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发电进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69805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发电进料系统,包括控制器、输送装置、解包装置和螺旋挤料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料包,所述解包装置包括筒部,所述筒部内包括多个第一旋转辊和多个第二旋转辊;所述螺旋挤料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转轴、防火装置、水平筒和与水平筒连接的竖直筒,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水平筒内被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水平筒顶部具有料斗,所述防火装置位于所述水平筒内;所述筒部的底端位于所述料斗的上方,所述输送装置的末端位于所述筒部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进料系统进料,自动输送、解包和挤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发电进料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质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发电进料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传统能源的枯竭,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开始投入使用,每年农田、生活会产生大量的垃圾、秸秆、稻草等,这些物料如果不合理处理会产生大量垃圾且会污染环境。如果能够将这些物料用于发电则会变废为宝。然而现有的生物质发生系统的研发等还不够成熟,许多地方还需要改进以获得更好的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生物质发电炉前进料系统。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发电炉前进料系统,包括控制器、输送装置、解包装置和螺旋挤料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料包,所述解包装置包括筒部,所述筒部内包括从上到下排成一列的多个第一旋转辊和从上到下排成一列的多个第二旋转辊,第一旋转辊的表面固定有多个第一L形爪部,第二旋转辊的表面固定有多个第二L形爪部,多个第一旋转辊和多个第二旋转辊的数量相等,多个第一旋转辊的轴线位于第一竖直平面内,多个第二旋转辊的轴线位于第二竖直平面内;所述螺旋挤料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转轴、防火装置、水平筒和与水平筒连接的竖直筒,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水平筒内被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水平筒顶部具有料斗,所述防火装置位于所述水平筒内;所述筒部的底端位于所述料斗的上方,所述输送装置的末端位于所述筒部的上方。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旋转辊驱动电机和第二旋转辊驱动电机,所述第一旋转辊具有5个,所述第二旋转辊具有5个。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辊和第二旋转辊的旋转方向相反。进一步地,所述料包为长方体形,所述第一竖直平面和第二竖直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一个料包的任意一个边的边长。进一步地,每个第一旋转辊的轴线和一个第二旋转辊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高度。进一步地,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筒部的内侧壁固定有第一光发射器和第一光接收器,所述料斗的侧壁固定有第二光发射器和第二光接收器;所述控制器进行控制,当系统处于异常状态的不间断持续时长超过设定时长时,控制器控制报警装置报警,所述异常状态是指第一光接收器接收不到第一光发射器的信号,且第二光接收器接收到第二光发射器的信号的状态。进一步地,控制器进行控制,当第二光接收器从接收不到第二光发射器的光信号转变为接收到第二光发射器的光信号时,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继续开启一段时间,所述一段时间后,控制器进行判断,如果第一、二光接收器均接收到光信号,使驱动电机关闭,否则使驱动电机继续保持开启。进一步地,第一旋转辊驱动电机可以是一个,一个第一旋转辊驱动电机通过第一传动装置驱动5个第一旋转辊;第一旋转辊驱动电机可以是五个,每个第一旋转辊驱动电机驱动一个第一旋转辊。进一步地,第二旋转辊驱动电机可以是一个,一个第二旋转辊驱动电机通过第二传动装置驱动5个第二旋转辊;第二旋转辊驱动电机可以是五个,每个第二旋转辊驱动电机驱动一个第二旋转辊。进一步地,所述防火装置是通过弹性铰接部件铰接在水平筒的内顶壁的防火板。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将多个料包一个个地输送、解包、螺旋进料至燃烧室。附图说明图1为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1输送装置;2筒部;3第一旋转辊;3.1第一L形爪部;4第二旋转辊;4.1第二L形爪部;5.1第一光发射器;5.2第一光接收器;6.1第二光发射器;6.2第二光接收器;3螺旋挤料装置;3.1水平筒;3.2竖直筒;3.3料斗;3.4驱动电机;3.5转轴;3.6螺旋叶片;3.7防火装置;10料包。一种生物质发电炉前进料系统,包括控制器、输送装置1、解包装置和螺旋挤料装置3,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料包,所述解包装置包括筒部2,所述筒部内包括从上到下排成一列的多个第一旋转辊3和从上到下排成一列的多个第二旋转辊4,第一旋转辊的表面固定有多个第一L形爪部3.1,第二旋转辊的表面固定有多个第二L形爪部4.1,多个第一旋转辊和多个第二旋转辊的数量相等,多个第一旋转辊的轴线位于第一竖直平面内,多个第二旋转辊的轴线位于第二竖直平面内;所述螺旋挤料装置包括驱动电机3.4、转轴3.5、防火装置3.7、水平筒3.1和与水平筒连接的竖直筒3.2,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水平筒内被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3.6,所述水平筒顶部具有料斗,所述防火装置位于所述水平筒内;所述筒部的底端位于所述料斗的上方,所述输送装置的末端位于所述筒部的上方。