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通的天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9692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通的天线连接器,天线连接器具有外壳,外壳包括输入通道、内输出通道和外输出通道,输入通道分别与内输出通道和外输出通道连通;天线连接器还具有主针、导通套筒、侧针和母针,主针与母针连接,导通套筒环绕在主针上且与侧针连接。上述结构的天线连接器,不仅能自动完成内置天线和外置天线的切换,而且成本较低,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通的天线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通的天线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运用无线通信技术对资料、声音、图像等进行无线传输,从而形成无线局域网络。无线装置是一种用以感应电磁波的组件,是应用于无线通信技术设备的必要装置。较早的天线大多设置于电子产品外部,而现今也有的天线置于电子产品内部。中国专利CN201616501公开了一种无线切换机构,该切换机构实现了外置天线和内置天线之间的自动切换操作,用户无需手动操作天线开关,减少了误操作的可能性。该无线切换机构通过电流的变化判断外置天线是否接入,并采用处理器进行控制关闭内置天线。然而,对于上述结构的无线切换机构,一方面,处理器增加了无线切换机构的成本;另一方面,若处理器在使用过程中对电流值的判断出现偏差,则可能造成控制失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双通的天线连接器,所述天线连接器具有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输入通道、内输出通道和外输出通道,所述输入通道分别与所述内输出通道和所述外输出通道连通;天线连接器还具有主针、主绝缘体、弹簧、导通套筒、侧针、侧绝缘体、母针和母绝缘体,所述主针从所述输入通道的外部延伸至所述输入通道的内部,所述主绝缘体、所述弹簧和所述导通套筒分别环绕所述主针且都位于所述输入通道的内部,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主绝缘体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导通套筒抵接;所述侧针从所述内输出通道延伸至所述输入通道,所述导通套筒的一部分与所述侧针对齐,所述侧绝缘体环绕所述侧针且位于所述内输出通道的内部;所述母绝缘体环绕所述母针,所述母针和所述母绝缘体都从外所述输出通道延伸至所述输入通道,所述母针与所述主针接触,所述母绝缘体与所述导通套筒接触,所述外输出通道中具有母限位凸起,所述绝缘体具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比所述母限位凸起更靠近所述输入通道的内部。优选地,所述外输出通道具有外螺纹。优选地,所述输入通道与所述内输出通道一体形成,所述输入通道与所述外输出通道分体形成。优选地,所述内输出通道具有侧限位凸起和侧倒钩,所述侧限位凸起与所述侧绝缘体的端面抵接,所述侧限位凸起比所述侧绝缘体更靠近所述输入通道的内部,所述侧倒钩与所述侧绝缘体的侧面抵接。优选地,所述内输出通道具有侧限位凸起和侧倒钩,所述侧限位凸起与所述侧绝缘体的端面抵接,所述侧限位凸起比所述侧绝缘体更靠近所述输入通道的内部,所述侧倒钩与所述侧绝缘体的侧面抵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天线连接器,不仅能自动完成内置天线和外置天线的切换,而且不需要使用处理器,大大降低了成本,此外,切换操作简单,不易出现失误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天线连接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涉及的天线连接器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天线连接器具有外壳1,外壳1包括输入通道11、内输出通道12和外输出通道13,输入通道11分别与内输出通道12和外输出通道13连通。输入通道11用于与信号发生器连接,内输出通道12用于与内置天线连接,外输出通道13用于与外置天线连接。具体地,输入通道11与内输出通道12一体形成,输入通道11与外输出通道13分体形成。结合图2所示,天线连接器还具有主针21、主绝缘体22、弹簧23、导通套筒24、侧针31、侧绝缘体32、母针41和母绝缘体42。