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8361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轮清洗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清洗池,所述清洗池中的水至少可以达到车轮轮胎高度四分之一,所述清洗池宽度大于车身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在土建施工过程中,施工车辆在转运材料时,车轮上的粘连物会对公路造成污染的问题。

Wheel clean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heel cleaning device, and the main point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to include a cleaning pool. The water in the cleaning tank can at least reach 1/4 of the wheel tyre, and the width of the cleaning pool is larger than the width of the vehicle body.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adhesions on the wheel will cause pollution to the highway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nsportation material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vil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轮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轮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在土建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很多车轮规格相近的大型施工车辆,需要通过这些施工车辆来转运建筑材料,通常情况下施工地方会有水泥残渣之类的容易粘到车轮上的垃圾,施工车辆在转运材料过程中,常常会在车轮上粘连很多此类垃圾,转移建筑材料会经过公路,车轮上的粘连物会对公路造成污染,而且车轮上存在过多粘连物时会填平轮胎上的防滑纹理,降低轮胎抓地力,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轮清洗装置,可以有效的清洗车轮。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车轮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池,所述清洗池中的水至少可以达到车轮高度的四分之一,所述清洗池宽度大于车身宽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清洗时,在清洗池中注入车轮高度四分之一的水,然后让车辆驶入清洗池,这时车轮会接触清洗池中的水。让车辆继续行驶,在行驶过程中,清洗池中的水会产生阻碍车轮前进的作用力,对车轮进行冲刷,进而将车轮上的污泥冲刷下来,实现对车轮的清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洗池长度方向的两个侧边进行坡面处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车辆进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洗池宽度方向的两个侧边上固定设置有清洗管组件,所述清洗管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清洗池两个侧边上的两个主管道和间隔设置于主管道上并向上延伸的多个支管道,所述支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向车轮喷水的下喷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车轮的清洗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管道向上延伸并加设一个用于向车身喷水的上喷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车身得到同步的清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洗池底部铺设有等间距分布的多个承压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清洗过多个车辆后,清洗池底部会堆积少量的污泥,当车辆驶出清洗池时,会带出少量的污泥,造成二次污染。为了防止清洗池内残留的污泥对车轮造成二次污染,在清洗池底部铺设等间距分布的多个承压棱,承压棱垂直于车辆行进的方向。当车辆行进时,车轮上的污泥不断的被冲刷下,同时因为相邻两个承压棱之间形成一个沟槽,污泥在自重作用下最终会沉积在沟槽中,而车轮支撑在承压棱上不与污泥相接触,所以不会受到二次污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洗池的外侧与承压棱长度方向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集泥池,所述集泥池的底部低于清洗池的底部,所述集泥池通过导泥管与清洗池连通,所述导泥管设置在清洗池的底部,所述导泥管设置有起启闭作用的控制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承压棱间沟槽中堆积的污泥不断升高,承压棱的作用不断的降低,为了便于污泥的清理,在清洗池侧边设置集中处理污水及污泥的集泥池。