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上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2431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纱线上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微应力弹性辊组、浆液箱和第二微应力弹性辊组;所述浆液箱内水平设置有可转动的上浆辊筒;所述上浆辊筒包括圆柱形的超声波换能器和紧贴超声波换能器套设在超声波换能器外的筒形橡胶层;所述橡胶层外圆周面设置有供纱线走线的螺旋形的线道;所述超声波换能器由超声波发生器驱动;所述第一微应力弹性辊组和第二微应力弹性辊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微应力弹性辊组包括成正三角形布置的三个相互平行且可径向平移的转动导辊;相邻转动导辊之间通过弹簧连接;纱线在第一微应力弹性辊组上成开口向下的单弧状同时绕过三个转动导辊。

A yarn siz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yarn siz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micro stress elastic roller group, slurry tank and second micro stress elastic roller group; the slurry box is horizontally provided with a sizing roller can rotate; the sizing roller includes ultrasonic transducer and ultrasonic cylindrical cylindrical rubber layer close to the transducer set in the ultrasonic transducer; the outer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of the rubber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spiral yarn for walk the line line; the ultrasonic transducer is driven by the ultrasonic generator; the first micro elastic stress and micro stress group and second elastic roller group structure is the same; the first micro stress elastic roller group including the equilateral triangle arranged three mutually parallel and radial translation rotation of the guide roller; adjacent rotating guide roller are connected through a spring; the yarn in the first micro stress elastic roller group into the open Single arc opening downward and round three rotating guide 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线上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纱线上浆装置,属于纺织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纱线作为纺织领域的基础至关重要,在纱线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纱线上浆,上浆后纱线毛羽或者纱线羽簇更紧密接合在一起,能够方便喂纱减少布疵,但如果上浆溶液粘性较弱,会降低上浆牢固性,影响上浆质量,如果上浆溶液的粘性较强,则同样会影响纱线上浆的效果,同时对导辊和下游的设备有较大的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纱线上浆装置。该纱线上浆装置可以有效的提高纱线上浆效果,提高纱线的质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纱线上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微应力弹性辊组、浆液箱和第二微应力弹性辊组;所述浆液箱内水平设置有可转动的上浆辊筒;所述上浆辊筒包括圆柱形的超声波换能器和紧贴超声波换能器套设在超声波换能器外的筒形橡胶层;所述橡胶层外圆周面设置有供纱线走线的螺旋形的线道;所述超声波换能器由超声波发生器驱动;所述第一微应力弹性辊组和第二微应力弹性辊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微应力弹性辊组包括成正三角形布置的三个相互平行且可径向平移的转动导辊;相邻转动导辊之间通过弹簧连接;纱线在第一微应力弹性辊组上成开口向下的单弧状同时绕过三个转动导辊;纱线在第二微应力弹性辊组上成开口向下的单弧状同时绕过三个转动导辊。其中,所述第一微应力弹性辊组的其中一个转动导辊设置在其余两个转动导辊上方且可竖直方向自由平移,其余两个转动导辊相互平行且可水平方向自由平移。其中,位于最上方的转动导辊的转轴与一竖直通槽配合;位于下方的两个转动导辊的转轴分别与一水平通槽配合。其中,所述上浆辊筒与转动导辊相互垂直。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纱线上浆装置设置有超声波换能器和超声波发生器,利用超声波对浆液产生震荡提高浆液的流动性,降低浆液的粘性,有效保证纱线上浆的均匀,减少纱线附着的浆液对导辊和下游机械的损害,此外,将超声波换能器与纱线的上浆引导辊结合在一起,则只需较小的功率即可实现提高纱线附近浆液的流动性,而无需使用大功率对整个浆液箱内的浆液整体震荡,有效的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并且,在纱线上浆过程中对纱线同步震荡,有利于纱线更均匀的粘附浆液,提高上浆质量。2、本技术一种纱线上浆装置设置有在橡胶层外圆周面设置有线道,能够实现采用较小的简单结构即可延长纱线的上浆时间,提高纱线的上浆质量,且利用上浆辊筒的转动即可保障纱线的同步移动,可杜绝因传统的多个辊筒速度不均匀拉断纱线或使纱线松动的问题,无需进行复杂的等速调节,纱线受到的拉力小,不容易因此断裂,此外,改结构还显著降低了纱线在浆液箱中所需引导辊的数量,结构紧凑,体积小,空间利用率高。