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香基吖啶类化合物、其制造方法及其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66394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松香基吖啶类化合物,其制造方法及其用途。所述的松香基吖啶类化合物为:(4R,4aR,14cS)-8-异丙基-4,14c-二甲基-10,12-二硝基-14-氧基-1,3,4,4a,5,6,9,9a,13a,14c-十氢化萘[1,2-a]吖啶-4-甲酸甲酯、(4R,4aR,14cR)-4,14c-二甲基-10,12-二硝基-14-氧基-1,2,3,4,4a,5,6,9,14,14c-十氢化萘[1,2-a]吖啶-4-甲酸甲酯和(4R,4aR,14bR)-4,14b-二甲基-10,12-二硝基-8-氧基-1,2,3,4,4a,5,6,8,13,14b-十氢化萘[2,1-b]吖啶-4-甲酸甲酯,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松香基吖啶类化合物,是以脱氢松香为原料,在其碳环上构建吖啶环,合成了吖啶酮,因此所合成的松香基吖啶类化合物既具有鲜艳的色泽、覆盖与着色能力强等特点,又表现出了优良的抗菌活性,可将它们广泛应用于添加剂、涂料、医药等行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松香基化合物,特别是松香基吖啶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松香基吖啶类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松香市场的主要供应国,脂松香年产达50万吨以上,居世界第一位。但目前我国出口的主要是原料松香,这既不符合国内松香产业的发展趋势,也不能满足我国化工、制药等产业对松香产品的需求。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给我国松香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各应用部门对松香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脱氢松香是工业岐化松香的主要成分之一,是重要的化工原料,2001年葡萄牙科学家首先以脱氢松香合成了松香基咪唑类化合物,并相继合成了松香基吡嗪化合物、松香基吲哚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中有些表现出了良好的抗病毒活性。十九世纪当人们发现吖啶类衍生物能优先与活细胞中的核酸结合,并广泛用于抗疟药物后,这类物质由于其重要的药理和生物活性引起了各国科学家浓厚的兴趣,人们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后,合成了一系列吖啶类物质,并对其抗菌、驱虫、抗肿瘤、抗血吸虫等性能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又由于其优良的荧光性质和鲜艳的色泽,吖啶类物质被广泛用作荧光试剂、功能性色素,但目前尚未发现利用脱氢松香为原料,合成松香基吖啶类化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将公开一种松香基吖啶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还将公开以脱氢松香为原料制造松香基吖啶类化合物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松香基吖啶类化合物,分子结构式为 或 或 上述松香基吖啶类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如下(下述各原料配比量均以重量份计)1)将10~25份氨基脱氢松香酸甲酯衍生物、3~7份2-氯-3,5-二硝基苯甲酸、3~7份无水K2CO3和0.5~2份铜粉,加无水乙醇加热回流;其中氨基脱氢松香酸甲酯衍生物是12-氨基脱氢松香酸甲酯或顺式-12-氨基脱烷基化脱氢松香酸甲酯;制造式5化合物时为12-氨基脱氢松香酸甲酯;制造式9a、9b化合物时为顺式-12-氨基脱烷基化脱氢松香酸甲酯;2)待上述反应完后,蒸干溶剂,加入水使剩余的固体物溶解,并以醚类溶剂萃取水层;所述的醚类溶剂可为任意的醚类溶剂,例如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或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任意配比量配比的混合溶剂;萃取次数一般为3次;3)然后将水层和不溶物合并,加浓盐酸至无气泡产生;4)以醚类溶剂萃取溶液,将醚层用水洗至中性,并蒸干溶剂,再将剩余物提纯,即得到灭酸单体;与步骤2)相同,所述的醚类溶剂可为任意的醚类溶剂,例如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或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任意配比量配比的混合溶剂;萃取次数一般为3次;5)灭酸单体中加入300~500份POCl3,加热至120~130℃,反应完全后,再蒸除POCl3,然后加入溶解量的氯仿,或四氯化碳,或二氯甲烷,然后加水,再加氨水至PH值为7~8,搅拌使其溶解后,用水洗涤,并萃取有机层,蒸干溶剂,即得到9-氯吖啶衍生物粗品;6)上述粗品不经处理直接加入稀盐酸后,加热使其水解,然后过滤沉淀,再将所得的固体物提纯,即得吖啶酮衍生物单体;加热温度一般为40~60℃,加热时间一般为0.5~2小时。