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井作业井口油水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2366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修井作业井口油水回收装置,包括集油槽,所述集油槽是由井口集油槽和油管集油槽构成,井口集油槽是由对称布置在井口两侧的二个矩形槽体组合而成,在二个矩形槽体上口均匀铺设隔栅板;油管集油槽包括并列布置的多个长方形槽体,每个长方形槽体的上部为上端敞口的接油腔、下部为密闭的加热腔,在每个长方形槽体一侧分别设有与加热腔连通的加热孔,相邻二个长方形槽体的接油腔之间通过油管连通;所述二个矩形槽体内腔与相邻的长方形槽体的接油腔分别通过油管连通。有益效果是:可实现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油水不落地,能避免目前作业油泥油土的产生,不仅可防止土壤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而且可实现对作业产生污油污水的全部回收。

Well head oil and water recovery un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orkover wellhead oil recovery device, including oil collecting groove, the oil collecting groove is composed of a wellhead oil collecting groove and oil sump, wellhead oil collecting groove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wellhead by two rectangular tank is composed of a rectangular tank is two uniform laying grille panel; oil sump tank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rectangular groove are arranged in parallel, each upper body is rectangular with an open upp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oil chamber and the lower part is sealed heating cavity, the heating hol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heating chamber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rectangular groove on each side, connected between the oil chamber two adjacent rectangular tank through the tubing connected; the two rectangular groove rectangular tank cavity and adjacent to the oil cavity through an oil pipe connected respectively. The beneficial effect is that the oil and water produced during the operation can not be landed, and the production of oily sludge can be avoided. It can not only prevent soil pollution an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t also achieve the full recovery of oil and sewage from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修井作业井口油水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水回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修井作业井口油水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井下作业是油田勘探开发中的核心工艺技术,对油田的增产、稳产和高效开发有重要作用。要实现修井作业与环境的和谐,做到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必须在修井作业全过程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安全方便的作业环境,杜绝修井作业过程中的油水乱排乱放。但在传统观念、做法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下,还存在着以下4种工况造成井口油水外溢和洒落。(1)提油管作业过程中,若出现泄油器打不开、油管堵塞、活塞或抽杆断脱的情况,每提一根油管就有约28.6升油水倾泻至井口地面。(2)下油管作业时,若套管液面在井口,每下入一根油管就要溢出一根油管等量本体体积的液体约1.1升(27/8英寸油管)。(3)试完泵下抽杆作业中,每下一根抽杆,井口就溢出等量抽杆以及刮蜡器和扶正器本体体积的液体约5升,这部分液量溢流至井口地面。(4)提油管和抽杆作业中,提出的管杆外壁以及刮蜡器和扶正器带出的原油都洒落至地面。上述这些倾泻、溢出和洒落的油水给修井作业带来以下问题:(1)油水污染了井口、地面、设备和工具,使员工的工作环境变得脏、乱。虽然目前普遍采用井口、管桥下铺垫塑料布,挖排污沟引流的方式来引流和排污,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井口油水污染问题。(2)工人在提下管杆操作过程中,脚下有油水容易滑倒,造成人员受伤。(3)在作业过程中不断清理井口油污,既增大了员工的劳动强度,还影响了施工进度;在作业后,要用一部分人力、物力来治理污染,既费工费力,还造成井场一定程度的破坏。