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末端屏蔽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9697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9:25
一种电缆末端屏蔽加工装置,用于一电缆末端进行加工,包括一基座、一固设于基座上的固定刀座、以及一活动设于基座上的活动刀座,固定刀座上设有一固定刀板,于固定刀板上设有一刀孔,而活动刀座能相对于固定刀座作一直线方向的位移,且活动刀座上设有一反推套筒、以及一与反推套筒相配合的刀具,刀具具有一对应该刀孔的刀刃;其中,所述电缆末端通过刀孔进入反推套筒内,反推套筒推向固定刀板,使刀刃朝向刀孔对所述电缆进行裁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缆末端屏蔽加工装置能使外露的屏蔽层较均匀地呈扩散状而便于电缆末端的屏蔽加工,同时也可通过机器装置完成,以达到省时省力与方便加工的目的与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末端屏蔽加工装置
本技术与一种线材加工技术有关,尤指一种电缆末端屏蔽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应用于网络、电信、电源连接等电缆线材,在其末端与连接器等元件接合时,往往需要将包覆于线材外的包覆层剥离后,始得进行电性连接。而一般电缆为提高其抗干扰等性能,会于内部的芯线外披覆如以编织材构成的屏蔽层,可减少辐射、防止信号泄露或衰减等屏蔽作用,使线材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等。因此,一般在电缆末端的加工过程中,并不会将上述屏蔽层外露于末端外的部分全部予以裁去,而是将外露的部分保留并作修剪剪齐后,再与连接器金属外壳的部位通过焊接、或铆压等方式接合,使成品具有更佳的防EMI性能、更高的传输率等。然而,对于上述屏蔽层外露的部分欲进行修剪,传统的加工方法多以人工为之,尤其在修剪的作业上先将电缆外的包覆层剥离一小段,以使屏蔽层外露后,再将外露的屏蔽层以扩散状的方式反折而包住包覆层端缘,最后再通过如绕包铜箔等工艺以便后续加工。而在前述以人工将外露的屏蔽层以扩散状的方式反折而包住包覆层端缘时,不仅加工费时费力与不便,且因人为的作业无法确保编织状的屏蔽层反折上的均匀性,也容易影响最终成品的屏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电缆末端屏蔽加工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人为作业无法确保编织状的屏蔽层反折上的均匀性,影响最终成品的屏蔽效果,以及人工加工费时费力与不便的缺陷。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末端屏蔽加工装置,用于一电缆末端进行加工,包括一基座、一固设于基座上的固定刀座、以及一活动设于基座上的活动刀座,固定刀座上设有一固定刀板,于固定刀板上设有一刀孔,而活动刀座能相对于固定刀座作一直线方向的位移,且活动刀座上设有一反推套筒、以及一与反推套筒相配合的刀具,刀具具有一对应该刀孔的刀刃;其中,所述电缆末端通过刀孔进入反推套筒内,反推套筒推向固定刀板,使刀刃朝向刀孔对所述电缆进行裁切。本技术所述的电缆末端屏蔽加工装置,其中,该基座呈一L型体,由二L形板平行间隔相距而构成。本技术所述的电缆末端屏蔽加工装置,其中,该基座于其呈L型的上方处竖立设有一刀臂,而于其呈L型的下方处内侧设有轨道,且该固定刀座架设于该刀臂,该活动刀座与该轨道配合。本技术所述的电缆末端屏蔽加工装置,其中,更包括一夹线臂,该夹线臂设于该固定刀座相对于该活动刀座的另一侧外。本技术所述的电缆末端屏蔽加工装置,其中,该基座于该刀臂上设有一延伸板,该夹线臂组设于该延伸板下方。本技术所述的电缆末端屏蔽加工装置,其中,该夹线臂具有一第一夹线部与一第二夹线部。本技术所述的电缆末端屏蔽加工装置,其中,该反推套筒以一反推单元而朝向该固定刀板作带动。本技术所述的电缆末端屏蔽加工装置,其中,该刀具以一进刀单元而朝向该刀孔作带动。本技术所述的电缆末端屏蔽加工装置,其中,该反推单元与该进刀单元为一气压缸或液压缸。本技术的电缆末端屏蔽加工装置能使外露的屏蔽层较均匀地呈扩散状而便于电缆末端的屏蔽加工,同时也可通过机器装置完成,以达到省时省力与方便加工的目的与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步骤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电缆未加工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电缆准备进行加工前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电缆置入加工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电缆置入加工装置的剖面动作示意图(一)。图7为本技术电缆置入加工装置的剖面动作示意图(二)。图8为本技术电缆置入加工装置的剖面动作示意图(三)。图9为本技术电缆置入加工装置的剖面动作示意图(四)。图10为本技术电缆加工后的局部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电缆加工完成的剖视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电缆1芯线10铜箔层100屏蔽层11隆起部110扩散部111去料部112包覆层12余料段120加工装置2基座20刀臂200轨道201延伸板202固定刀座21固定刀板210刀孔211活动刀座22刀架220反推套筒221刀具222刀刃223夹线臂23第一夹线部230第二夹线部231反推单元24进刀单元25步骤S1~S5间距d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更进一步公开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请参阅图1及图2,分别为本技术的步骤流程图、以及立体分解图。