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含聚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5698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6:46
一种油田含聚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高压氧化反应罐、生化过滤罐和吸附罐,在高压氧化反应罐内依次设有布水管网、催化剂填料层和反应罐集水器,布水管网由高压氧化反应罐穿出并通过高压提升泵连接含聚污水管线,布水管网的每个出水口分别设有射流器且气体入口分别连接臭氧入管,反应罐集水器连接设在生化过滤罐内下部的布水管网;在生化过滤罐内设有布水管网、生物填料层和过滤罐集水器,过滤罐集水器连接设在吸附罐内上部的布水管网;在吸附罐内设有布水管网、活性碳填料层和吸附罐集水器,吸附罐集水器的出水主管由吸附罐一侧穿出。能够有效去除油田含聚污水中聚合物、原油有机成分和各种化学药剂的高化学需氧量,达到水质提升、达标排放的目的。达标排放的目的。达标排放的目的。

An oil field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containing poly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田含聚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油田含聚污水外排治理环保领域,特别涉及油田含聚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及采油技术的进步,我国大部分油田已进入开发的中后期,采出油的含水为70%

80%,有的油田甚至高达90%以上,水量平衡问题日趋严重,污水过量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油田生产的瓶颈;而另一方面,提高剩余油采出程度又是各油田当务之急。而各种上产措施,特别是三次采油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使采出水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油田采出水本身含有多种原油有机成分和各种化学药剂的高化学需氧量的特殊工业污水,而以聚合物驱油为代表的三次采油技术,广泛采用聚丙烯酰胺(PAM),其产生的含有PAM的污水粘度大、水中油滴及固体悬浮物在PAM及其水解产物的作用下乳化稳定性强,处理起来非常困难,含聚污水除具有一般油田采出水质特点外,还具有如下特点:
[0003]1、粘度增大,一般水驱采出水粘度为0.6mpa.s,而含聚污水粘度为0.8

6mpa.s,甚至更高;2、乳化程度增强,油滴和固体悬浮物乳化稳定性增高,油珠粒径小于10y m占90%以上,聚合成大油珠的能力下降;3、悬浮固体颗粒明显变小,颗粒相互聚合造成沉降分离困难;4、含聚浓度随开发时间逐步升高,初期含聚浓度在200mg/L以下,中后期可达10000mg/L以上;初期含聚污水COD在500

