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锦文专利>正文

一种半自动的植物培养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7618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1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自动的植物培养流水线,包括第一传送带、用于装配培养瓶的第二传送带、培养瓶清洗装置、二维码打标机、输送轨道以及培养瓶;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均设置有用于放置植物培养瓶的限位凹槽,所述培养瓶清洗装置设置于第一传送带的尾部,且所述培养瓶清洗装置位于所述输送轨道上,所述二维码打标机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端部;且二维码打标机设置于输送轨道的末端旁,所述培养瓶清洗装置在输送轨道上能进行前后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对培养瓶进行自动清洗后再配送到培养水流线上进行装配操作,能实现植物水培智能装配,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能大大提高植物培养的质量。

A semi-automatic plant culture lin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emi automated plant culture line, including the first conveyor belt, for training second assembly conveying bottle belt, bottle cleaning device, the two-dimensional code marking machine, conveyor track and culture bottle; the first conveyor and the second conveyor belt are arranged in the plant culture bottle placed useful limit the groove, the culture bottle clean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end of the conveyor belt, and the bottle cleaning device is positioned on the conveying track, the two-dimensional code marking machine at the end of the second conveyor belt; and a two-dimensional code marking machine is arranged on the end of the conveyor track beside the train bottle cleaning device can move back and forth in the conveying track, the invention can automatically clean the bottle after delivery to the training flow line assembly operation, can realize the intelligent assembly plant water culture, not only It can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lant cul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自动的植物培养流水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瓶培器具
,特别是一种半自动的植物培养流水线。
技术介绍
现有的植物水培都是人工进行培种操作,其不仅操作繁琐,而且浪费人员,效率很低;此外现有的植物培养瓶包括盖子和透明的瓶身,其一般都是用完就当做废品处理,没有对植物培养瓶进行冲洗,重新利用;而且该些培养瓶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及时的让用户了解瓶内植物的生长状态,致使培养的合格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自动的植物培养流水线,能对培养瓶进行自动清洗后再配送到培养水流线上进行装配操作,能实现植物水培智能装配,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半自动的植物培养流水线,包括第一传送带、用于装配培养瓶的第二传送带、培养瓶清洗装置、二维码打标机、输送轨道以及培养瓶;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均设置有用于放置植物培养瓶的限位凹槽,所述培养瓶清洗装置设置于第一传送带的尾部,且所述培养瓶清洗装置位于所述输送轨道上,所述二维码打标机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端部;且二维码打标机设置于输送轨道的末端旁,所述培养瓶清洗装置在输送轨道上能进行前后移动,从而靠近所述二维码打标机或者远离二维码打标机;所述培养瓶包括圆形盖体、透明瓶身以及置于该透明瓶身内的种子限位框;所述圆形盖体穿设有一进气管和一出气管,所述培养瓶清洗装置包括一行走工作台,所述行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控制柜、一支撑柱和一清洗组件,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侧壁上固定有一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上设置有一活动气缸,所述活动气缸的活动杆上设置有一机械手组件,所述机械手组件包括一支撑板和一夹紧组件,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活动气缸的端面,所述支撑板中部开设有一条形状开口,所述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夹块、第二夹块、支撑臂、以及转动杆;所述第一夹块、第二夹块铰接设置于所述支撑臂的端部底面,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的内侧壁均具有用于夹持培养瓶的开口,且两个开口相对设置;所述转动杆为一“L”形转动杆,所述“L”形转动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