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装式车载移动冷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67497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中央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装式车载移动冷源。该整装式车载移动冷源,包括机组外壳、检修门、制冷主机和冷冻水泵,所述机组外壳内通过隔板分为主机制冷模块和冷却降温模块,所述主机制冷模块内设有制冷主机、水箱、配电控制箱、定压补水泵和工具箱,冷却降温模块内设有集水盘、冷却塔和冷却风扇。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整装式车载移动冷源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及推广力度,免除了传统方案需要在建筑侧建立专用的制冷机房、占用地下建筑面积和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噪声污染,随时随用,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装式车载移动冷源
本技术属于中央空调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整装式车载移动冷源。
技术介绍
为解决建筑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要求,需要为建筑物设立冷热机房为空调末端提供合适的冷热量。传统模式是建筑物在建设初期设计院根据本特定建筑配套设置制冷机房,其内部设备的型号参数都是固定不变量,无法满足后期建筑的扩容需求,应用系统单一、特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常模式下,制冷机房作为建筑楼群的辅属构筑物,前期跟随楼群一体施工,浪费土地、工时及投资成本;同时,传统安装模式是主要设备通过市场采购,在施工现场安装并系统调试。空调机房经历由设计、预算、招标、施工、监理、审计等复杂流程,存在建筑安装造价成本高、占地面积大、施工周期长、调试复杂、运行能耗高等诸多劣势。随着建筑产业化进程的推进,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借着国家在此方面的政策扶持及其广阔的市场份额,整装式车载移动冷源得以问世。此技术打破了传统机房一对一、点对点的供冷供热模式,采用集装箱整装模式,不采用制冷机房,只需搭载于运输车辆之上。哪里有冷量需求,随时运送到哪里,方便、快捷。对于不同的建筑冷负荷需求,采用不同型号参数的制冷机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整装式车载移动冷源。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整装式车载移动冷源,包括机组外壳、检修门、制冷主机和冷冻水泵,所述机组外壳内通过隔板分为主机制冷模块和冷却降温模块,所述主机制冷模块内设有制冷主机、水箱、配电控制箱、定压补水泵和工具箱,冷却降温模块内设有集水盘、冷却塔和冷却风扇,所述制冷主机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冻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冷冻水泵通过管道与冷冻水回水管道连接,蒸发器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冻水供水管连接,所述定压补水泵的吸入口与水箱出水口连接,定压补水泵的出口与冷冻水泵的吸入口连接,所述冷却塔底部设有集水盘,集水盘内设有冷却水泵,所述冷凝器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水泵出水口连接,冷却水泵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塔冷却水回水管连接,冷凝器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塔进水口连接。进一步,所述冷冻水供水管上设有多个冷冻水供回水管接口,冷冻水供回水管接口处设置关断蝶阀。进一步,所述冷冻水泵的进水口处安装有Y型过滤器,冷冻水泵出水口处安装有止回阀。进一步,所述冷却塔包括冷却水落水板和冷却填料,机组外壳上对应冷却塔设有冷却风扇,机组外壳内位于冷却风扇两侧对称设有冷却填料,冷却填料上侧设有冷却水落水板,冷却塔进水管路延伸至冷却水落水板上。进一步,所述冷却塔两侧的机组外壳上分别设有冷却格栅。进一步,所述机组外壳两侧分别对应制冷主机设有通风格栅,机组外壳上设有多个机组吊装扣,机组外壳一端对应主机制冷模块设有维修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整装式车载移动冷源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及推广力度,免除了传统方案需要在建筑侧建立专用的制冷机房、占用地下建筑面积和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噪声污染,随时随用,方便、快捷。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机组外壳,2检修门,3冷却水落水板,4冷却格栅,5冷却填料,6水箱,7定压补水泵,8通风格栅,9制冷主机,10冷冻水供回水管接口,11冷冻水泵,12冷却风扇,13机组吊装扣,14冷却水泵,15工具箱,16配电控制箱,17集水盘。