还包括第一旋转辊驱动电机和第二旋转辊驱动电机,所述第一旋转辊具有5个,所述第二旋转辊具有5个。所述第一旋转辊和第二旋转辊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料包为长方体形,所述第一竖直平面和第二竖直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一个料包的任意一个边的边长。每个第一旋转辊的轴线和一个第二旋转辊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高度。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筒部的内侧壁固定有第一光发射器5.1和第一光接收器5.2,所述料斗的侧壁固定有第二光发射器6.1和第二光接收器6.2;所述控制器进行控制,当系统处于异常状态的不间断持续时长超过设定时长时,控制器控制报警装置报警,所述异常状态是指第一光接收器接收不到第一光发射器的信号,且第二光接收器接收到第二光发射器的信号的状态。控制器进行控制,当第二光接收器从接收不到第二光发射器的光信号转变为接收到第二光发射器的光信号时,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继续开启一段时间,所述一段时间后,控制器进行判断,如果第一、二光接收器均接收到光信号,使驱动电机关闭,否则使驱动电机继续保持开启。物料经过输送装置输送掉落至解包装置的筒部内,捆绑料包的绳子被第一、二L形爪部撕开,物料落入料斗内,并且被螺旋叶片挤料至竖直筒的下料口处。当系统处于异常状态的持续时长超过设定时长时,控制器控制报警装置报警,所述异常状态是指第一光接收器接收不到第一光发射器的信号,且第二光接收器接收到第二光发射器的状态。因为第一光接收器接收不到光时(说明筒部内充满物料),第二光接收器接收到光时,长时间出现这种状态,说明料斗内没有物料,说明物料卡在了筒部内,出现了异常,因此报警。控制器进行控制当第二光接收器从接收不到第二光发射器的光信号转变为接收到第二光发射器的光信号时(说明筒部内没有继续下料),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继续开启一段时间(将水平筒内的物料继续螺旋进料完),所述一段时间后,控制器进行判断,如果第一、二光接收器均接收到光信号(说明确实没有物料继续输送下来),使驱动电机关闭(防止没有物料,继续开启电机导致能耗浪费),否则(说明有物料继续下来了,之前突然接收到光信号可能是系统不完美导致的偶然的断料现象)使驱动电机保持开启,继续螺旋进料。尽管本专利技术就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示意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不超出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生物质发电进料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质发电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输送装置、解包装置和螺旋挤料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料包,所述解包装置包括筒部,所述筒部内包括从上到下排成一列的多个第一旋转辊和从上到下排成一列的多个第二旋转辊,第一旋转辊的表面固定有多个第一L形爪部,第二旋转辊的表面固定有多个第二L形爪部,多个第一旋转辊和多个第二旋转辊的数量相等,多个第一旋转辊的轴线位于第一竖直平面内,多个第二旋转辊的轴线位于第二竖直平面内;所述螺旋挤料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转轴、防火装置、水平筒和与水平筒连接的竖直筒,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水平筒内被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水平筒顶部具有料斗,所述防火装置位于所述水平筒内;所述筒部的底端位于所述料斗的上方,所述输送装置的末端位于所述筒部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发电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输送装置、解包装置和螺旋挤料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料包,所述解包装置包括筒部,所述筒部内包括从上到下排成一列的多个第一旋转辊和从上到下排成一列的多个第二旋转辊,第一旋转辊的表面固定有多个第一L形爪部,第二旋转辊的表面固定有多个第二L形爪部,多个第一旋转辊和多个第二旋转辊的数量相等,多个第一旋转辊的轴线位于第一竖直平面内,多个第二旋转辊的轴线位于第二竖直平面内;所述螺旋挤料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转轴、防火装置、水平筒和与水平筒连接的竖直筒,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水平筒内被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水平筒顶部具有料斗,所述防火装置位于所述水平筒内;所述筒部的底端位于所述料斗的上方,所述输送装置的末端位于所述筒部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发电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旋转辊驱动电机和第二旋转辊驱动电机,所述第一旋转辊具有5个,所述第二旋转辊具有5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发电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辊和第二旋转辊的旋转方向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玉张倩胡越张卫东徐士东朱栋彬杜非高伟吴以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能宿迁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