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稀土三基色发光材料制备的一种新方法。
技术介绍
1974年荷兰菲利浦公司J.M.P.J.Verstegen在美国电化学会志(J.Electrochem.Soc.121卷,1627页)上最先报道了稀土三基色荧光体的合成技术,即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合成出发红光的(Y,Eu)2O3,发绿光的(Tb,Ce)MgAl11O19及发兰光的(Ba,Eu)Mg2Al16O27荧光粉,然后将三种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符合要求的稀土三基色发光材料,其中产生兰光发射的稀土离子Eu2+必须采用特殊手段由Eu3+还原获得。制备工艺复杂,但这一方法却一直延用至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该方法工艺过程简单、不需还原剂,环境清洁。基于“电子组态具有共轭性的一对稀土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电子转移而产生价态异常变化”的理论。Eu3+和Tb3+是一对电子组态具有共轭性的稀土离子,在一定基质中会有下列平衡存在。因此,在一种基质中发红光的Eu3+、发绿光的Tb3+和发兰光的Eu2+三种离子可共存并形成三基色发光,Tb4+不发光。此外,Ce3+和Eu3+也是一对共轭稀土离子, ...
【技术保护点】
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稀土铕(Eu)和铽(Tb)共掺的(1)硼磷酸钙及其铈(Ce)敏化体系,化学表达式为CaBPO↓[5]∶xEu,yTb和CaBPO↓[5]∶xEu,yTb,zCe;(2)硼铝磷酸钙及其铈(Ce)敏化体系,化学表达式为CaAl↓[r]B↓[1-r]PO↓[5]∶xEu,yTb和CaAl↓[r]B↓[1-r]PO↓[5]∶xEu,yTb,zCe,其中r为摩尔量,r=0.5-0.8;(3)氯氧硼酸钙及其铈(Ce)敏化体系,化学表达式为Ca↓[2]B↓[5]O↓[9]Cl∶xEu,yTb和Ca↓[2]B↓[5]O↓[9]Cl∶xEu,yTb,zC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春山,叶泽人,刘应亮,刘晓瑭,臧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