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弹簧活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5966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9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弹簧活塞,包括上活塞体、下活塞体以及中间活塞体,上活塞体、下活塞体与中间活塞体之间形成容纳双联密封圈的梯形凹槽,双联密封圈位于外侧一端设置有俩个密封凸起,密封凸起之间形成容纳润滑油的凹槽,中间活塞体上设置有小梯形凹槽,小梯形凹槽内填充有气缸油介质上活塞体或下活塞体上设置有与小梯形凹槽连通的注油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气弹簧活塞密封效果好,不易发生卡死现象。

A gas spring pist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as spring piston, piston, piston body comprises an upper body and a middle piston body, trapezoidal groove containing double sealing ring is formed between the upper piston body, the piston body and the middle piston body, double sealing ring in two sealing bulg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one end groove for accommodating lubricating oil to form a seal between the bulges, the middle pisto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mall trapezoidal groove, small trapezoidal grooves filled with oil cylinder piston piston medium body and the low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lling hole communicated with a small trapezoidal groove. The gas spring piston of the invention has good sealing effect, and it is not easy to happen to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弹簧活塞
本专利技术涉及活塞
,特别涉及一种气弹簧活塞。
技术介绍
气弹簧用途非常广泛,气弹簧的工作原理是在密闭的压力缸内充入惰性气体或者油气混合物,使腔体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的许多倍,利用活塞杆的横截面积小于活塞的横截面积从而产生的压力差来实现活塞杆的运动。气弹簧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气弹簧输出力和活塞有效面积及其两边的压差成正比。目前气弹簧中的活塞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活塞承受较大的液压力,会造成活塞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不稳,导致偏心现象的发生,使其发生卡紧,造成气弹簧性能的降低。同时,现有的活塞密封效果较差,导致气弹簧失去其原有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不易发生卡死现象的气弹簧活塞。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为:一种气弹簧活塞,包括上活塞体、下活塞体以及连接在所述上活塞体与下活塞体之间的中间活塞体,所述上活塞体、下活塞体的直径一致并大于所述中间活塞体的直径,所述上活塞体、下活塞体与所述中间活塞体之间形成容纳双联密封圈的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的大开口端朝外,所述双联密封圈的外直径大于所述上活塞体的直径为0.5-1.2mm,所述双联密封圈的横截面与所述梯形凹槽的形状一致,所述双联密封圈位于外侧一端设置有俩个沿轴向方向上分布的密封凸起,所述密封凸起之间形成容纳润滑油的凹槽,所述俩个密封凸起的凸出高度一致,其中一个密封凸起大于另一个密封凸起;所述中间活塞体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上分布的小梯形凹槽,所述小梯形凹槽的大开口端朝向所述双联密封圈方向,所述小梯形凹槽内填充有气缸油介质,所述上活塞体或下活塞体上设置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与所述小梯形凹槽连通,所述注油孔内位于所述小梯形凹槽一端设置有单向阀。优选地,所述梯形凹槽的侧面与底面的夹角为100~105度之间。优选地,所述梯形凹槽的侧面与底面的夹角为102度。优选地,所述小梯形凹槽的侧面与底面的夹角为115~125度之间。优选地,所述小梯形凹槽的侧面与底面的夹角为115度。优选地,贯穿于所述上活塞体、下活塞体以及所述中间活塞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活塞杆的通槽。优选地,所述双联密封圈为橡胶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由于上活塞体、下活塞体与中间活塞体之间形成容纳双联密封圈的梯形凹槽,且梯形凹槽的大开口端朝外,在该梯形凹槽内放置有双联密封圈,且双联密封圈的外直径大于上活塞体或者下活塞体的直径为0.5-1.2mm。将该气弹簧活塞放入气缸内后,由于双联密封圈为橡胶圈,在双联密封圈弹力作用下,双联密封圈紧贴气缸内壁,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由于该双联密封圈位于外侧一端设置有俩个沿轴向方向上分布的密封凸起,两个密封凸起之间形成容纳润滑油的凹槽,当两个密封凸起紧贴气缸内壁时,凹槽内润滑油可以起到补偿密封的作用,且两个密封凸起之间相互挤压时,使得凹槽变小,润滑油密度增大,密封效果更加良好,且不易发生卡死现象。还有,在中间活塞体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上分布的小梯形凹槽,小梯形凹槽的大开口端朝向双联密封圈方向,在小梯形凹槽内填充有气缸油介质。当双联密封圈紧贴气缸内壁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向内挤压气缸油介质的力,此时将气缸油介质压缩到小梯形凹槽内,使得气缸油介质的密度增大,反过来有一个向外推双联密封圈的力,使得双联密封圈更加紧贴气缸内壁,达到更叫良好的密封效果。