1000mg/L,中后期可达10000mg/L以上,超出国家现行排放标准百倍以上。
[0004]因此,含聚污水比水驱采采出污水处理更难,尤其是高粘度,使得油、水、悬浮物与聚合物粘附在一起难以分离,通常水处理方法对其基本无能为力。目前除少部分含聚污水配聚回用外,大部分经常规处理后开发回注地层用于二次采油;但含聚污水中的聚合物堵塞地层,造成注水压力上升、减少注水量;随着含聚污水在生产中应用的影响,非三次采油区块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含聚,导致含聚污水总量进一步增加,形成恶性循环。水量平衡问题日趋严重,必将成为制约油田生产的瓶颈。随着使用聚合物驱油的三次采油技术的持续应用,含聚污水量逐年增加,而污水中的聚合物由于不能被完全降解而形成累积效应,进而造成环境污染。含聚污水水质提升处理及达标排放的问题,已严重威胁油田的正常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但由于技术、经济等多种原因,常规工艺难以使油田采出含聚污水达标外排。而单一的活性焦吸附、活性碳吸附具有运行成本高、后续残留物处理难度大等为各油田所难以承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田含聚污水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去除油田含聚污水中聚合物、原油有机成分和各种化学药剂的高化学需氧量,达到水质提升、达标排放的目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油田含聚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高压氧化反应罐、生化过滤罐和吸附罐,在高压氧化反应罐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布水管网、催化剂填料层和反应罐集水器,布水管网的进水主管由高压氧化反应罐穿出并通过高压提升泵连接含聚污水管线,在布水管网的每个出水口分别设有射流器,射流器的气体入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插入高压氧化反应罐内的臭氧入管,反应罐集水器的出水主管通过管路连接设在生化过滤罐内下部的布水管网的进水主管;
[0008]在生化过滤罐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布水管网、生物填料层和过滤罐集水器,过滤罐集水器的出水主管通过管路连接设在吸附罐内上部的布水管网的进水主管;
[0009]在吸附罐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所述布水管网、活性碳填料层和吸附罐集水器,吸附罐集水器的出水主管由吸附罐一侧密封穿出,用于排出处理后的污水。
[0010]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反应罐集水器分成上下对称布置的上集水器和下集水器,其中上集水器的出水主管通过管路连接设在生化过滤罐内下部的布水管网的进水主管,下集水器的出水主管通过管路和回流泵与高压提升泵的进水口连通,以实现高压氧化反应罐内形成的“臭氧泡沫水”的内循环。
[0011]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催化剂填料层为金属离子负载型催化剂填料填充而成,在高压氧化反应罐内位于催化剂填料层上、下端分别设有上筛板和下筛板。
[0012]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过滤罐集水器分成上下平行布置的上集水器和下集水器,所述上集水器的出水主管通过管路连接设在吸附罐内上部的布水管网的进水主管,下集水器的出水主管通过管路和回流泵与设在生化过滤罐内下部的布水管网的进水主管连通,以实现进入生化过滤罐内的污水的内循环,使污水通过生物填料层重复生化过滤处理。
[0013]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生物填料层为纤维球生物填料填充而成,在生化过滤罐内位于生物填料层上、下端分别设有上筛板和下筛板。
[0014]作为进一步优选,在高压氧化反应罐内位于催化剂填料层下部和生化过滤罐内位于生物填料层下部分别设有第一反洗管网,二个第一反洗管网的主管分别由高压氧化反应罐和生化过滤罐穿出并连接反洗气总汇管和反洗水总汇管。
[0015]作为进一步优选,在高压氧化反应罐顶部设有高压安全阀和反洗出罐管线,在反洗出罐管线外端通过四通分别连接有尾气返回管、尾气排出管和反洗排出管,在尾气返回管、尾气排出管和反洗排出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尾气返回管的另一端密封插入高压氧化反应罐下部并通过一个布气管网与对应的一排射流器的气体入口连通。
[0016]作为进一步优选,在生化过滤罐顶部设有高压安全阀和反洗出罐管线,该反洗出罐管线与反洗排出管连通,用于排出反洗气或反洗水。
[0017]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吸附罐为并列布置的二个,二个吸附罐的吸附罐集水器的出水主管外端连接到一根出水总管上。
[0018]作为进一步优选,在吸附罐内位于活性碳填料层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筛板和下筛板,在吸附罐上位于活性碳填料层的上方和下部分别设有活性碳再生进罐管线和活性碳再生出罐管线,二个活性碳再生进罐管线分别与一根活性碳再生进罐总管连通,二个活性碳再生出罐管线分别与一根活性碳再生出罐总管连通,用于外接活性碳再生设备。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1、含聚污水通过高压提升泵的增压后进入高压氧化反应罐内的布水管网,通过布
水管网每个出水口的射流器可将臭氧吸入与含聚污水氧化形成“臭氧泡沫水”,使含聚污水与臭氧接触面积成数十倍增加,提高臭氧氧化效率;通过催化剂填料层生成的羟基自由基的作用下与臭氧泡沫水高效氧化反应,使污水中的聚合物、原油有机成分和各种化学药剂的高化学需氧量的物质在高压下实现两次氧化去除;
[0021]2、通过生化过滤罐内下部设置的布水管网可使由高压氧化反应罐溢流到生化过滤罐内的污水以层流形式稳流上升,通过生物填料层能够循环过滤去除污水中的聚合物、原油有机成分和各种化学药剂的高化学需氧量的物质;通过过滤罐集水器的出水主管通过管路连接设在吸附罐内上部的布水管网的进水主管,可使污水溢流到吸附罐内,通过吸附罐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布水管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含聚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高压氧化反应罐、生化过滤罐和吸附罐,在高压氧化反应罐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布水管网、催化剂填料层和反应罐集水器,布水管网的进水主管由高压氧化反应罐穿出并通过高压提升泵连接含聚污水管线,在布水管网的每个出水口分别设有射流器,射流器的气体入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插入高压氧化反应罐内的臭氧入管,反应罐集水器的出水主管通过管路连接设在生化过滤罐内下部的布水管网的进水主管;在生化过滤罐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布水管网、生物填料层和过滤罐集水器,过滤罐集水器的出水主管通过管路连接设在吸附罐内上部的布水管网的进水主管;在吸附罐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所述布水管网、活性碳填料层和吸附罐集水器,吸附罐集水器的出水主管由吸附罐一侧密封穿出,用于排出处理后的污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含聚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反应罐集水器分成上下对称布置的上集水器和下集水器,其中上集水器的出水主管通过管路连接设在生化过滤罐内下部的布水管网的进水主管,下集水器的出水主管通过管路和回流泵与高压提升泵的进水口连通,以实现高压氧化反应罐内形成的“臭氧泡沫水”的内循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含聚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催化剂填料层为金属离子负载型催化剂填料填充而成,在高压氧化反应罐内位于催化剂填料层上、下端分别设有上筛板和下筛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含聚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罐集水器分成上下平行布置的上集水器和下集水器,所述上集水器的出水主管通过管路连接设在吸附罐内上部的布水管网的进水主管,下集水器的出水主管通过管路和回流泵与设在生化过滤罐内下部的布水管网的进水主管连通,以实现进入生化过滤罐内的污水的内循环,使污水通过生物填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娟华李正任孙俊胡春力郭占军郭艳丽王春波刘明江李宁谢巍张虎虎孙聪王男张振兴杨彩霞薛健陈碧莹韩洋
申请(专利权)人:盘锦辽河油田华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