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桨快速装拆结构及无人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841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旋桨快速装拆结构及无人飞行器。该螺旋桨快速装拆结构包括螺旋桨和定位机构,螺旋桨包括螺旋桨主体和桨叶;定位机构包括连接座和底座,连接座包括连接柱、卡块和定位部,连接柱的一端与螺旋桨主体相连接,另一端与卡块相连接,定位部位于卡块上;底座上设有空腔,空腔被设置为用于容纳卡块;空腔的内壁上设有配合部,配合部被设置为用于与定位部相配合;空腔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螺旋桨快速装拆结构的一个用途在于用于无人飞行器。

A fast loading and disassembling structure of propeller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ast loading and disassembling structure of a propeller and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The quick dismounting structure comprises a propeller propeller and a positioning mechanism, including the main body and the propeller propeller blade; the position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connecting seat and a connecting seat comprises a connecting column, a block and a positioning part, and the column is connected to one end of the prope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sitioning part located on the block;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cavity, the cavity is provided for receiving the card; the cavity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matching part, the fitting portion is provided for matching with the positioning part;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opening and a second opening. One of the uses of the propeller fast loading and disassembling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for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桨快速装拆结构及无人飞行器
本技术涉及快速装拆结构领域,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旋桨快速装拆结构及无人飞行器。
技术介绍
随着小型飞行器特别是无人飞行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小型飞行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螺旋桨作为小型飞行器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占据着整个飞行器较大的空间。现有的螺旋桨与飞行器的马达的固定方式一般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实现,或者是使用螺钉将螺旋桨与马达固定的方式实现。但是,现有的螺旋桨与马达的固定方式拆装较为不便,大大影响了用户体验和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桨快速装拆结构的新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螺旋桨快速装拆结构。该螺旋桨快速装拆结构,包括螺旋桨和定位机构,其中,所述螺旋桨包括螺旋桨主体和桨叶;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连接座和底座,其中,所述连接座包括连接柱、卡块和定位部,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螺旋桨主体相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卡块相连接,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卡块上;所述底座上设有空腔,所述空腔被设置为用于容纳所述卡块;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被设置为用于与所述定位部相配合,以将所述连接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空腔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被设置为用于所述卡块进出所述空腔,所述第二开口被设置为用于容纳所述连接柱。可选地,所述定位部为朝向所述螺旋桨主体的方向延伸的凸起,所述配合部为所述空腔的内壁上的凹槽。可选地,所述螺旋桨主体的端面被设置与所述第二开口的外表面相抵;所述卡块设有所述定位部的表面被设置为与所述第二开口的内表面相抵。可选地,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固定部和弹性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弹性部相连接,其中,所述固定部被设置为用于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弹性部被设置为用于支撑所述卡块,以提供给所述定位部朝向所述配合部的力。可选地,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底座的外表面的一侧或位于所述底座的内表面的一侧,所述弹性部位于所述空腔内。可选地,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底座的外表面的一侧,所述支撑件还包括卡紧部;所述卡紧部位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弹性部之间;所述卡紧部被设置为用于与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相配合,以将所述支撑件定位在所述底座上。可选地,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固定部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相配合,以将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底座连接在一起。可选地,所述弹性部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设有豁口,所述豁口朝向所述空腔。可选地,所述支撑件一体成型。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人飞行器。该无人飞行器包括驱动件和本技术的螺旋桨快速装拆结构,其中,所述定位机构安装在所述驱动件上。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确实存在螺旋桨装拆不便的问题。