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位标水下自动释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2241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示位标水下自动释放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包括相互盖合设置的外壳本体和盖板,外壳本体和盖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无线电示位标的空腔,外壳本体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无线电示位标弹出的弹性支架,外壳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扭转机构和锁紧机构,扭转机构和锁紧机构之间连接有钢丝绳,锁紧机构上设置有静水压力释放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当外壳沉入水下时,静水压力释放器在水压的作用下切断锁紧机构,锁紧机构松开,扭转机构使得盖板与外壳本体快速张开,然后弹性支架将无线电示位标弹出,无线电示位标在自身的浮力下付出水面实现报警示位功能。

Underwater automatic releas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release device, underwater beacon includes a housing, housing includes mutual cover set shell body and a cover plate, a chamber for receiving a radio indicator is formed between the shell body and a cover plate, a shell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elastic support for radio beacon popup the length of the housing, both sid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reversing mechanism and a locking mechanism, a steel wire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reversing mechanism and a locking mechanism, the lock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hydrostatic pressure releas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is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when the shell is submerged, hydrostatic pressure release off locking mechanism under hydraulic pressure, loosen the locking mechanism, a reversing mechanism makes the cover plate and the shell body opened quickly, then the elastic bracket position indicating radiobeacon pop radio beacon in its buoyancy under the water alarm indication function p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示位标水下自动释放装置
本技术属于航海救生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示位标水下自动释放装置。
技术介绍
在海洋经济的各项活动中,安全与救生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在海洋经济活动中可能会发生触礁、大风暴、巨浪、海盗、外国军警船的威胁、海洋生物威胁、平台/船碰撞、失去动力等具有毁灭性的事故,严重威胁人身安全,威胁海洋经济活动。在发生事故时,往往因船只沉没,或平台进水,或失去能源动力,或磁扰动等原因,失去能源供应或进水的电台/卫星通信/手机等常常无法使用,其中手机和电台的使用还受距离约束,在很多海域无法正常使用。因此,为避免发生此类因无法救援或救援不及时带来的人员伤亡,国际上成立COSPAS-SARSAT卫星组织,指定了紧急无线电示位标的产品规范,需要在沉船后,无线电示位标自动弹出浮到水面,发出遇险求救信号,该求救型号通过COSPAS-SARSAT卫星转发到地面站,报告当前位置、平台信息等。因信息及时,救援组织往往能在第一时间抵达遇险海域开展救援工作,是海洋经济活动中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保障。因此,亟需一种示位标水下自动释放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示位标水下自动释放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示位标水下自动释放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包括相互盖合设置的外壳本体和盖板,外壳本体和盖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无线电示位标的空腔,外壳本体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无线电示位标弹出的弹性支架,外壳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扭转机构和锁紧机构,扭转机构和锁紧机构之间连接有钢丝绳,锁紧机构上设置有静水压力释放器。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当外壳沉入水下时,静水压力释放器在水压的作用下切断锁紧机构,锁紧机构松开,扭转机构使得盖板与外壳本体快速张开,然后弹性支架将无线电示位标弹出,无线电示位标在自身的浮力下付出水面实现报警示位功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外壳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一扭转部和第一锁紧部,外壳本体的侧壁的外表面上且位于第一锁紧部的下方还设置有锁紧槽,盖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二扭转部和第二锁紧部,第一扭转部和第二扭转部之间设置有连接轴;扭转机构为扭转弹簧,扭转弹簧设置于连接轴上;锁紧机构包括螺钉和拉块,螺钉与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连接且穿设于静水压力释放器内,拉块设置于螺钉上且设置于锁紧槽内,钢丝绳的两端绕过外壳本体的底部后分别与拉块和第二扭转部连接。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静水压力释放器在水压的作用下切断螺钉,拉块松开,此时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的固定点脱离;同时,由于扭转弹簧扭转力,使得盖板与外壳本体快速张开。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外壳本体的底面的外侧还设置有钢丝绳保护罩,钢丝绳位于钢丝绳保护罩内。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钢丝保护罩,避免钢丝绳磨损。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外壳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侧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垂直于外壳本体底面的导轨,弹性支架包括弹簧圈和支撑推块,支撑推块移动设置于导轨上,弹簧圈设置于外壳本体的底面上且弹性支撑于支撑推块的底部。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盖板与外壳本体张开后,由于弹簧圈的弹力,支撑推块沿着导轨向外移动将无线电示位标推出。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外壳本体的底面、盖体的底面上还相对设置有用于定位无线电示位标的天线管的第一定位机构,所述支撑推块上还设置有用于定位无线电示位标的机身的第二定位机构。