好的使用效果。生产的产品水洗后容易干燥、耐用不变黄的优点。

Production process and product of a multi component non woven fabric with composite fib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oduction process of a multi component composite fiber non-woven fabric, which includes a cotton feeding program, a molding program, a drawing and flatting program, a drying stereotype program and a remold program, and a non-woven fabric is obtained. The composite fiber of poly (propylene glycol terephthalate) fiber (PTT) and polyethylene fiber (PE) in the composite fiber is a necessary raw material. Other raw materials include polypropylene fiber (PP), polyethylene fiber (PE), and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ET). In the drying and stereotyping process, the fiber treatment agent of dissolved organic silicon oil is uniformly sprayed through the nozzle and penetrated to the composite fiber cloth belt, and organic silicon oil includes methyl silicone oil, epoxy modified silicone oil and polyether modified silicone oil. The non - woven fabric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cellent elasticity, light and thin and non - stratification, air permeability and strong water absorption, and has good softness and use effect. The product is easy to dry, durable and yellow after was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组份复合纤维无纺布料的生产工艺及其产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生产领域,特别是制造由化学纤维组合生成无纺布料产品的工艺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所生成的无纺布料产品。
技术介绍
无纺布是一种非织造材料,通常由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使单种或多种纤维原料相互结合制成纤网状或连续匹状的布料成品。所用纤维可以是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可以是短纤维、长丝或当场形成的纤维状物。经过近50年的发展,采用单组份纤维或多种单组份纤维混合后进行粘合的无纺布加工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开发出涤纶、丙纶、锦纶、氨纶、腈纶等众多种类的产品。在诸多产品的生产工艺中,普遍采用胶粘剂作为纤维原料之间交着、使纤维线粘接、形成布料的胶合剂。如中国专利CN100537876C所公开的采用丙烯醛或酚醛树脂。丙烯醛有强烈刺激性,可以导致细胞基因突变,损伤呼吸道、眼及皮肤,并且对环境有严重危害。酚醛树脂胶粘剂通常是以苯酚和甲醛为原料,经缩聚反应而得到的,或多或少存在甲醛污染的问题。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对于无纺布使用中对人体危害问题、生产中对环境污染问题,都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固有的规模化生产模式,从原料到工艺,都受到严峻的挑战,势必经历更新换代的过程。采用复合纤维进行加工生产无纺布是一种技术进步的结果,是无纺布生产的一种方向性的技术。复合纤维又称双组份纤维,是采用两种聚合物同时通过复合纺丝孔成形得到的纤维丝产品。部分产品既有主体纤维的部分,又有作为粘合纤维的部分。