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热泵深度回收烟气余热的供热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66060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热泵深度回收烟气余热的供热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第一气‑水换热器、湿式脱硫器、第二气‑水换热器、第三气‑水换热器、冷却塔、换热器和吸收式热泵,烟气依次通过第一气‑水换热器、湿式脱硫器、第二气‑水换热器、第三气‑水换热器,然后由冷却塔排出,热网供水管和热网回水管都设置有支路,且分别与第一气‑水换热器、第二气‑水换热器连接,吸收式热泵的低温热源为闭式循环水;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深度回收循环水余热,将湿烟气温度降低至30~40℃,具有很好的节能效益,还可以大大降低湿式脱硫器中的水分蒸发损失,节约大量水分。

A heating system and its method using heat pump depth to recover the waste heat of flue ga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heating system of flue gas heat recovery heat pump depth and the use of methods, including the first water heat exchanger, wet desulfurization device, second gas water heat exchanger, third gas water heat exchanger, cooling tower, heat exchanger and absorption type heat pump, flue gas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air water heat exchanger, wet desulfurization device, second gas water heat exchanger, third gas water heat exchanger, and then discharged from the cooling tower, heating water supply pipe and a return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branch network, and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water heat exchanger, second gas water heat exchanger. Low temperature heat source heat pump is the closed circulating water; the invention can not only waste heat recovery of circulating water depth, the wet flue gas temperature is reduced to 30 to 40 DEG C, has good energy efficiency, but also can greatly reduce the evaporation loss in wet desulfurization, Save a lot of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热泵深度回收烟气余热的供热系统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能源综合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热泵深度回收烟气余热的供热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尤其适用于有湿法脱硫的“烟塔合一”电厂。
技术介绍
火力发电厂消耗了我国煤炭总产量的50%,其排烟热损失与循环水热损失是电站系统中各项热损失中最大的两项,其中排烟热损失占锅炉总热损失的80%甚至更高,而在纯凝工况下,发电厂约有45%的热量通过循环水在冷却塔耗散。因此,对这两部分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火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目前,随着环保政策要求的提高,各火力发电厂都基本利用湿法脱硫技术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以降低烟气中SO2的含量。但是,由此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进入湿法脱硫装置的烟气温度过高,不仅降低了脱硫效率,还增加了水分的蒸发损失;二是湿法脱硫装置出口的烟气温度一般为50~60℃,若利用冷却塔排放湿烟气,此时湿烟气的温度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其可回收的余热量也是相当多的一部分热量。因此,如何进一步有效的降低湿法脱硫装置的进口烟气温度和出口烟气温度,深度回收烟气的低温余热,对电厂的节能降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按照“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用能原则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性能可靠,有利于提高电厂综合能效的利用热泵深度回收烟气余热的供热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热泵深度回收烟气余热的供热系统,所述的利用热泵深度回收烟气余热的供热系统包括:第一气-水换热器、湿式脱硫器、第二气-水换热器、第三气-水换热器、冷却塔、换热器和吸收式热泵;所述的第一气-水换热器、湿式脱硫器、第二气-水换热器、第三气-水换热器、冷却塔依次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第二气-水换热器、第三气-水换热器分别与换热器通过管道相连;所述第二气-水换热器设置有烟气旁路A,所述烟气旁路A和第二气-水换热器前后管路上都装有阀门;所述的第三气-水换热器与换热器通过管道均与吸收式热泵相连。具体地,该利用热泵深度回收烟气余热的供热系统包括第一气-水换热器、湿式脱硫器、第二气-水换热器、第三气-水换热器、冷却塔、换热器和吸收式热泵,烟气依次通过第一气-水换热器、湿式脱硫器、第二气-水换热器、第三气-水换热器,然后由冷却塔排出,所述供热系统还包括热网供水管、热网回水管、热网供水支路A、热网供水支路B、热网回水支路A、热网回水支路B、闭式循环水管路A、闭式循环水管路B、闭式循环水支路A和闭式循环水支路B,所述热网供水管通过热网供水支路A和热网供水支路B与第一气-水换热器连接,且热网供水管及各供水支路上均装有阀门,所述热网回水管通过热网回水支路A和热网回水支路B与第二气-水换热器连接,且热网回水管及各回水支路上均装有阀门,所述闭式循环水管路A通过闭式循环水支路A和闭式循环水支路B与换热器连接,且闭式循环水管路A及各循环水支路上均装有阀门,所述第二气-水换热器和第三气-水换热器均自带有冷凝水收集装置,所述第二气-水换热器的冷凝水出口与换热器连接,所述换热器与冷凝水管道连接,且之间安装有阀门B,所述第三气-水换热器的冷凝水出口直接与冷凝水管道连接,所述吸收式热泵通过闭式循环水管路A和闭式循环水管路B与第三气-水换热器连接。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二气-水换热器、第三气-水换热器和换热器均为管壳式换热器,且均采用抗腐蚀材料制成,抗腐蚀材料选取为但不局限于PFA、FEP或PVDF。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二气-水换热器和第三气-水换热器均自带有冷凝水收集装置。