3、本技术一种纱线上浆装置设置有第一微应力弹性辊组和第二微应力弹性辊组,该结构简单,却能灵敏的对纱线受到的张力进行反应式调节,防止纱线受过大应力而扯断或影响纱线的质量;并且可以平衡超声波换能器的震荡而对纱线产生的作用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纱线上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上浆辊筒的侧视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第一微应力弹性辊组、11-转动导辊、12-弹簧、13-竖直通槽、14-水平通槽、2-浆液箱、21-上浆辊筒、211-超声波换能器、212-橡胶层、213-线道、214-超声波发生器、3-第二微应力弹性辊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纱线上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微应力弹性辊组1、浆液箱2和第二微应力弹性辊组3;所述浆液箱2内水平设置有可转动的上浆辊筒21;所述上浆辊筒21包括圆柱形的超声波换能器211和紧贴超声波换能器211套设在超声波换能器211外的筒形橡胶层212;所述橡胶层212外圆周面设置有供纱线走线的螺旋形的线道213;所述超声波换能器211由超声波发生器214驱动;利用超声波对浆液产生震荡提高浆液的流动性,降低浆液的粘性,有效保证纱线上浆的均匀,减少纱线附着的浆液对导辊和下游机械的损害,此外,将超声波换能器211与纱线的上浆引导辊结合在一起,则只需较小的功率即可实现提高纱线附近浆液的流动性,而无需使用大功率对整个浆液箱2内的浆液整体震荡,有效的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并且,在纱线上浆过程中对纱线同步震荡,有利于纱线更均匀的粘附浆液,提高上浆质量;线道213的设置,能够实现采用较小的简单结构即可延长纱线的上浆时间,提高纱线的上浆质量,且利用上浆辊筒21的转动即可保障纱线的同步移动,可杜绝因传统的多个辊筒速度不均匀拉断纱线或使纱线松动的问题,无需进行复杂的等速调节,上浆辊筒21自身会转动,纱线受到的拉力小,不容易因此断裂。所述第一微应力弹性辊组1和第二微应力弹性辊组3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微应力弹性辊组1包括成正三角形布置的三个相互平行且可径向平移的转动导辊11;相邻转动导辊11之间通过弹簧12连接;纱线在第一微应力弹性辊组1上成开口向下的单弧状同时绕过三个转动导辊11;纱线在第二微应力弹性辊组3上成开口向下的单弧状同时绕过三个转动导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微应力弹性辊组1的其中一个转动导辊11设置在其余两个转动导辊11上方且可竖直方向自由平移,其余两个转动导辊11相互平行且可水平方向自由平移;本实施例中,该过程是如此实现的:位于最上方的转动导辊11的转轴与一竖直通槽13配合;位于下方的两个转动导辊11的转轴分别与一水平通槽14配合,如此,位于最上方的转动导辊11主要受到纱线上下的拉力,其可在竖直方向上弹性位移,位于下方的两个转动导辊11主要受到纱线左右的作用力,它们分别可在水平方向上弹性位移,能够有效的平衡纱线的应力变化;该结构简单,能实现力的平衡而使自身得到支撑,却能灵敏的对纱线受到的张力进行反应式调节,防止纱线受过大应力而扯断或影响纱线的质量;并且可以平衡超声波换能器211的震荡而对纱线产生的作用力。进一步的,所述上浆辊筒21与转动导辊11相互垂直。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纱线成开口向下的单弧状同时绕过第一微应力弹性辊组1的三个转动导辊11后进入浆液箱2并沿线道213绕上浆辊筒21,再出浆液箱2成开口向下的单弧状同时绕过第二微应力弹性辊组3的三个转动导辊进入下一道工序;在这一过程中,上浆辊筒21一面转动以引导纱线移动,另一面通过超声波换能器211对纱线附近的浆液进行震荡,降低浆液的粘性,并同时对纱线也产生震荡,提高其浆液附着的均匀性和牢固性,而在这一过程中,第一微应力弹性辊组1和第二微应力弹性辊组3可平衡纱线因震荡产生的应力,防止纱线损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纱线上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纱线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微应力弹性辊组(1)、浆液箱(2)和第二微应力弹性辊组(3);所述浆液箱(2)内水平设置有可转动的上浆辊筒(21);所述上浆辊筒(21)包括圆柱形的超声波换能器(211)和紧贴超声波换能器(211)套设在超声波换能器(211)外的筒形橡胶层(212);所述橡胶层(212)外圆周面设置有供纱线走线的螺旋形的线道(213);所述超声波换能器(211)由超声波发生器(214)驱动;所述第一微应力弹性辊组(1)和第二微应力弹性辊组(3)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微应力弹性辊组(1)包括成正三角形布置的三个相互平行且可径向平移的转动导辊(11);相邻转动导辊(11)之间通过弹簧(12)连接;纱线在第一微应力弹性辊组(1)上成开口向下的单弧状同时绕过三个转动导辊(11);纱线在第二微应力弹性辊组(3)上成开口向下的单弧状同时绕过三个转动导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线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微应力弹性辊组(1)、浆液箱(2)和第二微应力弹性辊组(3);所述浆液箱(2)内水平设置有可转动的上浆辊筒(21);所述上浆辊筒(21)包括圆柱形的超声波换能器(211)和紧贴超声波换能器(211)套设在超声波换能器(211)外的筒形橡胶层(212);所述橡胶层(212)外圆周面设置有供纱线走线的螺旋形的线道(213);所述超声波换能器(211)由超声波发生器(214)驱动;所述第一微应力弹性辊组(1)和第二微应力弹性辊组(3)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微应力弹性辊组(1)包括成正三角形布置的三个相互平行且可径向平移的转动导辊(11);相邻转动导辊(11)之间通过弹簧(12)连接;纱线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槐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睿敏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