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部布线的6关节折弯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9903 阅读:4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部布线的6关节折弯机器人,包括底座和J1~J6轴以及J1~J6轴电机动力线缆和编码器线缆、I/O线缆和气管,分别连接在位于底座盖板上的各航线插座和气管接头上,然后分别连接至J1~J6轴电机、气管接头和I/O插座,其特征是所述管线设置在机体内部。管线在本体内部布置,规避了通用工业机器人在折弯应用中管线与钣金刮擦的风险,减小了绕线的程度,提高了管线的耐用度。整机布线紧凑,改善了整机美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部布线的6关节折弯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一种6关节机器人,具体说是一种内部布线的6关节折弯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钣金自动化行业的迅速发展,钣金自动折弯逐渐代替过去的手工扶持操作,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进一步保障了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采用6关节通用工业机器人配合折弯机进行联合跟随折弯。通常情况下,6关节通用工业机器人J4~J6轴电机多采用外后置结构,该结构有助于减轻J3轴电机的负担,并且整机布线较简单,不需要经本体内部穿线。6关节机器人的管线一般包括J1~J6轴电机动力线缆和编码器线缆、I/O线缆和气管,它们分别连至动力线航插座、编码器线航插座、I/O线航插座和气管接头,这些线缆航插座和气管接头都固定在底座盖板上面,底座盖板固定在底座后部。现有技术中,上述线缆和气管部分暴露于机体外,尤其是对于末端执行器使用的I/O线缆和气管(简称管线),存在绕线的问题,影响整机美观。随着钣金结构的复杂化和尺寸的扩大化,机器人更是需要通过不断调整手腕空间姿态来工作,绕线问题更加严重,管线很容易与钣金边沿发生刮擦,降低管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内部布线的6关节折弯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部布线的6关节折弯机器人,包括底座和J1~J6轴以及管线;所述管线包括J1~J6轴电机动力线缆和编码器线缆、I/O线缆和气管,所述J1~J6轴电机动力线缆和编码器线缆、I/O线缆和气管分别连接在位于底座盖板上的动力线航插座(2)、编码器线航插座(3)、I/O线航插座(4)和气管接头(5)上;其特征是:在J1轴减速机(23)内部安装防磨套(24) ,管线经底座(22)和防磨套(24)内部通过;管线进入转座(8)内部并分成两组,A组包括J1轴电机动力线缆和编码器线缆和J2轴电机动力线缆和编码器线缆,分别连至J1轴电机(6)和J2轴电机(9);B组分支包括J3~J6轴电机动力线缆和编码器线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部布线的6关节折弯机器人,包括底座和J1~J6轴以及管线;所述管线包括J1~J6轴电机动力线缆和编码器线缆、I/O线缆和气管,所述J1~J6轴电机动力线缆和编码器线缆、I/O线缆和气管分别连接在位于底座盖板上的动力线航插座(2)、编码器线航插座(3)、I/O线航插座(4)和气管接头(5)上;其特征是:在J1轴减速机(23)内部安装防磨套(24),管线经底座(22)和防磨套(24)内部通过;管线进入转座(8)内部并分成两组,A组包括J1轴电机动力线缆和编码器线缆和J2轴电机动力线缆和编码器线缆,分别连至J1轴电机(6)和J2轴电机(9);B组分支包括J3~J6轴电机动力线缆和编码器线缆、I/O线缆和气管,沿着大臂(31)外侧布置并在大臂(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加磊敬淑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