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部件内腔防锈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9362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7:32
一种汽车零部件内腔防锈液,由以下份数的原料组分组成:妥尔油二乙醇酰胺60~80份、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20~40份、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6~10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2~20份,硫酸钠10~20份、全氟丁基磺酰氟10~15份、三乙醇胺2~18份、柠檬酸1~5份、石油磺酸钠5~1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4份、对硝基苯甲酸2~4份、四硼酸钠1~2份、二甲基马来酸酐2~3份、去离子水若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内腔防锈液可以改善汽车零件加工设备的冷却效果,方便根据需要使用,便于更好地针对汽车零件加工设备进行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零部件内腔防锈液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件冷却液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内腔防锈液。
技术介绍
金属加工液主要是金属加工用的液体,主要起润滑和冷却作用,兼有防锈清洗等作用。一般的金属加工液包括切削液、切削油、乳化液、冲压油、淬火剂、高温油、极压切削液、磨削液、防锈油、清洗剂、发黑剂、拉深油等。金属加工切削液是一种低泡沫、高润滑性的可溶性润滑油,即使应用在对加工液要求很高的环境下也能使维护成本降到最低,基本能适用于各类金属及合金的所有类型的加工,它对大多数铁制金属的一般加工十分奏效,尤其在加工软钢、铸铁、不锈钢及其他特种钢时能同时发挥出出色的润滑作用和冷却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内腔防锈液,更好地改善汽车零件加工设备的冷却效果,方便根据需要使用,便于更好地针对汽车零件加工设备进行冷却。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汽车零部件内腔防锈液,由以下份数的原料组分组成:妥尔油二乙醇酰胺60~80份、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20~40份、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6~10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2~20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零部件内腔防锈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份数的原料组分组成:妥尔油二乙醇酰胺60~80份、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20~40份、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6~10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2~20份,硫酸钠10~20份、全氟丁基磺酰氟10~15份、三乙醇胺2~18份、柠檬酸1~5份、石油磺酸钠5~1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4份、对硝基苯甲酸2~4份、四硼酸钠1~2份、二甲基马来酸酐2~3份、去离子水若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零部件内腔防锈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份数的原料组分组成:妥尔油二乙醇酰胺60~80份、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20~40份、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6~10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2~20份,硫酸钠10~20份、全氟丁基磺酰氟10~15份、三乙醇胺2~18份、柠檬酸1~5份、石油磺酸钠5~1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4份、对硝基苯甲酸2~4份、四硼酸钠1~2份、二甲基马来酸酐2~3份、去离子水若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内腔防锈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份数的原料组分组成:妥尔油二乙醇酰胺60份、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20份、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6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2份,硫酸钠10份、全氟丁基磺酰氟10份、三乙醇胺2份、柠檬酸1份、石油磺酸钠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份、对硝基苯甲酸2份、四硼酸钠1份、二甲基马来酸酐2份、去离子水若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内腔防锈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份数的原料组分组成:妥尔油二乙醇酰胺70份、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30份、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8份,椰油酰胺丙基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肖楷项龙徐修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