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压自然循环干熄焦余热锅炉的受热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0895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温高压自然循环干熄焦余热锅炉的受热面,包括前墙水冷壁的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墙水冷壁的管束在锅炉进口处拉稀形成凝渣管(1),并引出到锅炉顶棚,用于提高前墙水冷壁的吸热量和前墙水冷壁水循环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温高压干熄焦余热锅炉受热面。
技术介绍
干熄焦技术是近十年来国外黑色冶金联合企业和炼焦企业迅速发展起来的最引人注目的节能与环保新型技术之一,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各国有关企业都竞相采用。干熄焦余热锅炉作为干熄焦装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联系连接干熄焦系统各个子系统、回收系统余热、减轻干熄焦操作对环境污染等作用。干熄焦余热锅炉设计制造技术开发是提高锅炉效率和安全性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国内干熄焦锅炉均未采用凝渣管技术,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干熄焦余热锅炉的要求。锅炉凝渣管束与水冷壁受热面管束管径相同,中压锅炉一般采用Φ60×3mm,高压锅炉采用Φ60×5mm的管子,其节距为(s1/d)=3~5,(s2/d)=3~5。凝渣管束中烟速一般取4~5m/s或更高的流速,若烟速低于2.5~3m/s易在管壁上积灰。在目前运行的干熄焦锅炉中由于考虑到干熄焦系统布置的原因,不布置凝渣管,因而造成二个不利因素,1)前墙水冷壁的吸热不足,容易引起水循环故障,2)二级过热器处的烟气温度过高,过热器的管束用材必须采用耐高温的合金钢,增加了锅炉的制造成本,运行不当会造成过热器管束爆管。上述二个状况都会严重影响锅炉安全性。在干熄焦锅炉中采用凝渣管束,余热锅炉受热面布置更为合理,同时大大地提高锅炉的经济性与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温高压自然循环干熄焦余热锅炉的受热面,用于提高前墙水冷壁的吸热量,改善前墙水冷壁的水循环安全性,并且简化前墙水冷壁引出管进入汽包的管道结构,降低二级过热器进口处的烟气温度,保证过热器的运行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温高压自然循环干熄焦余热锅炉的受热面,包括前墙水冷壁的管束,其特点是前墙水冷壁的管束在锅炉进口处拉稀形成凝渣管,并引出到锅炉顶棚,用于提高前墙水冷壁的吸热量和前墙水冷壁水循环的安全性。余热锅炉进口燃烬室内的凝渣管由金属喷涂防磨管制成。本专利技术在干熄焦余热锅炉中采用了凝渣管后,一是提高了前墙水冷壁的吸热量,提高了前墙水冷壁的水循环安全性,二是简化了前墙水冷壁引出管进入汽包的管道结构,三是降低了二级过热器进口处的烟气温度,保证了过热器的运行安全性。由于采用高温高压自然循环干熄焦余热锅炉的凝渣管结构设计,并对其进行热力计算和水动力计算,所采用的凝渣管结构解决了高温高压自然循环干熄焦余热锅炉在低热负荷下后烟道的水冷壁水循环安全性问题和提高了二级过热器运行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高温高压自然循环干熄焦余热锅炉凝渣管布置图; 图2是图1中凝渣管A向视图;图3是图2中沿B-B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温高压自然循环干熄焦余热锅炉的受热面,由前墙水冷壁的管束在锅炉进口处拉稀形成凝渣管1,并引出到锅炉顶棚,用于提高前墙水冷壁的吸热量和前墙水冷壁水循环的安全性。余热锅炉进口燃烬室内的凝渣管1由金属喷涂防磨管制成。如图2,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凝渣管1呈错列布置,一般排数不大于5排,纵向、横向相对节距(s1/d,s2/d)较大。权利要求1.一种高温高压自然循环干熄焦余热锅炉的受热面,包括前墙水冷壁的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墙水冷壁的管束在锅炉进口处拉稀形成凝渣管(1),并引出到锅炉顶棚,用于提高前墙水冷壁的吸热量和前墙水冷壁水循环的安全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高压自然循环干熄焦余热锅炉的受热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进口燃烬室内的凝渣管(1)由金属喷涂防磨管制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温高压自然循环干熄焦余热锅炉的受热面,包括前墙水冷壁的管束,其特点是前墙水冷壁的管束在锅炉进口处拉稀形成凝渣管,并引出到锅炉顶棚,用于提高前墙水冷壁的吸热量和前墙水冷壁水循环的安全性;余热锅炉进口燃烬室内的凝渣管由金属喷涂防磨管制成。本专利技术在干熄焦余热锅炉中采用了凝渣管后,一是提高了前墙水冷壁的吸热量,提高了前墙水冷壁的水循环安全性;二是简化了前墙水冷壁引出管进入汽包的管道结构;三是降低了二级过热器进口处的烟气温度,保证了过热器的运行安全性。文档编号C10B39/02GK101037604SQ200710038610公开日2007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9日专利技术者李国俊, 郁鸿凌, 黄海苏, 王润格, 惠文博, 杜艳艳, 董伟 申请人:上海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温高压自然循环干熄焦余热锅炉的受热面,包括前墙水冷壁的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墙水冷壁的管束在锅炉进口处拉稀形成凝渣管(1),并引出到锅炉顶棚,用于提高前墙水冷壁的吸热量和前墙水冷壁水循环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俊郁鸿凌黄海苏王润格惠文博杜艳艳董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