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致发光材料,特别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材料。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发光材料,由于其在电致发光器件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近十多年来成为了各国研究的热点,产生了不少的研究成果。金属—甲亚基胺系列配合物是一种包括蓝色、黄色等色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结构如下 上述结构式中,R为-(CH2)6-1AZM-Hex或-(CH2)7-1AZM-Hep或-(CH2)9-1AZM-No或-C6H4-1AZM-Ph。此种材料现已在产业界广泛应用,但其不足之处是,只能通过高真空蒸镀法才能制备成非晶态薄膜,因而导致该材料应用的成本较高。中国专利申请00120788.1公开了一种红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结构如下 上述结构式中,I、II、III分别代表芳香环,I处的芳香环为8-羟基喹啉或2-(2-羟基苯基)苯并噁唑,II处的芳香环为苯环或萘环,III处的芳香环为苯环或萘环,芳香环上取代基为氢、C1-C4的烷基、C1-C4的烷氧基或Cl。此种材料在电致发光器件中使用时,主要采用真空蒸发的方法成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提高有机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发光材料以杯芳烃西佛碱衍生物为配体,络合二价金属离子形成,结构如下:***上述结构式中,R↓[1]、R↓[2]、R↓[3]为取代基,M为二价金属离子,R↓[1]为H或t-Bu,R↓[2]为C H↓[2]或CH↓[2]CH↓[2]或CH↓[2]CH↓[2]CH↓[2],R↓[3]为CH↓[3]或CH↓[2]CH↓[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明贵,魏孝强,卢志云,黄艳,蒋青,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