(4)溢出的原油渗入地下无法回收,长期作业造成的浪费相当可观;落地污染产生的油泥及其他污染物还需要进一步处理,处理难度大、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修井作业井口油水回收装置,可实现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油水不落地,能避免目前作业油泥油土的产生,不仅可防止土壤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而且可实现对作业产生污油污水的全部回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修井作业井口油水回收装置,包括集油槽,其特殊之处是:所述集油槽是由井口集油槽和油管集油槽构成,井口集油槽是由对称布置在井口两侧的二个矩形槽体组合而成,二个矩形槽体之间对称设有半圆形凹槽,在二个矩形槽体上口均匀铺设隔栅板;所述油管集油槽包括并列布置的多个长方形槽体,每个长方形槽体的上部为上端敞口的接油腔、下部为密闭的加热腔,在每个长方形槽体一侧分别设有与加热腔连通的加热孔,相邻二个长方形槽体的接油腔之间通过油管连通;所述二个矩形槽体的内腔与相邻的长方形槽体的接油腔分别通过油管连通。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油管集油槽的两端和一侧分别均布有防护围栏,并在防护围栏上围设有苫布。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每个长方形槽体一端分别设有与接油腔连通且低于接油腔的集油腔。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每个长方形槽体的两侧和另一端上口处分别均匀铺设隔栅板,以便于作业人员的行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回收装置通过井口集油槽对井口实现导流、集中回收,通过油管集油槽对油管内残留的油液进行回收,大大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实现了井口无油污,解决了修井作业外溢出的液体对井口、地面等设施的浸泡问题,提高了作业的安全系数。而且改善了施工作业环境,使工人在井口作业的安全性大大增强,相应地提高了作业效率。2、该回收装置的使用减少了作业期间平整井口的时间,提高了修井作业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修井占产时间,相应地提高了油井产能。3、该回收装置的使用节省了井口、管桥下铺垫防渗膜的材料费和完井后清理排污池、井口等治理污染的人力和物力的费用以及后期油泥处理费用。4、该回收装置的使用使得修井作业流出井口的原油回收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回收的原油可以再利用,因原油回收率提高而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很可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长方形槽体的结构剖视图。图中:矩形槽体1,半圆形凹槽101,隔栅板2,油管3,长方形槽体4,加热孔401,油管5,接油腔6,苫布7,防护围栏8,集油腔9,隔栅板10,加热腔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修井作业井口油水回收装置,包括集油槽,所述集油槽是由井口集油槽和油管集油槽构成,井口集油槽是由对称布置在井口两侧的二个矩形槽体1组合而成,在二个矩形槽体1的相对面上对称设有半圆形凹槽101并形成一个与井口配合的圆孔,在二个矩形槽体1上口分别均匀铺满隔栅板2,在二个矩形槽体1一端分别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排油孔。所述油管集油槽包括并列布置的多个长方形槽体4,本实施例以四个长方形槽体为例,每个长方形槽体4的上部为上端敞口的接油腔6、下部为密闭的加热腔11,在每个长方形槽体4一侧分别设有二个与加热腔11连通的加热孔401,相邻二个长方形槽体4的接油腔6之间通过油管5连通;所述二个矩形槽体1的排油孔与相邻的一个长方形槽体4的接油腔6分别通过油管3连通。在每个长方形槽体4一端分别设有与接油腔6连通且低于接油腔6的集油腔9,该集油腔9与加热腔11位于同一平面上。在油管集油槽的两端和一侧分别均布插装有防护围栏8,并在防护围栏8上围设有苫布7。在每个长方形槽体4的接油腔6两侧和另一端上口处分别均匀铺设焊接隔栅板10,以便于作业人员的行走。作业时,从井下取出的油管中带出的污油污水首先流入井口集油槽内,当井口集油槽内装满污油污水后便通过油管流入相邻的长方形槽体4内。然后在油管集油槽两端的长方形槽体4内分别放置一个油管支架,将取出的油管通过油管支架放置在油管集油槽内,油管中残留的污油污水落入下方的接油腔6内并流到集油腔9内;当与井口集油槽相邻的一个长方形槽体4内装满污油污水后通过油管流入相邻的下一个长方形槽体4内。当接油腔6内的油液凝固时,通过加热孔401通入高温蒸汽即可对凝固的油液加热。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修井作业井口油水回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修井作业井口油水回收装置,包括集油槽,其特征是:所述集油槽是由井口集油槽和油管集油槽构成,井口集油槽是由对称布置在井口两侧的二个矩形槽体组合而成,二个矩形槽体之间对称设有半圆形凹槽,在二个矩形槽体上口均匀铺设隔栅板;所述油管集油槽包括并列布置的多个长方形槽体,每个长方形槽体的上部为上端敞口的接油腔、下部为密闭的加热腔,在每个长方形槽体一侧分别设有与加热腔连通的加热孔,相邻二个长方形槽体的接油腔之间通过油管连通;所述二个矩形槽体的内腔与相邻的长方形槽体的接油腔分别通过油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井作业井口油水回收装置,包括集油槽,其特征是:所述集油槽是由井口集油槽和油管集油槽构成,井口集油槽是由对称布置在井口两侧的二个矩形槽体组合而成,二个矩形槽体之间对称设有半圆形凹槽,在二个矩形槽体上口均匀铺设隔栅板;所述油管集油槽包括并列布置的多个长方形槽体,每个长方形槽体的上部为上端敞口的接油腔、下部为密闭的加热腔,在每个长方形槽体一侧分别设有与加热腔连通的加热孔,相邻二个长方形槽体的接油腔之间通过油管连通;所述二个矩形槽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任刘元超刘明江倪雪田何文雄徐健
申请(专利权)人:盘锦辽河油田华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