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力学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力学拉伸实验装置,它包括底箱,该底箱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竖向支柱,该底箱表面左侧设置有竖向板,该竖向板前表面下部设置有限位环圈一;所述竖向支柱上部左右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左水平杆一和右水平杆一,该左水平杆一和右水平杆一的外端头上分别设置有左定向滑轮和右定向滑轮;所述竖向支柱,左水平杆一和右水平杆一的下方分对应设置有左水平杆二和右水平杆二,该左水平杆二和右水平杆二的外端头对应设置有左方形筒套和右方形筒套;它具有方便演示力学拉伸现状,能够根据不同的拉力来观察弹簧的拉伸情况,实验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力学拉伸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力学实验
,具体涉及一种力学拉伸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力学是研究通常尺寸的物体在受力下的形变,以及速度远低于光速的运动过程的一门自然科学。针对于力学方面的拉伸实验,主要是采用讲授方法来解释由于不同的拉力,引起弹簧形成不同长度的拉伸。但是黑板画图演示+讲授的方法,不能生动刻画出不同拉力引起弹簧的不同拉伸,导致教学效率低下以及教学效果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力学拉伸实验装置,它采用联动绳的一端与弹簧相连,另一端与锥形台盘相连,锥形台盘上设置有不同重量的压块,来观察弹簧的拉伸程度;它具有方便演示力学拉伸现状,能够根据不同的拉力来观察弹簧的拉伸情况,实验效果好。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力学拉伸实验装置,它包括底箱,该底箱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竖向支柱,该底箱表面左侧设置有竖向板,该竖向板前表面下部设置有限位环圈一;所述竖向支柱上部左右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左水平杆一和右水平杆一,该左水平杆一和右水平杆一的外端头上分别设置有左定向滑轮和右定向滑轮;所述竖向支柱,左水平杆一和右水平杆一的下方分对应设置有左水平杆二和右水平杆二,该左水平杆二和右水平杆二的外端头对应设置有左方形筒套和右方形筒套;所述右水平杆二的底面左侧设置有竖向刻度尺板;所述竖向板上安装有实验弹簧,实验弹簧的底端钩扣在竖向板下部的限位环圈一上;实验弹簧的顶端拉钩上设置有联动绳,联动绳穿插过左方形筒套、左定向滑轮、右定向滑轮、右方形筒套至外,联动绳的外端头设置有锥形台盘;所述锥形台盘的底面中部设置有横向激光灯筒一,该横向激光灯筒一的灯头朝向竖向刻度尺板;所述竖向支柱上套设有连接套,连接套前表面设置有螺孔,螺孔内设置有定位螺杆;所述连接套的右侧面中部设置有横向激光灯筒二,横向激光灯筒二的灯头朝向竖向刻度尺板。进一步地,所述左方形筒套内左右两侧对应安装有左辊一和右辊一,左辊一和右辊一之间设置有空隙一。进一步地,所述右方形筒套内左右两侧对应安装有左辊二和右辊二,左辊二和右辊二之间设置有空隙二。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台盘包括正三角形底盘,正三角形底盘的三个端头分别铰接有连杆,三个连杆的顶端聚于一点形成顶点,顶点上设置有环圈二。进一步地,所述底箱的底面四角设置有滑轮。进一步地,所述底箱上设置有抽屉,抽屉上设置有拉手。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力学拉伸实验装置,它采用联动绳的一端与弹簧相连,另一端与锥形台盘相连,锥形台盘上设置有不同重量的压块,来观察弹簧的拉伸程度;它具有方便演示力学拉伸现状,能够根据不同的拉力来观察弹簧的拉伸情况,实验效果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滑轮;2、底箱;3、抽屉;4、拉手;5、竖向板;6、实验弹簧;7、拉钩;8、左方形筒套;81、左辊一;82、右辊一;9、左定向滑轮;10、竖向支柱;11、右定向滑轮;12、右方形筒套;121、左辊二;122、右辊二;13、联动绳;14、连杆;15、横向激光灯筒二;16、连接套;17、竖向刻度尺板;18、横向激光灯筒一;19、压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力学拉伸实验装置,它包括底箱2,该底箱2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竖向支柱10,该底箱2表面左侧设置有竖向板5,该竖向板5前表面下部设置有限位环圈一;所述竖向支柱10上部左右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左水平杆一和右水平杆一,该左水平杆一和右水平杆一的外端头上分别设置有左定向滑轮9和右定向滑轮11;所述竖向支柱10,左水平杆一和右水平杆一的下方分对应设置有左水平杆二和右水平杆二,该左水平杆二和右水平杆二的外端头对应设置有左方形筒套8和右方形筒套12;所述右水平杆二的底面左侧设置有竖向刻度尺板17;所述竖向板5上安装有实验弹簧6,实验弹簧6的底端钩扣在竖向板5下部的限位环圈一上;实验弹簧6的顶端拉钩7上设置有联动绳13,联动绳13