采用复合纤维生产无纺布产品,能够在一种布料中提供多种纤维原料所具有的特点,进一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虽然复合纤维生产原料具有产业上的优势,但目前大部分采用复合纤维进行加工的无纺布企业的生产工艺,仍然只能采用添加胶粘剂进行稳定纤维组分的方法。产品的无害化仍然不能满足社会进步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复合纤维为主要原料,混合单组份纤维原料或复合纤维进行加工,形成多组份复合纤维无纺布的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不添加胶粘剂,在适当的条件下由复合纤维的组份熔融后提供粘合作用,来形成多种组份纤维交着的状态。同时,布料生产过程添加纤维处理剂,来增加无纺布的弹性和抗拉力。是一种生产过程绿色无污染的生产技术。本专利技术并公开采用该生产工艺所制造的无纺布产品,这种产品比目前其它的无纺纤维产品提供了更加舒适的使用体验和健康保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组份复合纤维无纺布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下列步骤:(1)给棉程序,将原料纤维和/或原料复合纤维按工艺配比量投入开松机进行松棉,松散状态的纤维原料进入混棉机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再进入给棉机准备进料。(2)成型程序,将混合均匀的纤维原料送入风琴式梳棉机进行梳理、拉丝形成薄层,纤维薄层进入成型机。按产品规格要求调整进行粘合的薄层数量和幅宽,进行叠合放置。(3)拉伸压平程序,叠合完成的纤维布料层进入堆压机,经堆积后将纤维布料层进行拉乱形成纤维交着,经延伸压平,使其各层之间粘合为一体。再进行单面或双面滚轮式定型、压实,使纤维布料表面平整,形成满足弹性和厚度要求的复合纤维布料带。(4)烘干定型程序,复合纤维布料带进入烘干箱中,在高温蒸汽的作用下进行烘干、压平定型,使脱模性能优化,形成复合纤维布料。(5)再定型程序,将复合纤维布料再经过定型压光机,使其内部纤维线之间粘接稳固。布料成型后进入切割和收棉装置卷收包装。本专利技术的无纺布生产工艺中,梳理是成网的关键工序,使纤维原料中各种纤维进一步均匀混和,并成为单纤维状态。梳理设备采用风琴式梳理机,使各种原料纤维或复合纤维能够充分分散、纤维丝形成立体交织状态。继而,纤维薄层在成型机中进行叠合放置、铺网成型可以采用平行铺网、交叉折叠铺网的方式。优选采用交叉折叠铺网的方式,能够改善纤网均匀性,获得纤维成份混合良好的纤维布料层产物。堆积拉伸压平过程是形成无纺布的抗拉性能、弹性力等强度要求,以及透气性能、吸水性能等功能要求的关键工艺。本专利技术采用调节堆压机滚筒速度的方式控制纤维布料层堆积的宽度,使堆积的纤维布料具有足够的混合。经过本专利技术的拉乱、压平工艺,形成的乱纤再经过加温、烘干,产生改性变化,成形后的纤维布料具有蜂窝结构,其弹力性能和抗拉伸性能更加优异。不仅如此,堆积工艺使多种组份的纤维能够混合更加均匀,拉伸后形成纤维交着,各种纤维的特性就得以在终产品中体现出来。烘干定型程序在装配有滚轮式压平机、连接蒸汽管路的烘干箱中进行,通过蒸汽管路与锅炉或蒸汽发生器连通。锅炉提供的热能使烘干箱的温度、湿度满足纤维定型的要求。根据工艺要求,可以在烘干箱的出料端附近安装抽湿机,调节从烘干箱出来的布料带的含水率,提高后续处理的效果,优化产品的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纤维无纺布料生产工艺具有设备可调整性高、工艺条件的调整程度宽泛,对各种常见纤维、复合纤维原料处理能力强的特点。在常见的采用结料、成网、加固、后整理的无纺布料成型的工艺基础上,增加多道调整纤维混合、使多种组份纤维交着粘合的混合、挤压、拉伸和压实、平整工艺,同时,采用高温烘干工艺,使终产品的无纺布料在弹性、柔软程度、抗拉耐用性等功能性上有突破性的提高和优化。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过程不必添加具有潜在污染危险的胶粘材料,是环境友好型的工业流程。进一步的,上述的多组份复合纤维无纺布料的生产工艺,所述的原料复合纤维包括由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PTT)和聚乙烯纤维(PE)进行复合生成的复合纤维为必备原料。所述的其它原料纤维包括聚丙烯纤维(PP)、聚乙烯纤维(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原料复合纤维也包括由上述PP、PE和PET的至少两种进行复合构成的复合纤维。所有原料中,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PTT)的含量介于15%至60%之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本身固有优良的弹性、柔软性,经过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加工后,能够发挥其性能特点,形成蓬松性良好的立体结构。