臂的尾部底面,“L”形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活动杆上,所述“L”形转动杆中部通过一螺栓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且“L”形转动杆通过螺栓能在支撑板上进行上下转动,从而带动支撑臂进行前后移动;所述支撑臂下方设置有一倒“T”形限位块,所述倒“T”形限位块设置于所述条形状开口上,且能在条形状开口上移动;所述控制柜控制所述活动气缸、第一电机操作;所述用于装配培养瓶的第二传送带侧旁依次设置有第二机械手、第一机械手、以及第三机械手;所述第二机械手包括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垂直设置有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末端设置有第二升降气缸,所述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动端设置有用于夹持所述种子限位框的第一电动夹子;所述第一机械手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一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垂直设置有第一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升降气缸,所述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动端设置有用于吸取植物的种子的吸盘;所述第三机械手包括第三底座,所述第三底座上设置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顶部垂直设置有第三旋转电机,所述第三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三横杆,所述第三横杆的末端设置有第三升降气缸,所述第三升降气缸的活动端设置有第四旋转电机,所述第四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用于夹持所述圆形盖体的第二电动夹子。进一步的,所述清洗组件包括一第四升降气缸,所述第四升降气缸上设置有一托盘,所述托盘中部设置有一圆形接水槽,所述圆形接水槽上中部设置有一第二电机,且圆形接水槽上设置有两个喷水头,且两个喷水头以所述第二电机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圆形接水槽上开设有一出水孔;所述托盘底部设置有一进水管和吸水管,所述进水管分别与所述两个喷水头连接,所述吸水管与所述出水孔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上设置有毛刷。进一步的,所述圆形盖体上设置有用于第二电动夹子夹持的手柄。本专利技术的植物培养瓶的培养流水线形成一条自动装配的流水线,包括第一传送带、用于装配培养瓶的第二传送带、培养瓶清洗装置、二维码打标机、输送轨道;通过第一传送带传送植物培养瓶的瓶身,利用培养瓶清洗装置将瓶身扣在清洗组件上进行清洗,清洗后直接送往二维码打标机上进行标记要栽培的植物的信息,然后再放置于第二传送带上进行装配培养瓶中的植物和营养液,培养瓶能重复利用,能保证培养瓶内植物的生活环境,提高培养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支撑臂的底部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半自动的植物培养流水线,包括第一传送带1、用于装配培养瓶的第二传送带2、培养瓶清洗装置3、二维码打标机4(该二维码打标机是现有技术的打标机在此不进行详细说明)、输送轨道5以及培养瓶6;所述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上均设置有用于放置植物培养瓶的限位凹槽11,所述培养瓶清洗装置3设置于第一传送带1的尾部,且所述培养瓶清洗装置3位于所述输送轨道5上,所述二维码打标机4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2的端部;且二维码打标机4设置于输送轨道5的末端旁,所述培养瓶清洗装置3在输送轨道5上能进行前后移动,从而靠近所述二维码打标机4或者远离二维码打标机4;这样在培养瓶清洗装置3清洗好一个培养瓶后,水培清洗装置3通过输送轨道5输送到二维码打标机4上进行打标,打好后,再将培养瓶清洗装置3通过输送轨道5送回到原位,再次进行清洗培养瓶;所述培养瓶6包括圆形盖体61、透明瓶身62以及置于该透明瓶身内的种子限位框63;所述圆形盖体61穿设有一进气管64和一出气管65,所述培养瓶清洗装置3包括一行走工作台31,所述行走工作台31上设置有一控制柜32、一支撑柱33和一清洗组件34,所述支撑柱33的顶部侧壁上固定有一第一电机35,所述第一电机35的转动轴上设置有一活动气缸36,所述活动气缸36的活动杆上设置有一机械手组件37,所述机械手组件37包括一支撑板371和一夹紧组件372,所述支撑板371固定于所述活动气缸36的端面,所述支撑板371中部开设有一条形状开口3711,所述夹紧组件372包括第一夹块3721、第二夹块3722、支撑臂3723、以及转动杆3724;所述第一夹块3721、第二夹块3722铰接设置于所述支撑臂3723的端部底面,所述第一夹块3721和第二夹块3722的内侧壁均具有用于夹持培养瓶的开口,且两个开口相对设置;所述转动杆3724为一“L”形转动杆,所述“L”形转动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臂3723的尾部底面,“L”形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活动杆上,所述“L”形转动杆中部通过一螺栓3725设置于所述支撑板371上,且“L”形转动杆通过螺栓3725能在支撑板371上进行上下转动,从而带动支撑臂3723进行前后移动;所述支撑臂3723下方设置有一倒“T”形限位块3726,所述倒“T”形限位块3726设置于所述条形状开口3711上,且能在条形状开口3711上移动;在活动气缸36的活动杆往前推动时,带动“L”形转动杆运动,此时“L”形转动杆向前移动,这样“L”形转动杆带动支撑臂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半自动的植物培养流水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自动的植物培养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送带、用于装配培养瓶的第二传送带、培养瓶清洗装置、二维码打标机、输送轨道以及培养瓶;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均设置有用于放置植物培养瓶的限位凹槽,所述培养瓶清洗装置设置于第一传送带的尾部,且所述培养瓶清洗装置位于所述输送轨道上