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洗池底部做坡面处理,池底较低的一侧靠近集泥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污泥在自重作用下会沿着承压棱的沟槽向集泥池流动,最终进入集泥池中,减少彻底清理集泥池的次数,降低劳动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洗池底部设置有导泥管的一侧开设有导泥槽,所述导泥管位于清洗池中的一端设置在导泥槽的下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洗池做坡面处理后,同样量的污泥最终会集中在清洗池的一侧,这容易造成该侧污泥堆积速度较快,进而容易超过承压棱的高度,设置导泥槽后,到达承压棱端部的污泥会自动掉入导泥槽中,不会在承压棱端部堆积,车辆经过时也不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车轮清洗装置包括相对集泥池方向设置的多组冲泥管组件,所述冲泥管组件设置在相邻两个承压棱之间,所述冲泥管组件不高于承压棱的顶面,所述冲泥管组件包括冲泥管体和设置在冲泥管体上的冲泥喷头,所述冲泥喷头沿着承压棱的设置方向喷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部分污泥具有一定粘度,流入导泥槽中的速度较慢,为了进一步提高清洗池中污泥的清理速度,在相邻两个承压棱之间设置低于承压棱顶部的冲泥管组件。在水和冲力的共同作用下污泥能够较为容易的被冲入导泥槽中,并通过导泥管进而流入集泥池。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泥池的侧边设置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底部不高于集泥池的底部,所述蓄水池通过滤水管道与集泥池连通,所述蓄水池中设置有与清洗管组件相通的连通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清洗池中使用过后的污水进行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需要清洗时,在清洗池中注入车轮高度四分之一的水,然后让车辆驶入清洗池,这时车轮会接触清洗池中的水。让车辆继续行驶,在行驶过程中,清洗池中的水会产生阻碍车轮前进的作用力,对车轮进行冲刷,进而将车轮上的污泥冲刷下来,实现对车轮的清洗。同时对清洗池中使用过后的污水进行了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车轮清洗装置与汽车配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为了体现承压棱和冲泥管组件的结构所做的视图;图3是车轮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中:1、清洗池;11、承压棱;12、导泥槽;2、集泥池;21、导泥管;211、控制阀;3、蓄水池;31、滤水管道;32、连通管;4、清洗管组件;41、主管道;42、支管道;421、上喷头;422、下喷头;5、冲泥管组件;51、冲泥管体;52、冲泥喷头;6、车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车轮清洗装置,参见图1,包括清洗池1,清洗池1开设于地面上,清洗池1顶端与地面相平,清洗池1整体由水泥浇注而成,清洗池1深度接近车轮高度的一半。清洗池1宽度方向的两个侧边间距大于车身宽度,清洗池1长度方向的两个侧边坡面处理,方便车辆6进出。当需要清洗时,在清洗池1中注入车轮高度四分之一的水,然后让车辆6驶入清洗池1,这时车轮会接触清洗池1中的水。让车辆6继续行驶,在行驶过程中,清洗池1中的水会产生阻碍车轮前进的作用力,对车轮进行冲刷,进而将车轮上的污泥冲刷下来,实现对车轮的清洗。参见图1、图2,为了提高清洗效率,在清洗池1上位于车辆6两侧的两个侧边上各固定一组清洗管组件4。清洗管组件4包括与车辆6行进方向一致的主管道41和向上延伸的多个支管道42。主管道41和自来水管连通,在主管道41的进水端设置有控制阀。支管道42上设置有用于向车轮喷水的下喷头422。为了使车身也得到清洗,将支管道42向上延伸并加设一个用于向车身喷水的上喷头421。结合图3,在使用过程中,清洗过多个车辆6后,清洗池1底部会堆积少量的污泥,当车辆6驶出清洗池1时,会带出少量的污泥,造成二次污染。为了防止清洗池1内残留的污泥对车轮造成二次污染,在清洗池1底部铺设等间距分布的多个承压棱11,承压棱11垂直于车辆6行进的方向。当车辆6行进时,车轮上的污泥不断的被冲刷下,同时因为相邻两个承压棱11之间形成一个沟槽,污泥在自重作用下最终会沉积在沟槽,而车轮支撑在承压棱11上不与污泥相接触,所以不会受到二次污染。承压棱11的截面为下边向下延伸的直角梯形,使承压棱11具有较强的承压能力;同时相比矩形截面的承压棱11,直角梯形截面的承压棱11间隙中的残渣便于清理。随着承压棱11间沟槽中堆积的污泥不断升高,承压棱11的作用不断的降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清洗池1侧边设置集中处理污水及污泥的集泥池2。集泥池2设置在清洗池1有清洗管组件4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轮清洗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轮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池(1),所述清洗池(1)中的水至少可以达到车轮高度的四分之一,所述清洗池(1)宽度大于车身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轮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池(1),所述清洗池(1)中的水至少可以达到车轮高度的四分之一,所述清洗池(1)宽度大于车身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池(1)长度方向的两个侧边进行坡面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池(1)宽度方向的两个侧边上固定设置有清洗管组件(4),所述清洗管组件(4)包括固定设置在清洗池(1)两个侧边上的两个主管道(41)和间隔设置于主管道(41)上并向上延伸的多个支管道(42),所述支管道(42)上设置有用于向车轮喷水的下喷头(4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道(42)向上延伸并加设一个用于向车身喷水的上喷头(421)。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车轮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池(1)底部铺设有等间距分布的多个承压棱(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池(1)的外侧与承压棱(11)长度方向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集泥池(2),所述集泥池(2)的底部低于清洗池(1)的底部,所述集泥池(2)通过导泥管(21)与清洗池(1)连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民赵宁王燕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