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松香基吖啶类化合物,是以脱氢松香为原料,在其碳环上构建吖啶环,合成了吖啶酮,因此所合成的松香基吖啶类化合物既具有鲜艳的色泽、覆盖与着色能力强等特点,又表现出了优良的抗菌活性,可将它们广泛应用于添加剂、涂料、医药等行业。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述实施方式中,如无特别规定,单位均为克(g)实施例一(4R,4aR,14cS)-8-异丙基-4,14c-二甲基-10,12-二硝基-14-氧基-1,3,4,4a,5,6,9,9a,13a,14c-十氢化萘吖啶-4-甲酸甲酯(分子结构式为5)的制造方法1、其化学反应式为 2、其步骤如下1>取10~25克12-氨基脱氢松香酸甲酯(分子结构式为2)、3~7克2-氯-3,5-二硝基苯甲酸、3~7克无水K2CO3和0.5~2克铜粉倒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400~600克无水乙醇,并加热回流3~5小时,其加热温度为79~80℃。待反应完后,蒸干溶剂,再加入1500~2500克水,并以250~500克乙醚萃取水层3次。将水层和不溶物合并,加浓盐酸至无气泡产生。再以250~700克石油醚萃取溶液3次,将醚层用水洗至中性,并蒸干溶剂,然后将所得剩余物提纯,采用的提纯方法可以为将剩余物用硅胶柱或氧化铝柱层析,并以重量配比为4.5~5.5∶0.5~1.5的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为洗脱剂洗脱;也可以将剩余物用甲醇重结晶;本实施例中是将所得剩余物用硅胶柱层析,并用600克重量配比为5∶1的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为洗脱剂洗脱,得到分子结构式为3的红色粉末12.8~32克;其产率78~80%,m.p.100.8~105.1℃。2>在上述红色粉末中加入300~500克POCl3,加热至120~130℃,加热时间为3~5小时,再减压蒸除POCl3,然后加200~400克氯仿,将其倒入装有800~1200克冰的烧杯中,滴加400~500克氨水使PH值至7~8,搅拌使其溶解后,用1000~2000克水洗涤,并萃取有机层,蒸干溶剂,即得到分子结构式为4的化合物。上述化合物不经处理直接加入800~1200克重量浓度为5~15%的稀盐酸后,加热至40~60℃,加热时间为0.5~2小时,然后过滤出沉淀,然后将所得的固体物提纯,所采用的提纯方法可以为将所得的固体物用硅胶柱或氧化铝柱层析,并以重量配比为4.5~5.5∶0.5~1.5的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为洗脱剂洗脱;也可以将剩余物用甲醇重结晶;本实施例中,是将所得的固体物用氧化铝柱层析,并用600克重量配比为5∶1的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为洗脱剂洗脱,即得分子结构式为5的暗红色针状晶体11.7~29.2克,即为(4R,4aR,14cS)-8-异丙基-4,14c-二甲基-10,12-二硝基-14-氧基-1,3,4,4a,5,6,9,9a,13a,14c-十氢化萘吖啶-4-甲酸甲酯,其产率为96~98%,m.p.230~233℃。实施例二(4R,4aR,14cR)-4,14c-二甲基-10,12-二硝基-14-氧基-1,2,3,4,4a,5,6,9,14,14c-十氢化萘吖啶-4-甲酸甲酯(分子结构式为9a)和(4R,4aR,14bR)-4,14b-二甲基-10,12-二硝基-8-氧基-1,2,3,4,4a,5,6,8,13,14b-十氢化萘吖啶-4-甲酸甲酯(分子结构式为9b)的制造方法1、其化学反应式为 2、其步骤如下1>将10~25克的顺式-12-氨基脱烷基化脱氢松香酸甲酯(分子结构式为6)、3~7克2-氯-3,5-二硝基苯甲酸、3~7克无水K2CO3和0.5~2克铜粉倒入圆底烧瓶中,加入400~600克无水乙醇,并加热回流3~5小时,其加热温度为79~80℃。待反应完后,蒸干溶剂,再加入1500~2500克水,并以250~500克乙酸乙酯萃取水层3次。将水层和不溶物合并,加浓盐酸至无气泡产生。再以250~500克石油醚萃取溶液3次,将醚层用水洗至中性,并蒸干溶剂,然后将所得的剩余物提纯,所采用的提纯方法可以为将所得的固体物用硅胶柱或氧化铝柱层析,并以重量配比为9.5~10.5∶0.5~1.5的苯与氯仿的混合物为洗脱剂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松香基吖啶类化合物,其分子结构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恒山童碧海潘英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