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末端屏蔽加工装置2,用于一电缆1末端的屏蔽加工上。如图1的步骤S1及图3所示,该电缆1主要具有多个芯线10、一披覆于各芯线10外的屏蔽层11、以及一包覆于屏蔽层11外的包覆层12,该屏蔽层11可由金属丝编织而成,并可先通过一铜箔层100将各芯线10予以包覆于该铜箔层100内后,再由该屏蔽层11披覆于该铜箔层100外。如图1的步骤S2及图4所示,于上述电缆1一端的包覆层12上环切一余料段120,并将余料段120由电缆1一端外拉出一间距d,以于所述间距d上露出包覆层12内的屏蔽层11。其中,余料段120在环切上可通过一般的工具进行,主要是将包覆层12切开而避免损及屏蔽层11,同时将切开的余料段120剥离但仍保留在电缆1的屏蔽层11上,使屏蔽层11在所拉开的间距d处外露即可。再请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加工装置2至少包括一基座20、一固定刀座21、以及一活动刀座22。该基座20用以承载固定刀座21与活动刀座22,并可通过控制如气缸等推动单元达到自动化的目的。而在本技术所举的实施例中,该基座20概呈一“L”型体(由二L形板平行间隔相距而构成),于其呈“L”型的上方处竖立设有一供固定刀座21架设的刀臂200,而于其呈“L”型的下方处内侧设有轨道201,活动刀座22与该轨道201配合而活动设于基座20上,由此供活动刀座22能沿着该轨道201于基座20上作一直线方向的位移。此外,该加工装置2更包括一夹线臂23,该夹线臂23设于固定刀座21相对于活动刀座22的另一侧外,并具有一第一夹线部230与一第二夹线部231,通过第一、二夹线部230、231即可对进行加工的电缆1,提供夹持与定位所需。而该基座20于刀臂200上可进一步设有一延伸板202,以供该夹线臂23组设于该延伸板202下方。更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图5及图6所示,上述固定刀座21上设有一固定刀板210,于固定刀板210上设有一刀孔211,而活动刀座22则具有一与轨道201配合的刀架220,于刀架220上设有一反推套筒221、以及一与反推套筒221相配合的刀具222,该刀具222具有一对应刀孔211的刀刃223。其中,该反推套筒221可通过一反推单元24而朝向固定刀板21推进或退出,而该刀具222则可通过一进刀单元25而朝向刀孔推进或退出,所述反推单元24与进刀单元25可为一气压缸或液压缸。因此,如图5所示,图4的电缆1末端可通过刀孔211而使其余料段120进入反推套筒221内,且为使电缆1可顺利进入,可先将刀具222推向固定刀板21,以便余料段120依序进入至反推套筒221内,即如图6所示。如图7所示,为便于后续步骤的实施,该加工装置2在实施上可先将刀具222向后退出。再请参阅图1的步骤S3及图8所示,将上述电缆1的余料段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缆末端屏蔽加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末端屏蔽加工装置,用于一电缆末端进行加工,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基座;一固定刀座,固设于该基座上,该固定刀座上设有一固定刀板,于该固定刀板上设有一刀孔;以及一活动刀座,活动设于该基座上,并能相对于该固定刀座作一直线方向的位移,且该活动刀座上设有一反推套筒、以及一与该反推套筒相配合的刀具,该刀具具有一对应该刀孔的刀刃;其中,所述电缆末端通过该刀孔进入该反推套筒内,该反推套筒推向该固定刀板,使该刀刃朝向该刀孔对所述电缆进行裁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末端屏蔽加工装置,用于一电缆末端进行加工,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基座;一固定刀座,固设于该基座上,该固定刀座上设有一固定刀板,于该固定刀板上设有一刀孔;以及一活动刀座,活动设于该基座上,并能相对于该固定刀座作一直线方向的位移,且该活动刀座上设有一反推套筒、以及一与该反推套筒相配合的刀具,该刀具具有一对应该刀孔的刀刃;其中,所述电缆末端通过该刀孔进入该反推套筒内,该反推套筒推向该固定刀板,使该刀刃朝向该刀孔对所述电缆进行裁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末端屏蔽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呈一L型体,由二L形板平行间隔相距而构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末端屏蔽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于其呈L型的上方处竖立设有一刀臂,而于其呈L型的下方处内侧设有轨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英明申胜成陈清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国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