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设置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使得无线电示位标在外壳内稳定的放置。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盖板远离扭转机构的一侧重量小于盖板靠近扭转机构的一侧重量。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盖板远离扭转机构一侧重量较轻,便于扭转机构的扭转。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外壳本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安装部。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安装部,便于外壳设置于船上。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盖板的外侧还设置有荧光标签。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荧光标签,方便发现目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壳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如图1至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示位标水下自动释放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包括相互盖合设置的外壳本体10和盖板20,外壳本体10和盖板20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无线电示位标70的空腔,外壳本体10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无线电示位标70弹出的弹性支架30,外壳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扭转机构40和锁紧机构50,扭转机构40和锁紧机构50之间连接有钢丝绳,锁紧机构50上设置有静水压力释放器60。本实施方式相较于现有技术,当外壳沉入水下时,静水压力释放器60在水压的作用下切断锁紧机构50,锁紧机构50松开,扭转机构40使得盖板10与外壳本体20快速张开,然后弹性支架30将无线电示位标70弹出,无线电示位标70在自身的浮力下付出水面实现报警示位功能。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在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外壳本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一扭转部和第一锁紧部,外壳本体10的侧壁的外表面上且位于第一锁紧部的下方还设置有锁紧槽,盖板2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二扭转部和第二锁紧部,第一扭转部和第二扭转部之间设置有连接轴;扭转机构40为扭转弹簧,扭转弹簧设置于连接轴上;锁紧机构50包括螺钉51和拉块52,螺钉51与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连接且穿设于静水压力释放器60内,拉块52设置于螺钉51上且设置于锁紧槽内,钢丝绳的两端绕过外壳本体10的底部后分别与拉块52和第二扭转部连接。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静水压力释放器60在水压的作用下切断螺钉51,拉块52松开,此时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的固定点脱离;同时,由于扭转弹簧扭转力,使得盖板10与外壳本体20快速张开。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在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外壳本体10的底面的外侧还设置有钢丝绳保护罩,钢丝绳位于钢丝绳保护罩内。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钢丝保护罩,避免钢丝绳磨损。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在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外壳本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侧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垂直于外壳本体底面的导轨11,弹性支架30包括弹簧圈31和支撑推块32,支撑推块32移动设置于导轨11上,弹簧圈31设置于外壳本体10的底面上且弹性支撑于支撑推块32的底部。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盖板20与外壳本体10张开后,由于弹簧圈31的弹力,支撑推块32沿着导轨11向外移动将无线电示位标70推出。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在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外壳本体10的底面、盖体20的底面上还相对设置有用于定位无线电示位标的天线管的第一定位机构,支撑推块32上还设置有用于定位无线电示位标的机身的第二定位机构。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设置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使得无线电示位标70在外壳内稳定的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示位标水下自动释放装置

【技术保护点】
示位标水下自动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相互盖合设置的外壳本体和盖板,所述外壳本体和盖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无线电示位标的空腔,所述外壳本体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无线电示位标弹出的弹性支架,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扭转机构和锁紧机构,所述扭转机构和锁紧机构之间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锁紧机构上设置有静水压力释放器。

【技术特征摘要】
1.示位标水下自动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相互盖合设置的外壳本体和盖板,所述外壳本体和盖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无线电示位标的空腔,所述外壳本体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无线电示位标弹出的弹性支架,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扭转机构和锁紧机构,所述扭转机构和锁紧机构之间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锁紧机构上设置有静水压力释放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示位标水下自动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一扭转部和第一锁紧部,所述外壳本体的侧壁的外表面上且位于第一锁紧部的下方还设置有锁紧槽,所述盖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二扭转部和第二锁紧部,所述第一扭转部和第二扭转部之间设置有连接轴;所述扭转机构为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设置于连接轴上;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螺钉和拉块,所述螺钉与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连接且穿设于静水压力释放器内,所述拉块设置于螺钉上且设置于锁紧槽内,所述钢丝绳的两端绕过外壳本体的底部后分别与拉块和第二扭转部连接。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发龙张黎朱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江海通讯发展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