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丹籽粕油制取饲料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77591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1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牡丹籽农副产品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牡丹籽粕油制取饲料工艺,其具体步骤如下:(1)混合;(2)脱毒;(3)筛出;(4)加水;(5)投菌;(6)发酵;(7)风干;(8)磨粉;(9)成团;(10)烘干,使用石灰杀毒,防止粕中含有有毒物质;将混合粕发酵,营养物质更加丰富;使用高筋面粉,便于制成团状,同时利于其他粕的混合;使用低温烘干,减少温度带来的蛋白质的损害;使用紫外线杀毒,减少有害细菌的滋生。

A process for making feed from peony seed oil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peony seeds of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products processing field, in particular to a peony seed meal feed oil production process, the specific steps are as follows: (1) mixing; (2) detoxification; screening; (3) (4) (5) water; bacteria; fermentation; (6) (7). (8); grinding; (9) group; (10) the use of lime to prevent drying, antivirus, meal contains toxic substances; mixed meal fermentation, nutrient rich; the use of high gluten flour is made of dough, and for other mixed meal; the use of low-temperature drying, reduce the temperature of egg white matter the use of UV damage; anti-virus, reduce harmful bacter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牡丹籽粕油制取饲料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牡丹籽农副产品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牡丹籽粕油制取饲料工艺。
技术介绍
油牡丹属毛莨科芍药属,落叶灌木,是高品质木本油料作物之一,加工后的牡丹籽油以其营养价值高、保健作用强而深受人们的青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以上,其中尤为可贵的是alpha;-亚麻酸占42%以上,亚油酸25%以上,油酸25%以上,多项指标超过被称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在油牡丹榨取完牡丹油后,剩余的牡丹籽粕也是不可多得的营养物,不仅可以制取牡丹皂素,还可以制取饲料,但在目前,制取饲料暂时没有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法可以同时融入其他营养物质,还需要对此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牡丹籽粕油制取饲料工艺。一种牡丹籽粕油制取饲料工艺,其具体步骤如下:(1)混合:加入玉米粕、大豆粕、牡丹籽粕进行混合;(2)脱毒:将混合粕内掺入石灰,并进行炒制;(3)筛出:用筛子将混合粕与石灰分离,使用风机分散;(4)加水:将混合粕平铺在发酵室内,按照混合粕体积的1.5倍放水,要求发酵室内温度为34℃-41摄氏度;(5)投菌:投入菌种制曲,并适时通风,室温保持在34℃-37℃,时间为24小时到36小时;(6)发酵:按照牡丹籽粕体积的0.05倍投放酵母,并对投放过酵母的酵母池进行搅拌,保持室温36℃-41℃,发酵时间为36小时到48小时;(7)风干:将发酵好的牡丹籽粕风干,禁止直接接触阳光;(8)磨粉:将风干好的牡丹籽粕搅碎,磨成大小为1毫米的粉末;(9)成团:将混合好后的粉末加入适量面粉以及水,混合后放入制粒机中制成团状,团子大小为2-3毫米;(10)烘干:最后采用低温紫外烘干,装袋完成。所述的步骤(1)混合中不仅可以混合玉米粕、大豆粕,还可以混合花生粕、菜籽粕。所述的步骤(5)投菌中的菌种可为复合菌种,所述的菌种为根霉菌和曲霉菌,所述的根霉菌:曲霉菌为1:1。所述的步骤(9)成团中使用高筋面粉为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石灰杀毒,防止粕中含有有毒物质;将混合粕发酵,营养物质更加丰富;使用高筋面粉,便于制成团状,同时利于其他粕的混合;使用低温烘干,减少温度带来的蛋白质的损害;使用紫外线杀毒,减少有害细菌的滋生。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阐述。实施例:一种牡丹籽粕油制取饲料工艺,其具体步骤如下:(1)混合:加入玉米粕、大豆粕、牡丹籽粕进行混合;(2)脱毒:将混合粕内掺入石灰,并进行炒制;(3)筛出:用筛子将混合粕与石灰分离,使用风机分散;(4)加水:将混合粕平铺在发酵室内,按照混合粕体积的1.5倍放水,要求发酵室内温度为34℃-41摄氏度;(5)投菌:投入菌种制曲,并适时通风,室温保持在34℃-37℃,时间为24小时到36小时;(6)发酵:按照牡丹籽粕体积的0.05倍投放酵母,并对投放过酵母的酵母池进行搅拌,保持室温36℃-41℃,发酵时间为36小时到48小时;(7)风干:将发酵好的牡丹籽粕风干,禁止直接接触阳光;(8)磨粉:将风干好的牡丹籽粕搅碎,磨成大小为1毫米的粉末;(9)成团:将混合好后的粉末加入适量面粉以及水,混合后放入制粒机中制成团状,团子大小为2-3毫米;(10)烘干:最后采用低温紫外烘干,装袋完成。所述的步骤(1)混合中不仅可以混合玉米粕、大豆粕,还可以混合花生粕、菜籽粕。所述的步骤(5)投菌中的菌种可为复合菌种,所述的菌种为根霉菌和曲霉菌,所述的根霉菌:曲霉菌为1:1。所述的步骤(9)成团中使用高筋面粉为宜。将混合发酵并混入其他粕,营养物质更加丰富。使用高筋面粉,便于制成团状,同时利于其他粕的混合。使用低温烘干,减少温度带来的蛋白质的损害。使用紫外线杀毒,减少有害细菌的滋生。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牡丹籽粕油制取饲料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1)混合:加入玉米粕、大豆粕、牡丹籽粕进行混合;(2)脱毒:将混合粕内掺入石灰,并进行炒制;(3)筛出:用筛子将混合粕与石灰分离,使用风机分散;(4)加水:将混合粕平铺在发酵室内,按照混合粕体积的1.5倍放水,要求发酵室内温度为34℃‑41摄氏度;(5)投菌:投入菌种制曲,并适时通风,室温保持在34℃‑37℃,时间为24小时到36小时;(6)发酵:按照牡丹籽粕体积的0.05倍投放酵母,并对投放过酵母的酵母池进行搅拌,保持室温36℃‑41℃,发酵时间为36小时到48小时;(7)风干:将发酵好的牡丹籽粕风干,禁止直接接触阳光;(8)磨粉:将风干好的牡丹籽粕搅碎,磨成大小为1毫米的粉末;(9)成团:将混合好后的粉末加入适量面粉以及水,混合后放入制粒机中制成团状,团子大小为2‑3毫米;(10)烘干:最后采用低温紫外烘干,装袋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牡丹籽粕油制取饲料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1)混合:加入玉米粕、大豆粕、牡丹籽粕进行混合;(2)脱毒:将混合粕内掺入石灰,并进行炒制;(3)筛出:用筛子将混合粕与石灰分离,使用风机分散;(4)加水:将混合粕平铺在发酵室内,按照混合粕体积的1.5倍放水,要求发酵室内温度为34℃-41摄氏度;(5)投菌:投入菌种制曲,并适时通风,室温保持在34℃-37℃,时间为24小时到36小时;(6)发酵:按照牡丹籽粕体积的0.05倍投放酵母,并对投放过酵母的酵母池进行搅拌,保持室温36℃-41℃,发酵时间为36小时到48小时;(7)风干:将发酵好的牡丹籽粕风干,禁止直接接触阳光;(8)磨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丹洋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