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vehicle for holding tank opening and closing hatch system, including hatch cover, top left, left and right side cover cover, opening and closing the hatch system comprises a left and right unit hatchcover hatch opening and closing unit, left hatchcover unit includes a first pillar, a first connecting rod, the first lug, the first turning arm and the first electric cylinder, right hatchcover unit includes second pillars, second links, second ears, second turning arm and second electric cylind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control, high reliability and low opening height, and can realize the synchronous turnover and folding of the hatch cover, which is favorable for the rapid lifting and transshipment of the goods, and has good concealment, and is favorable for the camouflage and camouflage of the hatch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运输车保温舱的启闭舱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动机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运输车保温舱的启闭舱盖系统。
技术介绍
在军事和航天领域,运输车通常需要设置保温舱以便为弹/箭等特种货物提供良好的温湿度和力学环境。舱盖作为保温舱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具备启闭功能,以便在开启时可为弹/箭等货物的吊装提供进出口,而在关闭时可为储存、运输的货物提供封闭的空间。现有的保温舱舱盖主要有以下两种结构:单片舱盖,主要通过舱盖的翻转实现启闭功能,由于舱盖不可折叠,导至开盖高度过高,无法满足货物快速吊装转载的需求;先翻后折舱盖,其需要通过两套驱动机构分别进行翻盖和折盖动作,导致驱动较多、控制难度较大,影响了整个保温舱系统的可靠性。且现有舱盖的驱动机构通常将连杆布于舱盖外侧,不利于隐身伪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运输车保温舱的启闭舱盖系统,其具有结构简单、控制容易、可靠性高、开盖高度低的优点,可实现舱盖的同步翻转和折叠,有利于货物的快速吊装、转载,且具有很好的隐蔽性,有利于舱盖的隐身伪装。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运输车保温舱的启闭舱盖系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运输车保温舱的启闭舱盖系统,所述舱盖包括左侧盖、左顶盖、右侧盖和右顶盖,左侧盖和左顶盖通过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对第一回转支耳铰接且使其铰接点处于左侧盖和左顶盖的内侧,右侧盖和右顶盖通过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对第二回转支耳铰接且使其铰接点处于右侧盖和右顶盖的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舱盖系统包括左舱盖启闭单元(1)和右舱盖启闭单元(1’);所述左舱盖启闭单元(1)包括第一支柱(11)、第一连杆(12)、第一支耳(13)、第一翻转臂(14)和第一电动缸(15),第一支柱(11)的下端固定于运输车底盘上,第一支耳(13)固定于左顶盖的内侧面上,第一连杆(12)的两端对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运输车保温舱的启闭舱盖系统,所述舱盖包括左侧盖、左顶盖、右侧盖和右顶盖,左侧盖和左顶盖通过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对第一回转支耳铰接且使其铰接点处于左侧盖和左顶盖的内侧,右侧盖和右顶盖通过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对第二回转支耳铰接且使其铰接点处于右侧盖和右顶盖的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舱盖系统包括左舱盖启闭单元(1)和右舱盖启闭单元(1’);所述左舱盖启闭单元(1)包括第一支柱(11)、第一连杆(12)、第一支耳(13)、第一翻转臂(14)和第一电动缸(15),第一支柱(11)的下端固定于运输车底盘上,第一支耳(13)固定于左顶盖的内侧面上,第一连杆(12)的两端对应与第一支耳(13)和第一支柱(11)的上端铰接,第一翻转臂(14)的下端设有第一左销轴孔(141)和第二左销轴孔(142)且使第二左销轴孔(142)处于第一左销轴孔(141)的内侧,第一翻转臂(14)固定于左侧盖的外侧下端并通过第一左销轴孔(141)与保温舱的左支架铰接,第一电动缸(15)与固定于运输车底盘上的左电动缸支耳(151)铰接,第一电动缸(15)的活塞杆(152)与第一翻转臂(14)的第二左销轴孔(142)铰接;左侧盖和左顶盖的铰接点设为A,第一连杆(12)与第一支耳(13)的铰接点设为B,第一连杆(12)与第一支柱(11)的铰接点设为C,第一翻转臂(14)与左支架的铰接点设为D,舱盖的横截面设为S,所述A、B、C、D四点在S面上的投影对应为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点;所述右舱盖启闭单元(1’)包括第二支柱(11’)、第二连杆(12’)、第二支耳(13’)、第二翻转臂(14’)和第二电动缸(15’),第二支柱(11’)的下端固定于运输车底盘上,第二支耳(13’)固定于右顶盖的内侧面上,第二连杆(12’)的两端对应与第二支耳(13’)和第二支柱(11’)的上端铰接,第二翻转臂(14’)的下端设有第一右销轴孔(141’)和第二右销轴孔(142’)且使第二右销轴孔(142’)处于第一右销轴孔(141’)的内侧,第二翻转臂(14’)固定于右侧盖的外侧下端并通过第一右销轴孔(141’)与保温舱的右支架铰接,第二电动缸(15’)与固定于运输车底盘上的右电动缸支耳(151’)铰接,第二电动缸(15’)的活塞杆(152’)与第二翻转臂(14’)的第二右销轴孔(142’)铰接;右侧盖和右顶盖的铰接点设为A’,第二连杆(12’)与第二支耳(13’)的铰接点设为B’,第二连杆(12’)与第二支柱(11’)的铰接点设为C’,第二翻转臂(14’)与右支架的铰接点设为D’,所述A’、B’、C’、D’四点在S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肖勇,贾延奎,刘奇,程明龙,何冠杰,刘洪波,姜苏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