穿插过左方形筒套8、左定向滑轮9、右定向滑轮11、右方形筒套12至外,联动绳13的外端头设置有锥形台盘;所述锥形台盘的底面中部设置有横向激光灯筒一18,该横向激光灯筒一18的灯头朝向竖向刻度尺板17;所述竖向支柱10上套设有连接套16,连接套16前表面设置有螺孔,螺孔内设置有定位螺杆;所述连接套16的右侧面中部设置有横向激光灯筒二15,横向激光灯筒二15的灯头朝向竖向刻度尺板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左方形筒套8内左右两侧对应安装有左辊一81和右辊一82,左辊一81和右辊一82之间设置有空隙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右方形筒套12内左右两侧对应安装有左辊二121和右辊二122,左辊二121和右辊二122之间设置有空隙二。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锥形台盘14包括正三角形底盘,正三角形底盘的三个端头分别铰接有连杆14,三个连杆的顶端聚于一点形成顶点,顶点上设置有环圈二。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底箱2的底面四角设置有滑轮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底箱2上设置有抽屉3,抽屉3上设置有拉手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设计中,将实验弹簧5安装在竖向板5上,实验弹簧5顶端的拉钩7上系扣联动绳13,联动绳13穿插过左方形筒套8中的空隙一、然后绕过左定向滑轮9和右定向滑轮13、再穿插过右方形筒套12中的空隙二,再将联动绳13的外端头系扣在锥形台盘上。使用时,先松开定位螺杆,然后调节连接套16至锥形台盘处左侧,再打开设置在连接套16右侧的横向激光灯筒二15,横向激光灯筒二15打开激光束至锥形台盘上,方便调节连接套16、锥形台盘处于同一水平面,同时横向激光灯筒二15指向竖向刻度尺板17上,记录初始刻度值;然后再锥形台盘上放置不同的压块19形成不同的拉力,然后带动联动绳13向下方移动,此时实验弹簧6拉伸,然后再打开设置在锥形台盘的底面上的横向激光灯筒一18,横向激光灯筒一18发出的激光至竖向刻度尺板17上,记录最终刻度值;然后最终刻度值减去初始刻度值得到拉伸长度,该拉伸长度就是实验弹簧5的拉伸长度。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力学拉伸实验装置,它采用联动绳的一端与弹簧相连,另一端与锥形台盘相连,锥形台盘上设置有不同重量的压块,来观察弹簧的拉伸程度;它具有方便演示力学拉伸现状,能够根据不同的拉力来观察弹簧的拉伸情况,实验效果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力学拉伸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箱,该底箱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竖向支柱,该底箱表面左侧设置有竖向板,该竖向板前表面下部设置有限位环圈一;所述竖向支柱上部左右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左水平杆一和右水平杆一,该左水平杆一和右水平杆一的外端头上分别设置有左定向滑轮和右定向滑轮;所述竖向支柱,左水平杆一和右水平杆一的下方分对应设置有左水平杆二和右水平杆二,该左水平杆二和右水平杆二的外端头对应设置有左方形筒套和右方形筒套;所述右水平杆二的底面左侧设置有竖向刻度尺板;所述竖向板上安装有实验弹簧,实验弹簧的底端钩扣在竖向板下部的限位环圈一上;实验弹簧的顶端拉钩上设置有联动绳,联动绳穿插过左方形筒套、左定向滑轮、右定向滑轮、右方形筒套至外,联动绳的外端头设置有锥形台盘;所述锥形台盘的底面中部设置有横向激光灯筒一,该横向激光灯筒一的灯头朝向竖向刻度尺板;所述竖向支柱上套设有连接套,连接套前表面设置有螺孔,螺孔内设置有定位螺杆;所述连接套的右侧面中部设置有横向激光灯筒二,横向激光灯筒二的灯头朝向竖向刻度尺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力学拉伸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箱,该底箱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竖向支柱,该底箱表面左侧设置有竖向板,该竖向板前表面下部设置有限位环圈一;所述竖向支柱上部左右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左水平杆一和右水平杆一,该左水平杆一和右水平杆一的外端头上分别设置有左定向滑轮和右定向滑轮;所述竖向支柱,左水平杆一和右水平杆一的下方分对应设置有左水平杆二和右水平杆二,该左水平杆二和右水平杆二的外端头对应设置有左方形筒套和右方形筒套;所述右水平杆二的底面左侧设置有竖向刻度尺板;所述竖向板上安装有实验弹簧,实验弹簧的底端钩扣在竖向板下部的限位环圈一上;实验弹簧的顶端拉钩上设置有联动绳,联动绳穿插过左方形筒套、左定向滑轮、右定向滑轮、右方形筒套至外,联动绳的外端头设置有锥形台盘;所述锥形台盘的底面中部设置有横向激光灯筒一,该横向激光灯筒一的灯头朝向竖向刻度尺板;所述竖向支柱上套设有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丹,刘聪,
申请(专利权)人:刘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