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矩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7133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6:49
一种转矩传递装置,能谋求一边确保差动功能及差动限制功能一边在一对侧齿轮的并列设置方向尽量谋求紧凑化。该转矩传递装置具备与后轮(3L、3R)连结的侧齿轮(5L、5R);配置在侧齿轮(5L、5R)的外周侧,以侧齿轮(5L、5R)的轴线为中心旋转的壳体(6);和可旋转地支承在壳体(6)上,以跨在侧齿轮(5L、5R)上的状态与其啮合的小齿轮(12)。而且,侧齿轮(5L、5R)由齿数不同的平齿轮构成,小齿轮(12)做成平齿轮,以使其轴线方向朝向与侧齿轮(5L、5R)的轴线方向相同的方向的状态配置,马达(15)与该小齿轮(12)相关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转矩传递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向一侧的车轮和另一侧的车轮传递转矩的转矩传递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车辆中,为了顺利地进行旋回时等的行驶状态,作为转矩传递装置搭载了差动装置。差动装置以夹设在左右的车轮之间、前后的车轮之间等的状态设置,在该差动装置中,通常具备在相同轴线上以相向的状态配置,作为转矩输出构件分别与车辆中的一侧的车轮和另一侧的车轮连结的一对侧齿轮(伞齿轮);配置在上述一对侧齿轮的外周侧,作为转矩输入构件,以上述一对侧齿轮的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支承构件;和可旋转地支承在该支承构件上,以跨在上述一对侧齿轮上的状态啮合的小齿轮(伞齿轮)。由此,在旋回时的行驶中,能吸收(调整)内侧车轮和外侧车轮的转速差、前侧车轮和后侧车轮的转速差,容易进行旋回。可是,在搭载了上述差动装置的车辆中,一侧的车轮因泥泞、冻结路面等原因而进行空转或者在以加速的状态下旋回时在旋回内侧车轮因离心力而浮起(悬空)进行空转的情况下,转矩不再传递给接地的另一侧的车轮。因此,作为车辆搭载的转矩传递装置,如在专利文献1中所示,使用了差动装置也具备差动限制机构(差速锁止机构)的转矩传递装置,该差动限制机构,如上所述,当一侧的车轮进行空转的那样时,是将差动装置中的一方的侧齿轮(具体地讲是车轴)和支承构件利用离合器机构进行连结。由此,当一侧的车轮进行空转的那样时,一对两侧齿轮伴随支承构件的旋转一体地旋转,能经另一侧的车轮将驱动力可靠地传递给路面。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3247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上述转矩传递装置中,作为一对侧齿轮及小齿轮使用了伞齿轮,为了使小齿轮以跨在一对侧齿轮上的方式啮合,必须使一对侧齿轮相互离开,与小齿轮的直径相比,以短一些的长度程度离开。而且,在上述转矩传递装置中,必须在差动装置中的支承构件的侧方(一对侧齿轮的并列设置方向一侧外方)作为差动限制机构(差速锁止机构)构成离合器机构,在该支承构件的侧方中,除了关于离合器机构的结构要素的配置空间以外,还必须确保该离合器机构的动作空间(用于作为离合器机构的结构要素的离合器构件的连结、连结解除的移动空间)(参照专利文献1中的图1)。因此,该转矩传递装置成为向一对侧齿轮的并列设置方向外方比较大地伸长的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一边确保差动功能及差动限制功能一边在一对侧齿轮的并列设置方向尽量谋求紧凑化的转矩传递装置。