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型氟碳漆树脂共聚合反应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3158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5 01:53
一种溶剂型氟碳漆树脂共聚合反应工艺,加入配方抽真空、充氮气反复三次;通热水罐引热水升温,缓慢升温,当温度达到55℃时,因偶氮引发剂开始分解出自由基引发聚合,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要减少热水注入量,当温度达到60℃时,开启少量冷却水;当温度达到65℃时,要加大冷却水量,使温度缓升到正常反应温度68~70℃;反应到终点仍要继续搅拌,并开启冷却水进行冷却;釜内共聚物冷却至30℃以下,在通风情况下,开启釜的放料阀放料。本法氟碳漆具有优异的耐候、耐腐蚀、耐盐雾性,而且其他物性也非常好。其原因是:氟碳漆含有氟单体参与共聚而形成的特殊分子结构,即C‑F键。C‑F键的离解能是C‑C键的近3倍。

Resin copolymerization process of solvent based fluorocarbon paint

The reaction process of copolymerization of a solvent type fluorocarbon resin, adding vaccumize and repeated three times; through the hot water tank from slow heating, temperature rise of the hot water, when the temperature reached 55 degrees, due to the decomposition of azo initiator to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the reaction is exothermic, so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hot water injection and when the temperature reached 60 degrees, open a small number of cooling water; when the temperature reached 65 degrees, to increase the amount of cooling water, the temperature rising slowly to the normal temperature 68 to 70 DEG C; reaction to end point continues to stir, and open the cooling water for cooling; the kettle copolymer cooling to 30 DEG, the ventilation the case, open the discharge valve discharge reactor. The fluorocarbon paint has excellent weather resistance, corrosion resistance, salt fog resistance, and other physical properties are also very good. The reason is: the special molecular structure of fluorocarbon paint containing fluorine monomer in the copolymer formed, namely C F key. C dissociation energy of F bond is nearly 3 times the C C bo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溶剂型氟碳漆树脂共聚合反应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氟碳漆
,具体涉及一种溶剂型氟碳漆树脂共聚合反应工艺。
技术介绍
:溶剂型氟碳漆就是一氟树脂为主成膜物质的涂料称为氟树脂涂料,氟树脂涂料是氟树脂的一种应用形式。在欧美等国家把以氟烯烃聚合物或氟烯烃和其它单体的共聚物等为成膜物质的涂料称为“氟碳涂料”。在我国简称氟碳漆、氟碳涂料、氟涂料、有机氟涂料、氟树脂涂料等。氟树脂中氟碳键的存在和独有的氟化学特性,使得氟碳漆具有区别于普通涂料的优异性能。氟碳漆在国外已有60多年的应用历史,实践证明氟碳漆具有20年以上的超耐候性(保光、保色)和防腐保护性能,及长期优异的表面性能,是目前使用年限最长、综合性能最优的一种涂料,号称涂料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溶剂型氟碳漆树脂共聚合反应工艺。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溶剂型氟碳漆树脂共聚合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配方并以下列顺序加注:二甲苯、MIBK、AOE、VAC,用泵打入釜内;固体份偶氮引发剂和十一烯酸从釜上的加料口加入;2)抽真空、充氮气反复三次;3)加注CTFE;4)全部加料完毕,记录此时釜温、釜压;开启机械密封冷却水后,再开启釜搅拌;5)通热水罐引热水升温,缓慢升温,当温度达到55℃时,因偶氮引发剂开始分解出自由基引发聚合,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要减少热水注入量,当温度达到60℃时,开启少量冷却水;当温度达到65℃时,要加大冷却水量,使温度缓升到正常反应温度68~70℃;由于已气化的单体不断参与聚合反应,反应压力会逐步降低,因压力反映比较敏感,可看出升温、降温的苗头。所以可提前预判加热水或者开冷却水;保持反应温度为68~70℃,3~4小时压力不变化,即可认定为反应终点,总反应时间20小时;6)反应到终点仍要继续搅拌,并开启冷却水进行冷却;釜内共聚物冷却至30℃以下,停车(停止搅拌);7)在通风情况下,开启釜的放料阀放料。进一步技术:所述的配方的组分具体为:二甲苯:260-270v;MIBK:80-90kg;AOE:60-70kg;十一烯酸:8.6-10.6kg;VAC:260-270kg;偶氮引发剂:6.6-8.6kg;CTFE:383-390kg。