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686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5:03
即使在光控制滤波器处于从光反射状态向光透射状态切换的过渡期的情况下,也防止不容易看到位于光控制滤波器的背面的显示部上显示的影像的情形。电子镜装置的显示部显示由搭载于车辆的摄像部拍摄到的影像,光控制滤波器设置在比显示部靠驾驶席侧的位置,根据通电的状态来在使光反射的光反射状态与使光透射的光透射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切换。控制部对显示部和光控制滤波器进行控制,在光控制滤波器处于光透射状态的情况以及光控制滤波器处于从光反射状态向光透射状态切换的过渡期的情况下,控制部使显示部显示影像,在光控制滤波器处于过渡期的情况下,控制部执行相比于光控制滤波器处于光透射状态的情况使显示在显示部上的影像的至少一部分变亮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子镜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由搭载于车辆的摄像部拍摄到的影像等的电子镜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为了降低后车的前照灯所致的眩光,而在车辆的镜等中利用了由能够减小反射率的电致变色材料形成的光控制滤波器。作为这种电致变色技术的一例,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提高了光控制和透明化的速度的电致变色后视镜。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根据通电状态来在光反射状态与光透射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切换的光控制滤波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6855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8138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光控制滤波器处于从光反射状态向光透射状态切换的过渡期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不容易看到位于光控制滤波器的背面的显示部上显示的影像的电子镜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镜装置具有显示部、光控制滤波器以及控制部,显示部能够显示由搭载于车辆的摄像部拍摄到的影像。光控制滤波器设置在比显示部靠驾驶席侧的位置,根据通电的状态来在使光反射的光反射状态与使光透射的光透射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切换。控制部对显示部和光控制滤波器进行控制。在光控制滤波器处于光透射状态的情况以及光控制滤波器处于从光反射状态向光透射状态切换的过渡期的情况下,控制部使显示部显示影像,在光控制滤波器处于过渡期的情况下,控制部执行相比于光控制滤波器处于光透射状态的情况使显示在显示部上的影像的至少一部分变亮的控制。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在光控制滤波器处于从光反射状态向光透射状态切换的过渡期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不容易看到处于光控制滤波器的背面的显示部上显示的影像的情形。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搭载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子镜装置的车辆的一例的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子镜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控制滤波器从光反射状态向光透射状态变化的情况下的光反射率和光透射率的推移的一例的图。图4是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背光灯的亮度的控制方法的图。图5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液晶显示器的伽玛值的控制方法的图。图6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的控制方法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在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前,简单地说明以往的装置中的问题点。即使提高了电致变色材料变为透明的速度,在当前也没有开发出能够使电致变色材料瞬间变为透明的技术。因此,即使想看处于电致变色材料的背面的影像,也由于在电致变色材料变为透明之前的期间存在由电致变色材料反射的反射光和来自电致变色材料的背面的透射光,而不容易看到处于电致变色材料的背面的影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此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是一例,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搭载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子镜装置5的车辆1的一例的图。在车辆1的内部2的前方配置有前座(驾驶席和副驾驶席)3,在后方配置有后座4。并且,在前座3的前方的室内镜(roommirror)的安装位置处,以相对于安装部6能够调整安装角度的方式安装有电子镜装置5。另外,在后座4的后方设置有拍摄车辆1的后方的摄像部7。在此,电子镜装置5能够显示由摄像部7拍摄到的车辆1的后方图像等。此外,电子镜装置5与摄像部7之间进行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将由摄像部7拍摄到的影像从摄像部7向电子镜装置5发送。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子镜装置5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如图2所示,电子镜装置5具有:主体外壳51,其在前座3侧具有开口部;显示部52,其是以显示面处于前座3侧的方式收纳在主体外壳51中的液晶显示器;以及光控制滤波器53,其设置在显示部52的前座3侧。