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一种转矩传递装置,具备一对侧齿轮、支承构件和小齿轮,该一对侧齿轮以相向的状态配置在相同轴线上,作为转矩输出构件分别与车辆中的一侧的车轮和另一侧的车轮连结;该支承构件作为转矩输入构件,以上述一对侧齿轮的轴线为中心旋转;该小齿轮可旋转地支承在该支承构件上,以跨在上述一对侧齿轮上的状态与它们啮合,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侧齿轮做成在外周面或者内周面的任何一方设置了齿的圆筒齿轮,并且作为相互的齿的齿数不同的结构构成,上述小齿轮做成圆筒齿轮,该圆筒齿轮在外周面上设置齿,该齿与上述一对侧齿轮啮合,上述小齿轮以使该小齿轮的轴线方向朝向与上述一对侧齿轮的轴线方向相同的方向的状态配置,赋予与上述车辆的行驶状态相应的旋转的旋转驱动源与上述小齿轮相关联。根据此结构,因为同样作为圆筒齿轮的小齿轮以跨在作为圆筒齿轮的一对侧齿轮上的方式与其啮合,所以在小齿轮不进行自转的状态(小齿轮不被进行旋转驱动的状态)下,如果作为转矩输入构件的支承构件以一对侧齿轮的轴线为中心旋转,则小齿轮与支承构件一体地进行旋转(以一对侧齿轮的轴线为中心公转),通过该小齿轮的旋转推压一对侧齿轮,该一对侧齿轮实质上一体地旋转(直接连结状态(差动限制功能)。因此,即使一侧的车轮成为要空转的状况,也能使另一侧的车轮继续旋转。而且,关于转矩分配,在小齿轮和侧齿轮作为圆筒齿轮组合的情况下,如小齿轮为伞齿轮时的那样没有转矩分割功能,在一方的侧齿轮和另一方的侧齿轮上,通常能被分配与其各自的负荷相应的转矩,对于路面状况的急剧变化无延时地实现转矩的最佳分配。另外,因为一对侧齿轮由齿数不同的圆筒齿轮构成,作为圆筒齿轮的小齿轮与该一对侧齿轮啮合,赋予与车辆的行驶状态相应的旋转的旋转驱动源与该小齿轮相关联,所以在车辆的旋回时等行驶状态中,能使小齿轮在与支承构件的旋转相伴的旋转状态(公转状态)下通过由旋转驱动源进行的旋转驱动以小齿轮的轴线为中心自转,能利用此小齿轮的自转和一对侧齿轮的齿数相互不同,在一对侧齿轮之间产生吸收旋回时等的转速差的优选的所希望的转速差(差动功能)。另一方面,因为是如下的结构:作为圆筒齿轮的小齿轮以跨在作为圆筒齿轮的一对侧齿轮上的方式与其啮合,能由该小齿轮的自转的有无选择差动功能和差动限制功能(更具体地讲是差速锁止功能),所以在支承构件的侧方不需要构成为了确保差动限制功能的离合器机构。进而,当选择性地执行差动功能、差动限制功能时,能在通常使小齿轮与一对侧齿轮啮合的状态下由是否使小齿轮自转来执行,齿轮彼此的啮合、啮合解除的切换动作不再需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构成方式,以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结构为前提,能采用下面的方式。(1)上述一对侧齿轮做成在外周面上设置齿的圆筒齿轮,上述支承构件被配置在上述一对侧齿轮的外周侧,上述小齿轮在上述一对侧齿轮的直径方向外方侧与该一对侧齿轮啮合。由此,能将旋转力从外部简单地传递给小齿轮,能在使一对侧齿轮非常接近地配置的情况下使小齿轮与该一对侧齿轮啮合。结果,能使该转矩传递装置在一对侧齿轮的并列设置方向显著地变得紧凑。(2)上述一对侧齿轮做成在内周面上设置齿的圆筒齿轮,上述支承构件被配置在上述一对侧齿轮的内周侧,上述小齿轮在上述一对侧齿轮的直径方向内方侧与该一对侧齿轮啮合。由此,为了进行差动功能和差动限制功能的切换,也可不在支承构件的侧方设置离合器机构。(3)上述车辆中的一侧的车轮和另一侧的车轮由左右的车轮构成,具备舵角传感器和控制装置,该舵角传感器检测操纵角;该控制装置基于该舵角传感器检测的操纵角信息,在旋回时控制上述旋转驱动源,使与旋回外侧车轮连结的一方的侧齿轮的转速与另一方的侧齿轮的转速相比变大,并且该舵角传感器检测的操纵角离中立位置越大,使与旋回外侧车轮连结的一方的侧齿轮的转速越大。由此,在车辆的旋回时,能可靠且具体地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确保旋回容易性。