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二气-水换热器设置有烟气旁路A,所述烟气旁路A和第二气-水换热器前后管路上都装有阀门。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吸收式热泵、换热器和第三气-水换热器之间流动的为闭式循环水,只在该三设备之间循环。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热网供水管通过热网供水支路A和热网供水支路B与第一气-水换热器连接,且热网供水管及各供水支路上均装有阀门;所述热网回水管通过热网回水支路A和热网回水支路B与第二气-水换热器连接,且热网回水管及各回水支路上均装有阀门。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吸收式热泵以闭式循环水作为低温热源。一种利用热泵深度回收烟气余热的供热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具体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四个操作流程:一、当湿式脱硫器的出口湿烟气温度高于热网回水温度时,关闭阀门A,打开阀门N、阀门P、阀门B,湿式脱硫器出口的湿烟气先进入第二气-水换热器降温,再进入第三气-水换热器降温,第二气-水换热器的冷凝水经换热器换热后,由冷凝水管道流入湿式脱硫器,调节阀门E的开度,打开阀门C、阀门D,闭式循环水支路打开,经过第三气-水换热器加热后的闭式循环水由闭式循环水支路进入换热器进行二次加热,然后再与原闭式循环水汇合,进入吸收式热泵进行换热,闭式循环水支路中的流量可以通过调节阀门C、阀门D、阀门E的开度进行调节,调节阀门H的开度,打开阀门F、阀门G,热网回水支路打开,热网回水经热网回水支路进入第二气-水换热器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热网回水与原热网回水汇合,然后进入吸收式热泵再进行加热,热网回水支路中的流量可以通过调节阀门F、阀门G、阀门H的开度进行调节。二、当湿式脱硫器的出口湿烟气温度低于热网回水温度时,打开阀门A,关闭阀门N、阀门P、阀门B,湿式脱硫器出口的湿烟气经烟气旁路A直接进入第三气-水换热器降温,打开阀门E,关闭阀门C、阀门D,闭式循环水支路关闭,经过第三气-水换热器加热后的闭式循环水直接进入吸收式热泵进行换热,打开阀门H,关闭阀门F、阀门G,热网回水支路关闭,热网回水直接进入吸收式热泵进行加热。三、在供暖初期,打开阀门M,关闭阀门J、阀门K,热网供水支路关闭,经吸收式热泵加热后的热网水直接供给热用户。四、在供暖高寒期,调节阀门M的开度,打开阀门J、阀门K,热网供水支路打开,经吸收式热泵加热后的热网供水经热网供水支路进入第一气-水换热器进行再次加热,加热后的热网供水与原热网供水汇合,然后供给热用户,热网供水支路中的流量可以通过调节阀门J、阀门K、阀门M的开度进行调节。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一气-水换热器可以将烟气温度降低至105℃及以下,第二气-水换热器和第三气-水换热器可以将湿烟气温度降低至30~4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基于能量的梯级利用原理,合理设计回收烟气低温余热,不仅节约能源,同时大大降低了湿式脱硫器中的水分蒸发损失;(2)本专利技术可以将湿式脱硫装置的进口烟气温度降低至105℃及以下,将湿法脱硫装置的出口湿烟气温度降低至30~40℃。因此,本专利技术在余热回收利用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水分蒸发损失。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利用热泵深度回收烟气余热的供热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供热系统中第二气-水换热器和第三气-水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第一气-水换热器;2、湿式脱硫器;3、第二气-水换热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利用热泵深度回收烟气余热的供热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热泵深度回收烟气余热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利用热泵深度回收烟气余热的供热系统包括:第一气‑水换热器、湿式脱硫器、第二气‑水换热器、第三气‑水换热器、冷却塔、换热器和吸收式热泵;所述的第一气‑水换热器、湿式脱硫器、第二气‑水换热器、第三气‑水换热器、冷却塔依次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第二气‑水换热器、第三气‑水换热器分别与换热器通过管道相连;所述第二气‑水换热器设置有烟气旁路A,所述烟气旁路A和第二气‑水换热器前后管路上都装有阀门;所述的第三气‑水换热器与换热器通过管道均与吸收式热泵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热泵深度回收烟气余热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利用热泵深度回收烟气余热的供热系统包括:第一气-水换热器、湿式脱硫器、第二气-水换热器、第三气-水换热器、冷却塔、换热器和吸收式热泵;所述的第一气-水换热器、湿式脱硫器、第二气-水换热器、第三气-水换热器、冷却塔依次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第二气-水换热器、第三气-水换热器分别与换热器通过管道相连;所述第二气-水换热器设置有烟气旁路A,所述烟气旁路A和第二气-水换热器前后管路上都装有阀门;所述的第三气-水换热器与换热器通过管道均与吸收式热泵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热泵深度回收烟气余热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系统还包括热网供水管、热网回水管、热网供水支路A、热网供水支路B、热网回水支路A、热网回水支路B、闭式循环水管路A、闭式循环水管路B、闭式循环水支路A和闭式循环水支路B;所述热网供水管通过热网供水支路A和热网供水支路B与第一气-水换热器连接,且热网供水管及各供水支路上均装有阀门;所述热网回水管通过热网回水支路A和热网回水支路B与第二气-水换热器连接,且热网回水管及各回水支路上均装有阀门;所述闭式循环水管路A通过闭式循环水支路A和闭式循环水支路B与换热器连接,且闭式循环水管路A及各循环水支路上均装有阀门;所述第二气-水换热器的冷凝水出口与换热器连接,所述换热器与冷凝水管道连接,且之间安装有阀门B;所述第三气-水换热器的冷凝水出口直接与冷凝水管道连接,所述吸收式热泵通过闭式循环水管路A和闭式循环水管路B与第三气-水换热器连接,所述的闭式循环水管内的水作为吸收式热泵的低温热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热泵深度回收烟气余热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水换热器、第三气-水换热器和换热器均为管壳式换热器;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均采用抗腐蚀材料制成,所述的抗腐蚀材料选自于PFA、FEP、PVDF或者其他抗腐蚀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热泵深度回收烟气余热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水换热器和第三气-水换热器均自带有冷凝水收集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热泵深度回收烟气余热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网供水管通过热网供水支路A和热网供水支路B与第一气-水换热器连接,且热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新勇孙士恩郑立军何晓红俞聪庞建锋王伟马光耀洪纯珩陈菁孙科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