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9062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混凝土包括水泥、砂子、石子、水、外加剂、磷石膏和粉煤灰;其中,各原料配比如下:石子为1000‑1150kg/m

A high strength concret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 strength concret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herein the concrete consists of cement, sand, gravel, water, additives, phosphorus gypsum and fly ash; wherein, the ratio of raw materials are as follows: 1000 stones 1150kg/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一种抗压强度高、不易开裂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混凝土的制备只是通过将水泥、砂子、石子、水和减水剂混合制备而成,这样的混凝土的优点是抗压强度高、取材容易、易成型、价格低廉、可与钢材结合制成各种承重构件,但是其致命弱点为抗压强度低、易开裂,从而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缩短使用寿命,成为各种灾难事故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抗压强度低、易开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混凝土,所述的混凝土包括水泥、砂子、石子、水、外加剂、磷石膏和粉煤灰;其中,各原料配比如下:石子为1000-1150kg/m3,水泥为220-350kg/m3,砂子为640-800kg/m3、水为150-180kg/m3、外加剂为3-6kg/m3,磷石膏为30-60kg/m3,粉煤灰为70-90kg/m3;所述外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羧酸系减水剂50-65份、碳化硅2-8份、空心玻璃微珠2-5份、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钛8-15份、明胶粉1-5份。优选的,所述石子的粒径为5-31.5mm,所述砂的粒径为0.16-5mm。优选的,所述石子的含泥量为≤5%,所述砂子的含泥量为≤3%。优选的,各原料配比如下:石子为1080-1120kg/m3,水泥为250-300kg/m3,砂子为680-760kg/m3、水为165-175kg/m3、外加剂为3-6kg/m3,磷石膏为35-45kg/m3,粉煤灰为75-85kg/m3。优选的,各原料配比如下:石子为1114kg/m3,水泥为275kg/m3,砂子为743kg/m3、水为171kg/m3、外加剂为5.31kg/m3,磷石膏为38.21kg/m3,粉煤灰为79.30kg/m3。优选的,其组分中的粉煤灰在使用前经过以下处理:(1)先将粉煤灰混合物输入已经运转的搅拌机中搅拌,再将稀硫酸缓慢加入粉煤灰混合物中进行酸化处理;(2)将酸化处理后的粉煤灰输送到回转式烘干炉内焙烧,焙烧时间为1.5~2小时,焙烧温度控制在300~400℃,焙烧后的粉煤灰含水量≤2%;(3)焙烧后的粉煤灰将沉积物磨成细粉,然后过滤、干燥,得到处理好的粉煤灰。优选的,所述粉煤灰的粒径≤0.05mm。上述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为:在20-30℃下,将石子,水泥,砂子及水加入到搅拌机内搅拌拌和,再将外加剂、磷石膏及粉煤灰依次加入到搅拌机内,搅拌10-20min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磷石膏和粉煤灰,从而增强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内部粘接强度,降低其开裂几率,进而提高其承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应该明白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如无特别说明,下述组分均为重量份。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砂子为赣江江砂,其性能如下:下述实施例中,所用减水剂为宿松尚鼎销售的SD-A型聚羧酸系减水剂,性能如下:总碱量(%)固含量(%)掺加量(%)减水量(%)240322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石子的性能如下: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水泥为中联PO42.5级水泥,其性能如下: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粉煤灰的性能如下:实施例120-30℃下,将石子1040kg/m3、水泥230kg/m3、砂子650kg/m3、水155kg/m3、外加剂3-6kg/m3、磷石膏35kg/m3和粉煤灰75kg/m3混合并搅拌10-20min,制成混凝土制品A1,其中,所述石子的含泥量为≤5%,所述砂子的含泥量为≤3%,所述外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羧酸系减水剂50-65份、碳化硅2-8份、空心玻璃微珠2-5份、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钛8-15份、明胶粉1-5份。然后分别经过3天、10天和30天对A1进行抗压强度检测和劈裂强度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实施例220-30℃下,将石子1130kg/m3、水泥300kg/m3、砂子750kg/m3、水175kg/m3、外加剂3-6kg/m3、磷石膏54kg/m3和粉煤灰88kg/m3混合并搅拌10-20min,制成混凝土制品A2,其中,所述石子的含泥量为≤5%,所述砂子的含泥量为≤3%,所述外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羧酸系减水剂50-65份、碳化硅2-8份、空心玻璃微珠2-5份、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钛8-15份、明胶粉1-5份。然后分别经过3天、10天和30天对A2进行抗压强度检测和劈裂强度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实施例320-30℃下,将石子1114kg/m3,水泥275kg/m3,砂子743kg/m3、水171kg/m3、外加剂5.31kg/m3,磷石膏38.21kg/m3,粉煤灰79.30kg/m3混合并搅拌10-20min,制成混凝土制品A3,其中,所述石子的含泥量为≤5%,所述砂子的含泥量为≤3%,所述外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羧酸系减水剂50-65份、碳化硅2-8份、空心玻璃微珠2-5份、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钛8-15份、明胶粉1-5份。然后分别经过3天、10天和30天对A3进行抗压强度检测和劈裂强度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实施例4按照实施例3方法进行,所不同的是对其加入的粉煤灰进行预处理,制成混凝土制品A4,然后分别经过3天、10天和30天对A4进行抗压强度检测和劈裂强度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粉煤灰的处理方法如下:(1)先将粉煤灰混合物输入已经运转的搅拌机中搅拌,再将稀硫酸缓慢加入粉煤灰混合物中进行酸化处理;(2)将酸化处理后的粉煤灰输送到回转式烘干炉内焙烧,焙烧时间为1.5~2小时,焙烧温度控制在300~400℃,焙烧后的粉煤灰含水量≤2%;(3)焙烧后的粉煤灰将沉积物磨成细粉,然后过滤、干燥,得到处理好的粉煤灰。对粉煤灰进行酸化处理,使其具有较好的可塑性、粘结性和抗压强度。对比例1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所不同的是磷石膏为0kg,制得混凝土制品B1,然后分别经过3天、10天和30天对B1进行抗压强度检测和劈裂强度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对比例2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所不同的是粉煤灰为0kg,制得混凝土制品B2,然后分别经过3天、10天和30天对B2进行抗压强度检测和劈裂强度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表1通过表1可知,通过添加磷石膏,能够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而添加粉煤灰,能够增强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内部粘接强度,降低其开裂几率,进而提高其承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并且在将粉煤灰进行酸化处理后能够进一步提高制成的混凝土的性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强度混凝土包括水泥、砂子、石子、水、外加剂、磷石膏和粉煤灰;其中,各原料配比如下:石子为1000‑1150kg/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强度混凝土包括水泥、砂子、石子、水、外加剂、磷石膏和粉煤灰;其中,各原料配比如下:石子为1000-1150kg/m3,水泥为220-350kg/m3,砂子为640-800kg/m3、水为150-180kg/m3、外加剂为3-6kg/m3,磷石膏为30-60kg/m3,粉煤灰为70-90kg/m3;所述外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羧酸系减水剂50-65份、碳化硅2-8份、空心玻璃微珠2-5份、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钛8-15份、明胶粉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子的粒径为5-31.5mm,所述砂的粒径为0.16-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子的含泥量为≤5%,所述砂子的含泥量为≤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各原料配比如下:石子为1080-1120kg/m3,水泥为250-300kg/m3,砂子为680-760kg/m3、水为165-175kg/m3、外加剂为3-6kg/m3,磷石膏为35-45kg/m3,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宿松县尚鼎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