具体实施方式附图1、2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技术一种整装式车载移动冷源,包括机组外壳1、检修门2、制冷主机9和冷冻水泵11,所述机组外壳1内通过隔板分为主机制冷模块和冷却降温模块,所述主机制冷模块内设有制冷主机9、水箱6、配电控制箱16、定压补水泵7和工具箱15,冷却降温模块内设有集水盘17、冷却塔和冷却风扇12,所述制冷主机9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冻水泵11的出水口连接,冷冻水泵11通过管道与冷冻水回水管道连接,蒸发器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冻水供水管连接,所述定压补水泵7的吸入口与水箱6出水口连接,定压补水泵7的出口与冷冻水泵11的吸入口连接,所述冷却塔底部设有集水盘17,集水盘17内设有冷却水泵14,所述冷凝器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水泵14出水口连接,冷却水泵14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塔冷却水回水管连接,冷凝器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塔进水口连接。进一步,所述冷冻水供水管上设有多个冷冻水供回水管接口10,冷冻水供回水管接口10处设置关断蝶阀。进一步,所述冷冻水泵11的进水口处安装有Y型过滤器,冷冻水泵11出水口处安装有止回阀。进一步,所述冷却塔包括冷却水落水板3和冷却填料5,机组外壳1上对应冷却塔设有冷却风扇12,机组外壳1内位于冷却风扇12两侧对称设有冷却填料5,冷却填料5上侧设有冷却水落水板3,冷却塔进水管路延伸至冷却水落水板3上。进一步,所述冷却塔两侧的机组外壳1上分别设有冷却格栅4。进一步,所述机组外壳1两侧分别对应制冷主机9设有通风格栅8,机组外壳1上设有多个机组吊装扣13,机组外壳1一端对应主机制冷模块设有维修门。该技术一种整装式车载移动冷源,使用时为使机组内始终充满水,将冷冻水供回水管接口10的标高设置于制冷主机9组蒸发器顶部标高以上,为保证系统运行开始阶段铺设管路中充满水,在机组外壳1内设置水箱6,水箱6出水管道设置电动阀门,跟冷冻水泵11联动,冷冻水泵11开启时电动阀门开启,冷冻水泵11关闭时电动阀门关闭,在配电控制箱16操作面板处设置观察操作口,满足方便快捷的操作需求。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技术的启示下作出的与本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整装式车载移动冷源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装式车载移动冷源,包括机组外壳、检修门、制冷主机和冷冻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外壳内通过隔板分为主机制冷模块和冷却降温模块,所述主机制冷模块内设有制冷主机、水箱、配电控制箱、定压补水泵和工具箱,冷却降温模块内设有集水盘、冷却塔和冷却风扇,所述制冷主机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冻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冷冻水泵通过管道与冷冻水回水管道连接,蒸发器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冻水供水管连接,所述定压补水泵的吸入口与水箱出水口连接,定压补水泵的出口与冷冻水泵的吸入口连接,所述冷却塔底部设有集水盘,集水盘内设有冷却水泵,所述冷凝器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水泵出水口连接,冷却水泵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塔冷却水回水管连接,冷凝器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塔进水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装式车载移动冷源,包括机组外壳、检修门、制冷主机和冷冻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外壳内通过隔板分为主机制冷模块和冷却降温模块,所述主机制冷模块内设有制冷主机、水箱、配电控制箱、定压补水泵和工具箱,冷却降温模块内设有集水盘、冷却塔和冷却风扇,所述制冷主机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冻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冷冻水泵通过管道与冷冻水回水管道连接,蒸发器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冻水供水管连接,所述定压补水泵的吸入口与水箱出水口连接,定压补水泵的出口与冷冻水泵的吸入口连接,所述冷却塔底部设有集水盘,集水盘内设有冷却水泵,所述冷凝器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水泵出水口连接,冷却水泵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塔冷却水回水管连接,冷凝器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塔进水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装式车载移动冷源,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善余亓伟
申请(专利权)人:金孚瑞莱芜热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