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7210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7:05
一种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包括内层柱状主体、形成于内层柱状主体外层的接地端子、形成于接地端子外层的外层柱状主体以及设置于内层柱状主体而相对位于接地端子内部的多个传输端子,通过多个传输端子位于接地端子内部,圆柱型插座电连接器的多个接触端子接触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的多个传输端子时,多个传输端子的差分信号端子于传输高频信号可通过接地端子遮蔽与传导多个传输端子产生的噪声、改善串音频号的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今各式电子产品愈渐多功能,提供无限的方便及高度便利性,但形成复杂的电磁波干扰环境,影响电子产品的运作及传输,例如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EMI)、射频干扰(RadioFrequencyInterference,简称RFI)的问题。一般电连接器接口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简称USB)、车用高速传输连接器(HighSpeedData,简称HSD)为普遍为大众所使用,并以USB2.0传输规格发展至现今为传输速度更快的USB3.0传输规格。一般的HSD连接器所设置传输电源使用的电源端子,为设置于圆形本体的上方,电源端子非设置在圆形本体中;而一般的USB电连接器舌片概呈长方形,上下设置多个端子,但因局限长方形舌片面积,可设置的多个端子数量无法再增加,是否,上述各种问题即为相关业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包括一内层柱状主体、一接地端子、一外层柱状主体及多个传输端子;一接地端子形成于该内层柱状主体外层,接触该内部接地端子;一外层柱状主体形成于该接地端子外层;及多个传输端子包括至少一组差分信号端子,且各传输端子设置于该内层柱状主体而相对位于该接地端子内部,各传输端子对应该内层柱状主体的圆周面积而分布设置,各传输端子接触各接触端子。通过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的多个传输端子位于接地端子内部,圆柱型插座电连接器的多个接触端子接触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的多个传输端子时,多个传输端子的差分信号端子于传输高频信号可通过接地端子遮蔽与传导多个传输端子产生的噪声、改善串音频号的干扰通过圆柱型结构设计转接电连接器,形成最外层为外层柱状主体、中间层为接地端子,内层为多个传输端子,多个传输端子的差分信号端子于传输高频信号时,通过接地端子遮蔽与传导多个传输端子产生的噪声、改善串音频号的干扰。并且,各传输端子对应内层柱状主体的圆周面积而分布设置,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相邻的各传输端子之间的间距相等,各传输端子与接地端子之间距离相等,各传输端子阻抗匹配良好,且各传输端子于圆形的内层柱状主体的圆周面积而分布设置,可增加传输端子的数量设置。其中,相邻的各传输端子之间的间距相等。其中,各传输端子与该接地端子之间距离相等。其中,还包括一传输电源端子,设置于该内层柱状主体内,该传输电源端子为金属材质的圆柱状电源端子。其中,该接地端子为金属材质的圆管状接地端子或杆状接地端子。其中,还包括多个信号端子,设置于该内层柱状主体内。其中,还包括多个信号端子,设置于该接地端子外且成型于该外层柱状主体。其中,该内层柱状主体与该外层柱状主体端面齐平,该接地端子端面为突出或内凹于该内层柱状主体与该外层柱状主体端面。其中,该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的该外层柱状主体包括一防呆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的前视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的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的前视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的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的前视示意图(三)。图4A为本技术的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的前视示意图(四)。图5为本技术的侧视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的侧视示意图(二)。图7为本技术的圆柱型插座电连接器的前视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圆柱型插座电连接器的前视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与圆柱型插座电连接器的前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200...................圆柱型插座电连接器300...................圆柱型电连接器组合11....................内层柱状主体12....................外层柱状主体15....................防呆结构31....................传输电源端子33....................接地端子35....................传输端子36....................信号端子6......................绝缘本体6a....................第一绝缘座6b....................第二绝缘座6c.....................密封件6d....................扣槽61....................插槽71....................插座电源端子731...................内部接地端子732...................外部接地端子75....................接触端子8......................卡扣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技术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技术相关的目的及优点。参照图1、图2及图5,为本技术的圆柱型电连接器组合300实施例,图1为分解示意图,图2为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100的前视示意图(一),图5为侧视示意图(一)。本技术的圆柱型电连接器组合300包括两个圆柱型插座电连接器200与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100。参照图1、图2及图5,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100为USBType-C或车用高速传输连接器(HighSpeedData,简称HSD)等连接接口规格,但不以此为限。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100包括内层柱状主体11、接地端子33(Gnd)、外层柱状主体12及多个传输端子35。参照图1、图3,图3为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100的前视示意图(二),为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100一实施例,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100还包括传输电源端子31(Power),为金属材质的圆柱状电源端子,内层柱状主体11为绝缘材质制成,内层柱状主体11形成于传输电源端子31外层,嵌入成型将内层柱状主体11与传输电源端子31结合。参照图1及图4,图4为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100的前视示意图(三),为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100一实施例,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100还包括多个信号端子36,设置于内层柱状主体11内,各信号端子36可为差分对(D+、D-)或非差分对,可为传输USB信号或HDMI信号,为金属材质的圆柱状电源端子。参照图1及图4A,图4A为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100的前视示意图(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信号端子36进一步设置于接地端子33外,且多个信号端子36成型于外层柱状主体12中。参照图1、图2及图5,接地端子33为金属材质的圆管状接地端子33或者是一个以上的杆状接地端子33,接地端子33形成于内层柱状主体11外层,外层柱状主体12为绝缘材质制成,外层柱状主体12形成于接地端子33外层,嵌入成型将外层柱状主体12与接地端子33结合。参照图1、图2及图5,多个传输端子35包括至少一组差分信号端子,且各传输端子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层柱状主体;一接地端子,形成于该内层柱状主体外层;一外层柱状主体,形成于该接地端子外层;及多个传输端子,这些传输端子包括至少一组差分信号端子,且各传输端子设置于该内层柱状主体而相对位于该接地端子内部,各传输端子对应该内层柱状主体的圆周面积而分布设置,各传输端子接触各接触端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层柱状主体;一接地端子,形成于该内层柱状主体外层;一外层柱状主体,形成于该接地端子外层;及多个传输端子,这些传输端子包括至少一组差分信号端子,且各传输端子设置于该内层柱状主体而相对位于该接地端子内部,各传输端子对应该内层柱状主体的圆周面积而分布设置,各传输端子接触各接触端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各传输端子之间的间距相等。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传输端子与该接地端子之间距离相等。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转接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传输电源端子,设置于该内层柱状主体内,该传输电源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敬顺
申请(专利权)人:长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