电子镜装置5还具有:操作部54,其使显示部52为开启(ON)状态或关闭(OFF)状态;照度传感器55,其检测车辆1的内部2的明亮度;温度传感器56,其检测车辆1的内部2的温度;存储部57,其存储显示部52中的背光灯的亮度的设定值、对光控制滤波器53施加的电压的设定值等各种信息;以及控制部58,其对显示部52和光控制滤波器53进行控制。光控制滤波器53是根据通电的状态来在使光反射的光反射状态与使光透射的光透射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切换的设备。例如在专利文献2等中详细地记载了这样的光控制滤波器53。控制部58对显示部52和光控制滤波器53进行控制。具体地说,在光控制滤波器53处于光透射状态的情况以及光控制滤波器53处于从光反射状态向光透射状态切换的过渡期的情况下,控制部58使显示部52显示影像。下面,更详细地说明该控制。当通过操作部54的操作使显示部52为关闭状态时,控制部58调整对光控制滤波器53施加的电压,来使光控制滤波器53为反射率为50%以上(优选反射率为80%以上)的光反射状态。在该状态下,光控制滤波器53发挥作为镜的作用。由此,驾驶员能够通过映在光控制滤波器53上的像来对后方进行确认。另一方面,当通过操作部54的操作使显示部52为开启状态时,控制部58调整对光控制滤波器53施加的电压,来使光控制滤波器53为透射率为50%以上(优选透射率为80%以上)的光透射状态。在该状态下,光控制滤波器53透射显示部52上显示的影像。此时,驾驶员能够通过显示部52上显示的车辆1的后方图像来对后方进行确认。另外,在光控制滤波器53处于从光反射状态向光透射状态切换的过渡期的情况下,控制部58执行相比于光控制滤波器53处于光透射状态的情况使显示在显示部52上的影像变亮的控制。具体地说,在光控制滤波器53处于上述的过渡期的情况下,控制部58通过以相比于光控制滤波器53处于光透射状态的情况使显示部52的背光灯的明亮度变亮的方式控制背光灯,来使显示在显示部52上的影像变亮。在此,详细地说明控制部58对显示部52进行的控制。图3是表示光控制滤波器53从光反射状态向光透射状态变化的情况下的光反射率和光透射率的推移的一例的图。图3的纵轴表示反射率(%)或透射率(%),横轴表示从停止对光控制滤波器53施加电压起的经过时间(秒)。如图3所示,当停止对光控制滤波器53施加电压时,光透射率增加,光反射率减少。该期间是光控制滤波器53从光反射状态向光透射状态切换的过渡期。之后,光控制滤波器53转变为光透射状态。在此,光反射率的曲线与光透射率的曲线在大致10秒的时间点相交叉。当超过该时间点时,光控制滤波器53对光的反射对于影像的可视性带来的影响变小,因此控制部58只要持续进行使影像变亮的控制直至该时间点为止即可。另外,在此,设光反射率的曲线与光透射率的曲线相交叉的时间点为大致10秒的时间点,但是根据光控制滤波器53的种类的不同,也存在光反射率的曲线与光透射率的曲线相交叉的时间点早于10秒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也是,控制部58持续进行使影像变亮的控制直至光反射率的曲线与光透射率的曲线相交叉的时间点为止即可。图4是说明背光灯的亮度的控制方法的图。图4的纵轴表示背光灯的亮度(相对值),横轴表示从停止对光控制滤波器53施加电压起的经过时间(秒)。例如,在曲线A中,从停止对光控制滤波器53施加电压起经过20秒之后的亮度被预先设定为光控制滤波器53处于光透射状态的情况下的亮度。在该情况下,控制部58以使背光灯的亮度与作为经过20秒之后的亮度所预先设定的亮度相比变大例如30%左右的方式控制背光灯,直到从停止对光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子镜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镜装置,具备:显示部,其显示由搭载于车辆的摄像部拍摄到的影像;光控制滤波器,其设置在比所述显示部靠驾驶席侧的位置,根据通电的状态来在使光反射的光反射状态与使光透射的光透射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切换;以及控制部,其对所述显示部和所述光控制滤波器进行控制,其中,在所述光控制滤波器处于所述光透射状态的情况以及所述光控制滤波器处于从所述光反射状态向所述光透射状态切换的过渡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影像,在所述光控制滤波器处于所述过渡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执行相比于所述光控制滤波器处于所述光透射状态的情况使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的影像的至少一部分变亮的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3.31 JP 2015-0708571.一种电子镜装置,具备:显示部,其显示由搭载于车辆的摄像部拍摄到的影像;光控制滤波器,其设置在比所述显示部靠驾驶席侧的位置,根据通电的状态来在使光反射的光反射状态与使光透射的光透射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切换;以及控制部,其对所述显示部和所述光控制滤波器进行控制,其中,在所述光控制滤波器处于所述光透射状态的情况以及所述光控制滤波器处于从所述光反射状态向所述光透射状态切换的过渡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影像,在所述光控制滤波器处于所述过渡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执行相比于所述光控制滤波器处于所述光透射状态的情况使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的影像的至少一部分变亮的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进行所述控制直至规定的时间点之后,使所述影像的至少一部分的明亮度逐渐变化为所述光控制滤波器处于所述光透射状态的情况下的规定的明亮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的时间点是所述光控制滤波器的反射率与透射率为大致相同的时间点。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河平隆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