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中间包吊运防止吊钩碰撞塞棒机构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533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炼钢厂连铸中间包吊运防止吊钩碰撞塞棒机构的结构改进,特别是一种连铸中间包吊运防止吊钩碰撞塞棒机构的结构,包括在连铸中间包的前壁和后壁上分别设置着4只耳轴,其中在连铸中间包的前壁上设置着第一、第二耳轴,在连铸中间包的前壁上均布设置8个流次塞棒机构,其中第二、第三流次塞棒机构位于第一耳轴的两侧,第六、第七流次塞棒机构位于第二耳轴的两侧,第二、第六流次塞棒机构的悬臂梁分别倾斜设置,第二、第六流次塞棒机构的悬臂梁分别与第一耳轴和第二耳轴的轴线呈45°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可以提高中间包吊运效率,提高中包吊运的安全性,保证人员安全,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铸中间包吊运防止吊钩碰撞塞棒机构的结构
本技术属于炼钢厂连铸中间包吊运防止吊钩碰撞塞棒机构的结构改进,特别是一种连铸中间包吊运防止吊钩碰撞塞棒机构的结构。
技术介绍
中包的主要作用是盛装钢水,对炼钢厂转炉和连铸系统起到衔接作用,是炼钢厂三大盛钢容器之一。中包吊运时由于中间包吊具吊钩有一定宽度,不能顺利的进入中包四周的耳轴内。吊钩在进入耳轴过程中,由于来回摆动,很容易卡入塞棒机构和耳轴之间,造成塞棒机构损坏,一旦发生此种情况,很难通过人力将吊杠的吊钩取出,处理时间较长,严重影响中包的正常准备工作。当吊杠吊钩卡在塞棒机构和吊耳之间时,需要组织特种车辆才能将吊杠吊钩取出。中包吊运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每个中包有4个耳轴,吊运中包时,由于吊杠存在晃动,吊杠吊钩不容易进入中间包耳轴,吊杠晃动容易将周围设备碰到造成损坏。2、需要人员手扶吊杠,引导吊杠吊钩进入中间包耳轴,人员劳动强度较高。3、当吊杠吊钩卡在塞棒机构和耳轴之间时,需要组织特种车辆才能将吊杠吊钩取出。不仅影响中间包周转,而且增加了租用特种车辆的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铸中间包吊运防止吊钩碰撞塞棒机构的结构,其结构合理,可以提高中间包吊运效率,提高中包吊运的安全性,保证人员安全,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铸中间包吊运防止吊钩碰撞塞棒机构的结构,包括在连铸中间包的前壁和后壁上分别设置着4只耳轴,其中在连铸中间包的前壁上设置着第一、第二耳轴,在连铸中间包的前壁上均布设置8个流次塞棒机构,其中第二、第三流次塞棒机构位于第一耳轴的两侧,第六、第七流次塞棒机构位于第二耳轴的两侧,第二、第六流次塞棒机构的悬臂梁分别倾斜设置,第二、第六流次塞棒机构的悬臂梁分别与第一耳轴和第二耳轴的轴线呈45°夹角。主要改进内容如下:1、将第2、6流的塞棒机构倾斜安装,给吊杠吊钩进入耳轴留出足够的空间,从而防止吊钩的经常碰撞,对塞棒机构起到保护作用,并且可以提高中包吊运的效率。主要改进效果:1、提高了中包吊运的安全性,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适应推广应用,并且结构简单合理。2、第2、6流塞棒机构倾斜安装后,中间包吊运时不需要人员手扶吊杠,吊杠吊钩可以很方便的进入中间包耳轴,减轻了人员的劳动强度。3、不会出现吊杠吊钩卡在塞棒机构和耳轴之间的情况,不仅提高了中包的周转效率,而且节省了租用特种车辆的费用。4、加工工艺精度要求低,制作条件不高,利用本厂现有的钢板,即可完成低成本制作,安装后无需维修,不产生额外设备采购费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技术结构合理,提高了中间包吊运效率,提高了中包吊运的安全性,保证了人员安全,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连铸中间包吊运防止吊钩碰撞塞棒机构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在连铸中间包的前壁1和后壁2上分别设置着4只耳轴,其中在连铸中间包的前壁1上设置着第一、第二耳轴3、4,在连铸中间包的前壁1上均布设置8个流次塞棒机构,其中第二、第三流次塞棒机构5、6位于第一耳轴3的两侧,第六、第七流次塞棒机构7、8位于第二耳轴4的两侧,第二、第六流次塞棒机构5、7的悬臂梁分别倾斜设置,第二、第六流次塞棒机构5、7的悬臂梁分别与第一耳轴3和第二耳轴4的轴线呈45°夹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连铸中间包吊运防止吊钩碰撞塞棒机构的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中间包吊运防止吊钩碰撞塞棒机构的结构,包括在连铸中间包的前壁(1)和后壁(2)上分别设置着4只耳轴,其中在连铸中间包的前壁(1)上设置着第一、第二耳轴(3、4),在连铸中间包的前壁(1)上均布设置8个流次塞棒机构,其中第二、第三流次塞棒机构(5、6)位于第一耳轴(3)的两侧,第六、第七流次塞棒机构(7、8)位于第二耳轴(4)的两侧,其特征是:第二、第六流次塞棒机构(5、7)的悬臂梁分别倾斜设置,第二、第六流次塞棒机构(5、7)的悬臂梁分别与第一耳轴(3)和第二耳轴(4)的轴线呈45°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中间包吊运防止吊钩碰撞塞棒机构的结构,包括在连铸中间包的前壁(1)和后壁(2)上分别设置着4只耳轴,其中在连铸中间包的前壁(1)上设置着第一、第二耳轴(3、4),在连铸中间包的前壁(1)上均布设置8个流次塞棒机构,其中第二、第三流次塞棒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利斌吴军汤新彦卜志胜郭庆华陈刚郭鹏孙学刚李立民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