(4)以上述(3)为前提,能采用如下的结构:上述控制装置,当使与上述旋回外侧车轮连结的一方的侧齿轮的转速与另一方的侧齿轮的转速相比变大时,将上述旋转驱动源的旋转方向控制成向正旋转、逆旋转中的任一方向旋转由此,与车辆的旋回方向相应地改变小齿轮的自转方向,通过该小齿轮的自转和与齿数不同的一对侧齿轮(通称,奇异齿轮)的关系,能使与旋回外侧车轮连结的一方的侧齿轮的转速与另一方的侧齿轮的转速相比变大。此时,因为上述旋转驱动源可以是仅实现左右的侧齿轮之间的转速差的驱动转矩,所以成为紧凑的旋转驱动源。(5)以上述(3)为前提,能采用如下的结构:具备检测上述车辆的车速的车速传感器,上述控制装置以上述车速传感器检测的车速越成为高速使上述旋转驱动源的转速越下降的方式设定。由此,能执行将车速的状况也考虑在内的差动功能,车速越快使差动功能越下降,能抑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矩传递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矩传递装置,具备一对侧齿轮、支承构件和小齿轮,该一对侧齿轮以相向的状态配置在相同轴线上,作为转矩输出构件分别与车辆中的一侧的车轮和另一侧的车轮连结;该支承构件作为转矩输入构件,以上述一对侧齿轮的轴线为中心旋转;该小齿轮可旋转地支承在该支承构件上,以跨在上述一对侧齿轮上的状态与它们啮合,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侧齿轮做成在外周面或者内周面的任何一方设置了齿的圆筒齿轮,并且作为相互的齿的齿数不同的结构构成,上述小齿轮做成圆筒齿轮,该圆筒齿轮在外周面上设置齿,该齿与上述一对侧齿轮啮合,上述小齿轮以使该小齿轮的轴线方向朝向与上述一对侧齿轮的轴线方向相同的方向的状态配置,赋予与上述车辆的行驶状态相应的旋转的旋转驱动源与上述小齿轮相关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转矩传递装置,具备一对侧齿轮、支承构件和小齿轮,该一对侧齿轮以相向的状态配置在相同轴线上,作为转矩输出构件分别与车辆中的一侧的车轮和另一侧的车轮连结;该支承构件作为转矩输入构件,以上述一对侧齿轮的轴线为中心旋转;该小齿轮可旋转地支承在该支承构件上,以跨在上述一对侧齿轮上的状态与它们啮合,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侧齿轮做成在外周面或者内周面的任何一方设置了齿的圆筒齿轮,并且作为相互的齿的齿数不同的结构构成,上述小齿轮做成圆筒齿轮,该圆筒齿轮在外周面上设置齿,该齿与上述一对侧齿轮啮合,上述小齿轮以使该小齿轮的轴线方向朝向与上述一对侧齿轮的轴线方向相同的方向的状态配置,赋予与上述车辆的行驶状态相应的旋转的旋转驱动源与上述小齿轮相关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侧齿轮做成在外周面上设置齿的圆筒齿轮,上述支承构件被配置在上述一对侧齿轮的外周侧,上述小齿轮在上述一对侧齿轮的直径方向外方侧与该一对侧齿轮啮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侧齿轮做成在内周面上设置齿的圆筒齿轮,上述支承构件被配置在上述一对侧齿轮的内周侧,上述小齿轮在上述一对侧齿轮的直径方向内方侧与该一对侧齿轮啮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车辆中的一侧的车轮和另一侧的车轮由左右的车轮构成,具备舵角传感器和控制装置,该舵角传感器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川琢也龟田美千广
申请(专利权)人:日锻汽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