主针21从输入通道11的外部延伸至内部,主绝缘体22、弹簧23和导通套筒24分别环绕主针21且都位于输入通道11的内部,弹簧23的一端与主绝缘体22抵接,另一端与导通套筒24抵接。侧针31从内输出通道12延伸至输入通道11,导通套筒24的一部分与侧针31对齐,侧绝缘体32环绕侧针31且位于内输出通道12的内部。母绝缘体42环绕母针41,母针41和母绝缘体42都从外输出通道13延伸至输入通道11,母针41与主针21接触,母绝缘体42与导通套筒24接触。外输出通道13中具有母限位凸起131,绝缘体42具有限位环420,限位环420比母限位凸起131更靠近输入通道11的内部。母限位凸起131可防止母绝缘体42向外输出通道13的外部移动。具体地,输入通道11中具有主限位凸起111和主倒钩112,主限位凸起111与主绝缘体22的端面抵接,主限位凸起111比主绝缘体22更靠近输入通道11的内部,主倒钩112与主绝缘体22的侧面抵接。上述结构不仅能完成主绝缘体22的固定,而且固定方式简单,能提高制造效率。具体地,内输出通道12具有侧限位凸起121和侧倒钩122,侧限位凸起121与侧绝缘体32的端面抵接,侧限位凸起121比侧绝缘体32更靠近输入通道11的内部,侧倒钩122与侧绝缘体32的侧面抵接。上述结构不仅能完成侧绝缘体32的固定,而且固定方式简单,能提高制造效率。对于上述天线连接器,当外置天线安装之前,导通套筒24与侧针31接触,主针21与母针41直接连接,侧针31通过导通套筒24与主针21间接连接,此时内置天线处于工作状态。当外置天线安装时,主针21与母针41仍然保持连通,母绝缘体42向输入通道11的内部移动,导通套筒24与侧针31分离,从而断开内置天线的连接,此时外置天线处于工作状态。当移除外置天线时,在弹簧23的作用下,导通套筒24与侧针31再次接触。可见,具有上述结构的天线连接器,不仅能自动完成内置天线和外置天线的切换,而且不需要使用处理器,大大降低了成本,此外,切换操作简单,不易出现失误的问题。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通的天线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通的天线连接器,所述天线连接器具有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输入通道、内输出通道和外输出通道,所述输入通道分别与所述内输出通道和所述外输出通道连通;其特征在于:天线连接器还具有主针、主绝缘体、弹簧、导通套筒、侧针、侧绝缘体、母针和母绝缘体,所述主针从所述输入通道的外部延伸至所述输入通道的内部,所述主绝缘体、所述弹簧和所述导通套筒分别环绕所述主针且都位于所述输入通道的内部,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主绝缘体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导通套筒抵接;所述侧针从所述内输出通道延伸至所述输入通道,所述导通套筒的一部分与所述侧针对齐,所述侧绝缘体环绕所述侧针且位于所述内输出通道的内部;所述母绝缘体环绕所述母针,所述母针和所述母绝缘体都从外所述输出通道延伸至所述输入通道,所述母针与所述主针接触,所述母绝缘体与所述导通套筒接触,所述外输出通道中具有母限位凸起,所述绝缘体具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比所述母限位凸起更靠近所述输入通道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通的天线连接器,所述天线连接器具有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输入通道、内输出通道和外输出通道,所述输入通道分别与所述内输出通道和所述外输出通道连通;其特征在于:天线连接器还具有主针、主绝缘体、弹簧、导通套筒、侧针、侧绝缘体、母针和母绝缘体,所述主针从所述输入通道的外部延伸至所述输入通道的内部,所述主绝缘体、所述弹簧和所述导通套筒分别环绕所述主针且都位于所述输入通道的内部,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主绝缘体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导通套筒抵接;所述侧针从所述内输出通道延伸至所述输入通道,所述导通套筒的一部分与所述侧针对齐,所述侧绝缘体环绕所述侧针且位于所述内输出通道的内部;所述母绝缘体环绕所述母针,所述母针和所述母绝缘体都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昊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睿联实业有限公司河南睿讯实业有限公司武汉微安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