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文惠专利>正文

新型含氟液晶化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563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式(I)的新型含氟液晶化合物,其中R表示C#-[2]-C#-[8]烷基,Z表示乙烷基、乙烯基、乙炔基,R#-[f]表示氟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X表示氢基或氟基,Y表示氢基或氟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该化合物的应用,它是液晶显示器中混配使用的单体液晶,可部分用于STN混配液晶,也可全部用于TFT混配液晶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氟液晶化合物,特别是一种新型含氟液晶化合物,属于有机合成
,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它们的应用,它可部分用于STN混配液晶中,也可全部用于TFT混配液晶中。
技术介绍
目前,液晶显示器已广泛应用于手表、计算器、游戏机中,由于文字和图像显示数量和质量的高要求,对液晶显示器的工作液(混配液晶)的物理性质和光电技术性能的要求愈来愈高,低粘度,适用于多路驱动,响应速度快,驱动电压低,具有高的介电各向异性,适宜的折射率各向异性和良好的化学和光学稳定性,以及良好的电压保持率和剩余电位是新型液晶的发展方向;含氟液晶具有低粘度,低电导率,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光学稳定性,在配制STN混配液晶中必须使用部分含氟液晶,在配制TFT混配液晶中全部使用含氟液晶;专利文献中公开的含氟液晶化合物种类很多,如美国专利5,021,189(1991),5,356,560,(1994),5,382,379,(1995),特别是中国专利1318617A,公开日为2001年10月24日,公开了一种含乙烯基桥和端基氟液晶化合物,其优点是高的清亮点温度,粘度低,电阻率高,且具有优良的光学和化学稳定性,但种类较单一,性能还不够明显突出,适应性还不够强,对应用于STN和TFT混配液晶中还有一定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新的含氟液晶化合物,在开发乙烯桥基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乙烷和乙炔桥基,使其优异的性能进一步发挥,并在不同的情况下应用于STN和TFT混配液晶中。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含氟液晶化合物用下述通式(I)表示 其中R表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寅基和癸基;Z表示乙烷基(-CH2CH2-)、乙烯基(-CH=CH-)、乙炔基(-C≡C-);Rf表示氟基(-F)、二氟甲基(-CHF2)、三氟甲基(-CF3)、三氟甲氧基(OCF3);X表示氢基、氟基;Y表示氢基、氟基。所述的含氟液晶化合物的一种结构,其中X=-F、Y=-H、Rf=-F;所述的含氟液晶化合物的另一种结构,其中X=Y=-H、Rf=-F;所述的含氟液晶化合物的第三种结构,其中X=Y=-H、Rf=-F;所述的含氟液晶化合物第四种结构,其中X=Y=-H、Rf=-CHF2;所述的含氟液晶化合物第五种结构,其中X=Y=-H、Rf=-CF3;所述的含氟液晶化合物第六种结构,其中X=Y=-H、Rf=OCF3这种含氟液晶化合物在混配液晶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混配液晶中含有通式(I)表示的烷基为正构乙基到癸基,桥基为乙烷、乙烯、乙炔基衍生物为特征的化合物。所述的含氟液晶化合物在混配液晶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液晶显示器电极对间含有通式(I)表示的烷基为正构乙基到癸基,桥基为乙烷、乙烯、乙炔基衍生物为特征的化合物。本专利技术在4-位连接苯基环己基,苯基的4-位连接在桥基Z的一端,另一端与3,4,5-位分别含氟或含氢的基团相连。由于氟原子的体积与氢原子相似,这样由于氟原子的引入不会引起体积效应导致对性能的影响;重要的是由于氟原子的疏水性和强电负性,使得含氟液晶粘度低,介电常数各向异性大,折射率各向异性适中和化学稳定性及光学稳定性好。更重要的是当桥基为乙烷基时弹性常数(K33/K11)好,适用于多路驱动中,当桥基为乙烯基或乙炔基时折射率各向异性(Δn)大,适用于薄型显示器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这种含氟液晶化合物的优点是1、高的清亮点温度(可达150℃),在调配液晶时能扩展液晶的工作温度范围。2、粘度低(可达22mpa·s),响应时间短,能提高显示器的画面质量。3、电阻率高(可达1011欧姆·厘米),有利于提高RC值和电压保持率,防止图形闪烁,降低剩余电位,以免发生屏面图像保留时间过长,适用于有源矩阵显示器。