采用PTT与PE复合纤维作为主原料,配合PP、PET纤维或由它们构成的复合纤维,经过本专利技术的堆积、拉伸、烘干工艺,使各种纤维原料以纤维丝的形态分散、拉直,再进行混合、交着,就形成透气性、吸水性、抗拉性能都优异的无纺布料产品。产品的成份纤维丝之间所形成的蜂窝状结构,提供了高弹性能,是现有其它无纺布料产品的不具备的。优选的是,上述的多组份复合纤维无纺布料的生产工艺,其中烘干定型程序中,烘干箱内部的温度介于150℃至190℃之间。烘干箱的入料口上端安装喷嘴,连接蒸汽锅炉或蒸汽发生器。溶解有纤维处理剂的水溶液在蒸汽锅炉或蒸汽发生器生成为水蒸汽,通过喷嘴均匀喷洒并渗透到复合纤维布料带上。所述的纤维处理剂的有机硅油含量为5%至30%。本专利技术的纤维和复合纤维原料包括有熔解温度高低不同的纤维单体,形成在工艺中作为粘合作用和支撑作用的两类结构。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作为粘合作用的纤维丝表面或整体呈胶状,就能够将其它各类的纤维丝进行粘结,形成具有弹性,柔软适度的,具有延展性的无纺布料产品。在烘干程序中,往纤维布料带喷洒硅油乳液的纤维处理剂,将硅油附着到纤维丝上,可以改善纤维的性状,包括弹性、柔韧性,吸湿性能。使无纺布料的性能,尤其在回弹性和密度均匀性上较其它无纺布料有较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多组份复合纤维无纺布料的生产工艺及其产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组份复合纤维无纺布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1)给棉程序,将原料纤维和/或原料复合纤维按工艺配比量投入开松机进行松棉,松散状态的纤维原料进入混棉机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再进入给棉机准备进料;(2)成型程序,将混合均匀的纤维原料送入风琴式梳棉机进行梳理、拉丝形成薄层,纤维薄层进入成型机;按产品规格要求调整进行粘合的薄层数量和幅宽,进行叠合放置;(3)拉伸压平程序,叠合完成的纤维布料层进入堆压机,经堆积后将纤维布料层进行拉乱形成纤维交着,经延伸压平,使其各层之间粘合为一体;再进行单面或双面滚轮式定型、压实,使纤维布料表面平整;形成满足弹性和厚度要求的复合纤维布料带;(4)烘干定型程序,复合纤维布料带进入烘干箱中,在高温蒸汽的作用下进行烘干、压平定型,使脱模性能优化,形成复合纤维布料;(5)再定型程序,将复合纤维布料再经过定型压光机,使其内部纤维线之间粘接稳固;布料成型后进入切割和收棉装置卷收包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组份复合纤维无纺布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1)给棉程序,将原料纤维和/或原料复合纤维按工艺配比量投入开松机进行松棉,松散状态的纤维原料进入混棉机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再进入给棉机准备进料;(2)成型程序,将混合均匀的纤维原料送入风琴式梳棉机进行梳理、拉丝形成薄层,纤维薄层进入成型机;按产品规格要求调整进行粘合的薄层数量和幅宽,进行叠合放置;(3)拉伸压平程序,叠合完成的纤维布料层进入堆压机,经堆积后将纤维布料层进行拉乱形成纤维交着,经延伸压平,使其各层之间粘合为一体;再进行单面或双面滚轮式定型、压实,使纤维布料表面平整;形成满足弹性和厚度要求的复合纤维布料带;(4)烘干定型程序,复合纤维布料带进入烘干箱中,在高温蒸汽的作用下进行烘干、压平定型,使脱模性能优化,形成复合纤维布料;(5)再定型程序,将复合纤维布料再经过定型压光机,使其内部纤维线之间粘接稳固;布料成型后进入切割和收棉装置卷收包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份复合纤维无纺布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原料复合纤维包括由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PTT)和聚乙烯纤维(PE)进行复合生成的复合纤维为必备原料;所述的其它原料纤维包括聚丙烯纤维(PP)、聚乙烯纤维(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原料复合纤维也包括由上述PP、PE和PET的至少两种进行复合构成的复合纤维;所有原料中,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PTT)的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铭忠
申请(专利权)人:华昇汕头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