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取大豆油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342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5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副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取大豆油脂的方法。一种提取大豆油脂的方法,依次采用热脱皮技术将大豆去皮,采用粉碎机将大豆粉碎,然后进行挤压膨化,将膨化物料粉碎后进行冷冻处理,加入碱性蛋白酶和水进行酶解得到酶解液;将酶解结束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游离油,将游离油分离、静置后即得大豆油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取的大豆油过氧化值低,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大大提高了产品品质,同时可应用于大规模连续化生产,为大豆油的实际生产及产业化应用创造有利条件。

A method for extracting soybean oi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 method for extracting soybean oil. A method for extraction of soybean oil, followed by hot dehulling technology of soybean peel, using soybean crushing mill, and then extrusion, will be expanded after the material crushing freezing treatment, adding water and alkaline protease enzyme hydrolysis enzyme solution; the enzyme after centrifugal separation, get free oil. The free oil separation, static to soybean oil. The soybean oil produced by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has low peroxide value, strong oxidation resistance, greatly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and can be applied to large-scale continuous production, so as to creat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actual production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soybean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取大豆油脂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副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提取大豆油脂的方法。
技术介绍
大豆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随着人们对其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的认识逐渐提高,大豆制品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青睐。新兴大豆制品的开发、传统大豆生产技术的改造及大豆食品的消费将成为一种趋势,带动我国的大豆制品迅速向产业化发展。我国2009年大豆的产量约为1450万吨,使用量约为5450万吨,进口约4000万吨,其中用于食品工业的大豆约800万吨,占使用量的15%;而在食品大豆中用于传统大豆食品的加工大豆约400万吨,占食用大豆的50%。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大豆制品已有几千种之多,其中包括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豆制品和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生产的新兴豆制品。我国食用豆制品已有悠久的历史,在加工利用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和一些先进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大豆含有20%左右的油脂,提取出来可做食用豆油,进一步提纯深加工可制成色拉油、人造奶油等。虽然现在一些新工艺、新方法正逐渐应用在油脂工业上,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取大豆油脂的方法,提高游离油得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取大豆油脂的方法,依次采用热脱皮技术将大豆去皮,采用粉碎机将大豆粉碎,然后进行挤压膨化,将膨化物料粉碎后进行冷冻处理,加入碱性蛋白酶和水进行酶解得到酶解液;将酶解结束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游离油,将游离油分离、静置后即得大豆油脂。作为优选,所述的冷冻温度为-25--15℃,冷冻时间为13-15h;作为优选,所述的酶解温度为45-55℃,酶解时间为2-4h,酶解pH为9.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和方便、安全简单,所得乳状液少,游离油得率高等特点。挤压膨化广泛用于大豆入浸的前处理,替代传统蒸炒和预榨,使建厂成本大幅度降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方法制取的大豆油过氧化值低,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大大提高了产品品质,同时可应用于大规模连续化生产,为大豆油的实际生产及产业化应用创造有利条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实施例1:一种提取大豆油脂的方法,依次采用热脱皮技术将大豆去皮,采用粉碎机将大豆粉碎,然后进行挤压膨化,将膨化物料粉碎后进行冷冻处理,加入碱性蛋白酶和水进行酶解得到酶解液;将酶解结束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游离油,将游离油分离、静置后即得大豆油脂;所述的冷冻温度为-25℃,冷冻时间为13h;所述酶解温度为45℃,酶解时间为4h,酶解pH为9.0。实施例2:一种提取大豆油脂的方法,依次采用热脱皮技术将大豆去皮,采用粉碎机将大豆粉碎,然后进行挤压膨化,将膨化物料粉碎后进行冷冻处理,加入碱性蛋白酶和水进行酶解得到酶解液;将酶解结束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游离油,将游离油分离、静置后即得大豆油脂;所述的冷冻温度为15℃,冷冻时间为15h;所述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3h,酶解pH为9.0。实施例3:一种提取大豆油脂的方法,依次采用热脱皮技术将大豆去皮,采用粉碎机将大豆粉碎,然后进行挤压膨化,将膨化物料粉碎后进行冷冻处理,加入碱性蛋白酶和水进行酶解得到酶解液;将酶解结束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游离油,将游离油分离、静置后即得大豆油脂;所述的冷冻温度为-20℃,冷冻时间为13h;所述酶解温度为55℃,酶解时间为2h,酶解pH为9.0。前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专利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取大豆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采用热脱皮技术将大豆去皮,采用粉碎机将大豆粉碎,然后进行挤压膨化,将膨化物料粉碎后进行冷冻处理,加入碱性蛋白酶和水进行酶解得到酶解液;将酶解结束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游离油,将游离油分离、静置后即得大豆油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取大豆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采用热脱皮技术将大豆去皮,采用粉碎机将大豆粉碎,然后进行挤压膨化,将膨化物料粉碎后进行冷冻处理,加入碱性蛋白酶和水进行酶解得到酶解液;将酶解结束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游离油,将游离油分离、静置后即得大豆油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秀连何志娟谢锡燕张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仙珠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