4、优良的光学和化学稳定性,在长时间紫外线照射或化学物质的作用下,能保持电阻率基本稳定,提高了显示器的寿命。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使用1-烷基-4-对苯甲酸基环己烷(5PCA)为原料,它是合成PCH系列液晶的中间体(姚乃燕等,清华大学学报20卷3期,1-6页,1980年)可以自市场购得或自己制得。桥基Z是通过Wittig反应及其转化制得的(黄文芳编著,叶立德化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现以化合物 的合成为代表,说明本专利技术新型含氟液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实施例1(桥基Z为乙烯基时)含乙烯基桥端基氟液晶的制备 1、1-正戊基-4-对苯甲醇基环己烷的制备将10克(37毫摩尔)的5PCA溶成150毫升无水四氢呋喃溶液,在无水和充氮保护下,缓慢滴加到2.4克(64毫摩尔)氢化铝锂和50毫升无水四氢呋喃的悬浮液中,加热回流过夜。水解未反应的氢化铝锂,用10%稀硫酸酸化至澄清,分出有机相,每次水层用50毫升乙醚萃取,共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分别每次用30毫升饱和碳酸钠水溶液洗涤,和每次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各两次。溶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蒸除乙醚,得产物9.0克,熔点49℃~50℃,收率94%。2、正戊基-4-对溴甲基苯基环己烷的制备将9.0克浓硫酸缓慢滴入27克(157毫摩尔)47%溴化氢水溶液中,加入上步产物20克(77毫摩尔),于100℃加热搅拌4小时,冷后用50毫升甲苯萃取,用10%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再用水洗涤。蒸除甲苯,减压蒸馏收集165℃/133.3Pa馏份,得产物161克,收率80%。3、磷盐的制备在氮气的保护下,将10克(38毫摩尔)三苯膦溶解在100毫升新蒸甲苯中,加入10.5克(35毫摩尔)上步产物,回流12小时,冷却,过滤,用少量甲苯洗涤。滤出固体,得白色磷盐结晶8.4克,收率80%。4.含乙烯基桥和端基氟液晶的制备在氮气保护下,加入0.5克(13毫摩尔)金属钾和20毫升叔丁醇,加热回流至钾反应完全,再滴入5.2克(9毫摩尔)溶于150毫升二氯甲烷的磷盐,搅拌1小时。再滴入1.5克(11毫摩尔)3,4-二氟苯甲醛和10毫升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室温下搅拌18小时。用50毫升5%盐酸酸化,每次用100毫升水洗,共5次。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蒸除溶剂,再溶于50毫升乙醚中,用柱色谱法纯化(100-200目硅胶柱,冲洗剂二氯甲烷∶正己烷=1∶5)。用无水乙醇重结晶两次,得反,反-式白色固体产物2.0克,收率52%。实施例2(桥基Z为乙烷基时)含乙烷基桥和端基氟液晶的制备 将实施例1-4中制得的含乙烯基桥和端基氟液晶3.6克(0.01摩尔)溶于70毫升四氢呋喃中,加入0.3克5%的钯碳催化剂,氢气在常压下经过伸到液体中层的导气管导入,反应温度室温,开启电磁搅拌器缓慢搅动。反应时用薄层色谱板监测,待乙烯基桥衍生物全部转化为乙烷基桥衍生物为止。滤出催化剂,除溶剂,固体在乙醇中重结晶,收率95%。实施例3(桥基Z为乙炔基时)含乙炔基桥和端基氟液晶的制备 ①二溴衍生物的制备将实例1-4中制得的含乙烯基桥和端基氟液晶3.6克(0.01摩尔)溶于二氯甲烷中,室温下滴入1克(0.013摩尔)的溴和10毫升二氯甲烷混合液。滴毕,在室温下继续搅拌3小时。加入50毫升水,分出有机相,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3次,合并,依次用10%碳酸氢钠水溶液和水洗涤,去溶剂后固体用乙醇重结晶,收率85%。②含乙炔基桥和端基氟液晶的制备将上述制得的二溴衍生物5.3克(0.01摩尔)在室温下溶于无水四氢呋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含氟液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正构烷基与苯基环己基的4-位相连,苯基的4-位与桥基Z的一端相连,桥基的另一端与另一苯基的1-位相连,这个苯基的3,4,5-位分别含有不同的氟基团,化合物的结构如通式(Ⅰ)所示:*** (Ⅰ)其中: R表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已基、庚基、辛基、寅基和癸基;Z表示乙烷基(-CH↓[2]CH↓[2]-)、乙烯基(-CH=CH-)、乙炔基(-C≡C-);R↓[f]表示氟基(-F)、二氟甲基(-CHF↓[2])、三氟甲基(-CF↓[ 3])、三氟甲氧基(OCF↓[3]);X表示氢基、氟基;Y表示氢基、氟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琰寇可雨王殿基苏海平黄金艳刘跃进赵立新苏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