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矩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7133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6:49
一种转矩传递装置,能谋求一边确保差动功能及差动限制功能一边在一对侧齿轮的并列设置方向尽量谋求紧凑化。该转矩传递装置具备与后轮(3L、3R)连结的侧齿轮(5L、5R);配置在侧齿轮(5L、5R)的外周侧,以侧齿轮(5L、5R)的轴线为中心旋转的壳体(6);和可旋转地支承在壳体(6)上,以跨在侧齿轮(5L、5R)上的状态与其啮合的小齿轮(12)。而且,侧齿轮(5L、5R)由齿数不同的平齿轮构成,小齿轮(12)做成平齿轮,以使其轴线方向朝向与侧齿轮(5L、5R)的轴线方向相同的方向的状态配置,马达(15)与该小齿轮(12)相关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转矩传递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向一侧的车轮和另一侧的车轮传递转矩的转矩传递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车辆中,为了顺利地进行旋回时等的行驶状态,作为转矩传递装置搭载了差动装置。差动装置以夹设在左右的车轮之间、前后的车轮之间等的状态设置,在该差动装置中,通常具备在相同轴线上以相向的状态配置,作为转矩输出构件分别与车辆中的一侧的车轮和另一侧的车轮连结的一对侧齿轮(伞齿轮);配置在上述一对侧齿轮的外周侧,作为转矩输入构件,以上述一对侧齿轮的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支承构件;和可旋转地支承在该支承构件上,以跨在上述一对侧齿轮上的状态啮合的小齿轮(伞齿轮)。由此,在旋回时的行驶中,能吸收(调整)内侧车轮和外侧车轮的转速差、前侧车轮和后侧车轮的转速差,容易进行旋回。可是,在搭载了上述差动装置的车辆中,一侧的车轮因泥泞、冻结路面等原因而进行空转或者在以加速的状态下旋回时在旋回内侧车轮因离心力而浮起(悬空)进行空转的情况下,转矩不再传递给接地的另一侧的车轮。因此,作为车辆搭载的转矩传递装置,如在专利文献1中所示,使用了差动装置也具备差动限制机构(差速锁止机构)的转矩传递装置,该差动限制机构,如上所述,当一侧的车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矩传递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矩传递装置,具备一对侧齿轮、支承构件和小齿轮,该一对侧齿轮以相向的状态配置在相同轴线上,作为转矩输出构件分别与车辆中的一侧的车轮和另一侧的车轮连结;该支承构件作为转矩输入构件,以上述一对侧齿轮的轴线为中心旋转;该小齿轮可旋转地支承在该支承构件上,以跨在上述一对侧齿轮上的状态与它们啮合,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侧齿轮做成在外周面或者内周面的任何一方设置了齿的圆筒齿轮,并且作为相互的齿的齿数不同的结构构成,上述小齿轮做成圆筒齿轮,该圆筒齿轮在外周面上设置齿,该齿与上述一对侧齿轮啮合,上述小齿轮以使该小齿轮的轴线方向朝向与上述一对侧齿轮的轴线方向相同的方向的状态配置,赋予与上述车辆的行驶状态相应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转矩传递装置,具备一对侧齿轮、支承构件和小齿轮,该一对侧齿轮以相向的状态配置在相同轴线上,作为转矩输出构件分别与车辆中的一侧的车轮和另一侧的车轮连结;该支承构件作为转矩输入构件,以上述一对侧齿轮的轴线为中心旋转;该小齿轮可旋转地支承在该支承构件上,以跨在上述一对侧齿轮上的状态与它们啮合,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侧齿轮做成在外周面或者内周面的任何一方设置了齿的圆筒齿轮,并且作为相互的齿的齿数不同的结构构成,上述小齿轮做成圆筒齿轮,该圆筒齿轮在外周面上设置齿,该齿与上述一对侧齿轮啮合,上述小齿轮以使该小齿轮的轴线方向朝向与上述一对侧齿轮的轴线方向相同的方向的状态配置,赋予与上述车辆的行驶状态相应的旋转的旋转驱动源与上述小齿轮相关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侧齿轮做成在外周面上设置齿的圆筒齿轮,上述支承构件被配置在上述一对侧齿轮的外周侧,上述小齿轮在上述一对侧齿轮的直径方向外方侧与该一对侧齿轮啮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侧齿轮做成在内周面上设置齿的圆筒齿轮,上述支承构件被配置在上述一对侧齿轮的内周侧,上述小齿轮在上述一对侧齿轮的直径方向内方侧与该一对侧齿轮啮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车辆中的一侧的车轮和另一侧的车轮由左右的车轮构成,具备舵角传感器和控制装置,该舵角传感器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川琢也龟田美千广
申请(专利权)人:日锻汽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