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及其负极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64613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其包括负极集流体和分布在负极集流体双面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其中,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至少一面设有热压可熔融的凸点结构,凸点结构的分布密度为0.1~10mg/1540.25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电池及其负极片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理想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及其负极片。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的日益衰竭、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政策的促进,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大、无记忆效应、环保无污染等优点在新能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各大公司都针对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制造工艺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尤其是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过程中,电芯极片循环过程中的膨胀大小将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在电芯的高温循环过程中,极片会发生膨胀,如果所产生的膨胀力得不到有效释放,将会极大恶化电芯的性能,甚至损坏极片并导致电池短路、引发安全隐患。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中,有为改善安全性能或倍率性能而在极片表面设置涂层。但是,在卷芯热压之后,极片同隔离膜紧密地粘接在一起,无法给后续循环过程所产生的膨胀力提供张力释放空间,极片同隔离膜之间不断膨胀挤压,导致电芯性能恶化。为了克服上述缺陷,还有研究人员通过在正极片上压制均匀分布的凹凸点,使卷绕后的卷芯中极片与隔离膜之间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锂离子电池及其负极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其包括负极集流体和分布在负极集流体双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至少一面设有热压可熔融的凸点结构,凸点结构的分布密度为0.1~10mg/1540.2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其包括负极集流体和分布在负极集流体双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至少一面设有热压可熔融的凸点结构,凸点结构的分布密度为0.1~10mg/1540.25mm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点结构包含有机物颗粒和粘结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物颗粒选自导电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粘结剂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聚合物选自聚吡咯、聚苯胺、聚噻吩、聚苯撑、聚乙炔、聚苯撑乙烯和聚双炔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固体电解质选自聚氧化乙烯基聚合物电解质、聚偏氟乙烯基聚合物电解质、聚丙烯腈基聚合物基电解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剂选自羧甲基纤维素钠、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腈、聚丙烯酸、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乙烯醇、聚烯酸酯、聚氨酯、氯化橡胶和环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虎史东洋林玉春金海族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