因此,本技术所要实现的技术任务或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未想到的或者没有预期到的,故本技术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卡块可通过第一开口进入底座的空腔内,通过定位部和配合部的配合,将连接座固定在底座上,从而实现螺旋桨的安装。解除定位部和配合部的配合,卡块可通过第一开口离开底座,连接座与底座相分离,从而实现螺旋桨的拆卸。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为本技术螺旋桨快速装拆结构和无人飞行器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螺旋桨快速装拆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螺旋桨快速装拆结构的螺旋桨和连接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螺旋桨快速装拆结构的底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螺旋桨快速装拆结构的支撑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示如下:螺旋桨-1,螺旋桨主体-11,桨叶-12,连接座-2,连接柱-21,卡块-22,定位部-23,底座-3,空腔-31,配合部-32,第一开口-33,第二开口-34,第一连接孔-35,支撑件-4,固定部-41,第二连接孔-411,弹性部-42,豁口-421,卡紧部-43,连接件-5,驱动件-6。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为了解决螺旋桨装拆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旋桨快速装拆结构。如图1至图5所示,该螺旋桨快速装拆结构包括螺旋桨1和定位机构,其中,螺旋桨1包括螺旋桨主体11和桨叶12。桨叶12与螺旋桨主体11相连接。定位机构包括连接座2和底座3。连接座2包括连接柱21、卡块22和定位部23。连接柱21的一端与螺旋桨主体11相连接,连接柱21的另一端与卡块22相连接,定位部23位于卡块22上。连接柱21与螺旋桨主体11之间的连接可通过焊接或胶粘或一体成型等方式实现。连接柱21与卡块22之间的连接可通过焊接或胶粘或一体成型等方式实现。底座3上设有空腔31,空腔31被设置为用于容纳卡块22。底座3可安装在小型飞行器的动力源上,上述动力源可例如为电机等。更具体地,底座3可通过螺栓连接等方式安装在小型飞行器的动力源上。空腔31的内壁上设有配合部32,配合部32被设置为用于与定位部23相配合,以将连接座2固定在底座3上。定位部23与配合部32之间的配合可通过凸起和凹槽的配合,或者通过卡扣连接等方式实现。空腔31上设有第一开口33和第二开口34,第一开口33被设置为用于卡块22进出空腔31,第二开口34被设置为用于容纳连接柱21。本技术的螺旋桨快速装拆结构在螺旋桨1安装时,连接座2的卡块22自第一开口33进入空腔31,此时连接柱21位于第二开口34内。卡块22进入空腔31后,使得定位部23与配合部32相配合,连接座2固定在底座3上,也即是螺旋桨1固定在底座3上。本技术的螺旋桨快速装拆结构在螺旋桨1拆卸时,解除定位部23与配合部32之间的配合,卡块22可自第一开口33离开空腔31,连接柱21离开第二开口34,此时连接座2与底座3分离,也即是螺旋桨2与底座3相分离。本技术螺旋桨快速装拆结构的卡块22可通过第一开口33进入底座3的空腔31内,通过定位部23和配合部32的配合,将连接座2固定在底座3上,从而实现螺旋桨1的安装。解除定位部23和配合部32的配合,卡块22可通过第一开口33离开底座3,连接座2与底座3相分离,从而实现螺旋桨1的拆卸。在本技术螺旋桨快速装拆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定位部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螺旋桨快速装拆结构及无人飞行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桨快速装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桨和定位机构,其中,所述螺旋桨包括螺旋桨主体和桨叶;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连接座和底座,其中,所述连接座包括连接柱、卡块和定位部,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螺旋桨主体相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卡块相连接,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卡块上;所述底座上设有空腔,所述空腔被设置为用于容纳所述卡块;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被设置为用于与所述定位部相配合,以将所述连接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空腔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被设置为用于所述卡块进出所述空腔,所述第二开口被设置为用于容纳所述连接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桨快速装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桨和定位机构,其中,所述螺旋桨包括螺旋桨主体和桨叶;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连接座和底座,其中,所述连接座包括连接柱、卡块和定位部,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螺旋桨主体相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卡块相连接,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卡块上;所述底座上设有空腔,所述空腔被设置为用于容纳所述卡块;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被设置为用于与所述定位部相配合,以将所述连接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空腔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被设置为用于所述卡块进出所述空腔,所述第二开口被设置为用于容纳所述连接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快速装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朝向所述螺旋桨主体的方向延伸的凸起,所述配合部为所述空腔的内壁上的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快速装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主体的端面被设置与所述第二开口的外表面相抵;所述卡块设有所述定位部的表面被设置为与所述第二开口的内表面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中所述的螺旋桨快速装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固定部和弹性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弹性部相连接,其中,所述固定部被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印波冯涛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