,所述二维码打标机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端部;且二维码打标机设置于输送轨道的末端旁,所述培养瓶清洗装置在输送轨道上能进行前后移动,从而靠近所述二维码打标机或者远离二维码打标机;所述培养瓶包括圆形盖体、透明瓶身以及置于该透明瓶身内的种子限位框;所述圆形盖体穿设有一进气管和一出气管,所述培养瓶清洗装置包括一行走工作台,所述行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控制柜、一支撑柱和一清洗组件,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侧壁上固定有一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上设置有一活动气缸,所述活动气缸的活动杆上设置有一机械手组件,所述机械手组件包括一支撑板和一夹紧组件,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活动气缸的端面,所述支撑板中部开设有一条形状开口,所述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夹块、第二夹块、支撑臂、以及转动杆;所述第一夹块、第二夹块铰接设置于所述支撑臂的端部底面,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的内侧壁均具有用于夹持培养瓶的开口,且两个开口相对设置;所述转动杆为一“L”形转动杆,所述“L”形转动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臂的尾部底面,“L”形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活动杆上,所述“L”形转动杆中部通过一螺栓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且“L”形转动杆通过螺栓能在支撑板上进行上下转动,从而带动支撑臂进行前后移动;所述支撑臂下方设置有一倒“T”形限位块,所述倒“T”形限位块设置于所述条形状开口上,且能在条形状开口上移动;所述控制柜控制所述活动气缸、第一电机操作;所述用于装配培养瓶的第二传送带侧旁依次设置有第二机械手、第一机械手、以及第三机械手;所述第二机械手包括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垂直设置有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末端设置有第二升降气缸,所述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动端设置有用于夹持所述种子限位框的第一电动夹子;所述第一机械手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一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垂直设置有第一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升降气缸,所述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动端设置有用于吸取植物的种子的吸盘;所述第三机械手包括第三底座,所述第三底座上设置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顶部垂直设置有第三旋转电机,所述第三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三横杆,所述第三横杆的末端设置有第三升降气缸,所述第三升降气缸的活动端设置有第四旋转电机,所述第四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用于夹持所述圆形盖体的第二电动夹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自动的植物培养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送带、用于装配培养瓶的第二传送带、培养瓶清洗装置、二维码打标机、输送轨道以及培养瓶;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均设置有用于放置植物培养瓶的限位凹槽,所述培养瓶清洗装置设置于第一传送带的尾部,且所述培养瓶清洗装置位于所述输送轨道上,所述二维码打标机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端部;且二维码打标机设置于输送轨道的末端旁,所述培养瓶清洗装置在输送轨道上能进行前后移动,从而靠近所述二维码打标机或者远离二维码打标机;所述培养瓶包括圆形盖体、透明瓶身以及置于该透明瓶身内的种子限位框;所述圆形盖体穿设有一进气管和一出气管,所述培养瓶清洗装置包括一行走工作台,所述行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控制柜、一支撑柱和一清洗组件,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侧壁上固定有一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上设置有一活动气缸,所述活动气缸的活动杆上设置有一机械手组件,所述机械手组件包括一支撑板和一夹紧组件,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活动气缸的端面,所述支撑板中部开设有一条形状开口,所述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夹块、第二夹块、支撑臂、以及转动杆;所述第一夹块、第二夹块铰接设置于所述支撑臂的端部底面,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的内侧壁均具有用于夹持培养瓶的开口,且两个开口相对设置;所述转动杆为一“L”形转动杆,所述“L”形转动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臂的尾部底面,“L”形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活动杆上,所述“L”形转动杆中部通过一螺栓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且“L”形转动杆通过螺栓能在支撑板上进行上下转动,从而带动支撑臂进行前后移动;所述支撑臂下方设置有一倒“T”形限位块,所述倒“T”形限位块设置于所述条形状开口上,且能在条形状开口上移动;所述控制柜控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锦文
申请(专利权)人:冯锦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