且在双联密封圈被磨损的情况下,从注油孔注入气缸油介质,使得双联密封圈再次紧贴气缸内壁,这不仅保证了密封性,还能延长该活塞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弹簧活塞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弹簧活塞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图2中A和B的放大图;图4为上活塞体1或下活塞体2的直径与双联密封圈5的外直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请参照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的气弹簧活塞,包括上活塞体1、下活塞体2以及连接在所述上活塞体1与下活塞体2之间的中间活塞体3。上活塞体1、下活塞体2的直径一致,并大于所述中间活塞体3的直径。上活塞体1、下活塞体2与所述中间活塞体3之间形成容纳双联密封圈5的梯形凹槽4,所述梯形凹槽4的大开口端朝外,即梯形凹槽4的大开口端双联密封圈5。所述双联密封圈5的横截面与所述梯形凹槽4的形状一致,这才能将双联密封圈5放入梯形凹槽4密封而不漏气,且双联密封圈5为橡胶圈。在本实施例中,双联密封圈5的外直径要稍微大于所述上活塞体1或者下活塞体2的直径,大于的范围在0.5-1.2mm之间么也就是图4中的a的长度在0.5-1.2mm之间。所述双联密封圈5位于外侧一端设置有俩个沿轴向方向上分布的密封凸起,分别为第一密封凸起6和第二密封凸起7,第一密封凸起6和第二密封凸起7之间形成容纳润滑油的凹槽8。第一密封凸起6和第二密封凸起7凸出高度一致,但是大小不一致,其中第二密封凸起7大于第一密封凸起6。所述中间活塞体3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上分布的小梯形凹槽9,所述小梯形凹槽9的大开口端朝向所述双联密封圈5方向,所述小梯形凹槽9内填充有气缸油介质,在上活塞体1或下活塞体2上设置有注油孔10,所述注油孔10与所述小梯形凹槽9连通,所述注油孔10内位于所述小梯形凹槽9一端设置有单向阀11,气缸油介质从注油孔10内注入小梯形凹槽9内后,在单向阀11的作用下不会反向流出来。参照图3,梯形凹槽4的侧面与底面的夹角为100~105度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最佳的梯形凹槽的侧面与底面的夹角为102度。也就是图3中∠b的度数为100~105度之间,最佳为102度。小梯形凹槽9的侧面与底面的夹角为115~125度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最佳的小梯形凹槽的侧面与底面的夹角为115度。也就是图3中∠c的度数为115~125度之间,最佳为115度。∠c大于∠b,且度数相差13度,通过反复实验可知,13度可以使得小梯形凹槽9内的气缸油介质具有最佳的反推力效果,使得双联密封圈5在贴近气缸内壁的同时不会出现卡死现象。贯穿于所述上活塞体1、下活塞体2以及所述中间活塞体3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活塞杆的通槽12。上述的气弹簧活塞,由于上活塞体1、下活塞体2与中间活塞体3之间形成容纳双联密封圈5的梯形凹槽4,且梯形凹槽4的大开口端朝外,在该梯形凹槽4内放置有双联密封圈5,且双联密封圈5的外直径大于上活塞体1或者下活塞体的直径为0.5-1.2mm。将该气弹簧活塞放入气缸内后,由于双联密封圈5为橡胶圈,在双联密封圈5弹力作用下,双联密封圈5紧贴气缸内壁,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由于该双联密封圈5位于外侧一端设置有俩个沿轴向方向上分布的密封凸起,两个密封凸起之间形成容纳润滑油的凹槽8,当两个密封凸起紧贴气缸内壁时,凹槽内润滑油可以起到补偿密封的作用,且两个密封凸起之间相互挤压时,使得凹槽变小,润滑油密度增大,密封效果更加良好,且不易发生卡死现象。还有,在中间活塞体3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上分布的小梯形凹槽9,小梯形凹槽9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气弹簧活塞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弹簧活塞,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活塞体、下活塞体以及连接在所述上活塞体与下活塞体之间的中间活塞体,所述上活塞体、下活塞体的直径一致并大于所述中间活塞体的直径,所述上活塞体、下活塞体与所述中间活塞体之间形成容纳双联密封圈的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的大开口端朝外,所述双联密封圈的外直径大于所述上活塞体的直径为0.5‑1.2mm,所述双联密封圈的横截面与所述梯形凹槽的形状一致,所述双联密封圈位于外侧一端设置有俩个沿轴向方向上分布的密封凸起,所述密封凸起之间形成容纳润滑油的凹槽,所述俩个密封凸起的凸出高度一致,其中一个密封凸起大于另一个密封凸起;所述中间活塞体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上分布的小梯形凹槽,所述小梯形凹槽的大开口端朝向所述双联密封圈方向,所述小梯形凹槽内填充有气缸油介质,所述上活塞体或下活塞体上设置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与所述小梯形凹槽连通,所述注油孔内位于所述小梯形凹槽一端设置有单向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弹簧活塞,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活塞体、下活塞体以及连接在所述上活塞体与下活塞体之间的中间活塞体,所述上活塞体、下活塞体的直径一致并大于所述中间活塞体的直径,所述上活塞体、下活塞体与所述中间活塞体之间形成容纳双联密封圈的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的大开口端朝外,所述双联密封圈的外直径大于所述上活塞体的直径为0.5-1.2mm,所述双联密封圈的横截面与所述梯形凹槽的形状一致,所述双联密封圈位于外侧一端设置有俩个沿轴向方向上分布的密封凸起,所述密封凸起之间形成容纳润滑油的凹槽,所述俩个密封凸起的凸出高度一致,其中一个密封凸起大于另一个密封凸起;所述中间活塞体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上分布的小梯形凹槽,所述小梯形凹槽的大开口端朝向所述双联密封圈方向,所述小梯形凹槽内填充有气缸油介质,所述上活塞体或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羽李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龙飞气弹簧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