进一步技术:所述的配方的组分具体为:二甲苯:260kg;MIBK:80kg;AOE:60kg;十一烯酸:8.6kg;VAC:260kg;偶氮引发剂:6.6v;CTFE:383kg。进一步技术:所述的配方的组分具体为:二甲苯:270kg;MIBK:90kg;AOE:70kg;十一烯酸:10.6kg;VAC:270kg;偶氮引发剂:8.6kg;CTFE:390kg。进一步技术:所述的偶氮引发剂具体为AIBN。进一步技术:所述的热水罐内的热水始终保持在80℃。进一步技术:所述的冷却水可用井水(0.3MPa)或者自来水(0.25MPa),始终畅通。进一步技术:所述的步骤6)釜温、釜压在达到反应温度前,每10分钟记录一次。达到反应温度后的1小时内,每20分钟记录一次,余下反应时间,每30分钟记录一次。进一步技术:停车后仍然开启冷却水进行冷却。进一步技术:所述的接料采用两个拉缸,轮流接料。进一步技术:遇到电网停电时,立即停热水,开启冷却水降温;在3分钟内启动自备发电机供电,启动釜的搅拌,继续冷却;当温度降到30℃以下,可停止搅拌,但要继续冷却;当电网送电后,重新升温反应,不会影响产品质量。有益效果:氟碳漆具有优异的耐候、耐腐蚀、耐盐雾性,而且其他物性也非常好。其原因是:氟碳漆含有氟单体参与共聚而形成的特殊分子结构,即C-F键。C-F键的离解能是C-C键的近3倍。另外,C-F键的F元素的电负性极大,能很好屏蔽住分子中的C-C键,保护其不受攻击。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溶剂型氟碳漆树脂共聚合反应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按配方并以下列顺序加注:二甲苯、MIBK、AOE、VAC,用泵打入釜内;固体份偶氮引发剂和十一烯酸从釜上的加料口加入;2)抽真空、充氮气反复三次;3)加注CTFE;4)全部加料完毕,记录此时釜温、釜压;开启机械密封冷却水后,再开启釜搅拌;5)通热水罐引热水升温,缓慢升温,当温度达到55℃时,因偶氮引发剂开始分解出自由基引发聚合,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要减少热水注入量,当温度达到60℃时,开启少量冷却水;当温度达到65℃时,要加大冷却水量,使温度缓升到正常反应温度68~70℃;由于已气化的单体不断参与聚合反应,反应压力会逐步降低,因压力反映比较敏感,可看出升温、降温的苗头。所以可提前预判加热水或者开冷却水;保持反应温度为68~70℃,3~4小时压力不变化,即可认定为反应终点,总反应时间20小时;6)反应到终点仍要继续搅拌,并开启冷却水进行冷却;釜内共聚物冷却至30℃以下,停车(停止搅拌);7)在通风情况下,开启釜的放料阀放料。配方的组分具体为:二甲苯:260kg;MIBK:80kg;AOE:60kg;十一烯酸:8.6kg;VAC:260kg;偶氮引发剂:6.6v;CTFE:383kg。偶氮引发剂具体为AIBN。热水罐内的热水始终保持在80℃。冷却水可用井水(0.3MPa)或者自来水(0.25MPa),始终畅通。步骤6)釜温、釜压在达到反应温度前,每10分钟记录一次。达到反应温度后的1小时内,每20分钟记录一次,余下反应时间,每30分钟记录一次。停车后仍然开启冷却水进行冷却。接料采用两个拉缸,轮流接料。遇到电网停电时,立即停热水,开启冷却水降温;在3分钟内启动自备发电机供电,启动釜的搅拌,继续冷却;当温度降到30℃以下,可停止搅拌,但要继续冷却;当电网送电后,重新升温反应,不会影响产品质量。实施例2、一种溶剂型氟碳漆树脂共聚合反应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按配方并以下列顺序加注:二甲苯、MIBK、AOE、VAC,用泵打入釜内;固体份偶氮引发剂和十一烯酸从釜上的加料口加入;2)抽真空、充氮气反复三次;3)加注CTFE;4)全部加料完毕,记录此时釜温、釜压;开启机械密封冷却水后,再开启釜搅拌;5)通热水罐引热水升温,缓慢升温,当温度达到55℃时,因偶氮引发剂开始分解出自由基引发聚合,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要减少热水注入量,当温度达到60℃时,开启少量冷却水;当温度达到65℃时,要加大冷却水量,使温度缓升到正常反应温度68~70℃;由于已气化的单体不断参与聚合反应,反应压力会逐步降低,因压力反映比较敏感,可看出升温、降温的苗头。所以可提前预判加热水或者开冷却水;保持反应温度为68~70℃,3~4小时压力不变化,即可认定为反应终点,总反应时间20小时;6)反应到终点仍要继续搅拌,并开启冷却水进行冷却;釜内共聚物冷却至30℃以下,停车(停止搅拌);7)在通风情况下,开启釜的放料阀放料。配方的组分具体为:二甲苯:270kg;MIBK:90kg;AOE:70kg;十一烯酸:10.6kg;VAC:270kg;偶氮引发剂:8.6kg;CTFE:390kg。偶氮引发剂具体为AIBN。热水罐内的热水始终保持在80℃。冷却水可用井水(0.3MP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溶剂型氟碳漆树脂共聚合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配方并以下列顺序加注:二甲苯、MIBK、AOE、VAC,用泵打入釜内;固体份偶氮引发剂和十一烯酸从釜上的加料口加入;2)抽真空、充氮气反复三次;3)加注⑦CTFE;4)、全部加料完毕,记录此时釜温、釜压;开启机械密封冷却水后,再开启釜搅拌;5)通热水罐引热水升温,缓慢升温,当温度达到55℃时,因偶氮引发剂开始分解出自由基引发聚合,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要减少热水注入量,当温度达到60℃时,开启少量冷却水;当温度达到65℃时,要加大冷却水量,使温度缓升到正常反应温度68~70℃;由于已气化的单体不断参与聚合反应,反应压力会逐步降低,因压力反映比较敏感,可看出升温、降温的苗头。所以可提前预判加热水或者开冷却水;保持反应温度为68~70℃,3~4小时压力不变化,即可认定为反应终点,总反应时间20小时;6)反应到终点仍要继续搅拌,并开启冷却水进行冷却;釜内共聚物冷却至30℃以下,停车(停止搅拌);7)在通风情况下,开启釜的放料阀放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剂型氟碳漆树脂共聚合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配方并以下列顺序加注:二甲苯、MIBK、AOE、VAC,用泵打入釜内;固体份偶氮引发剂和十一烯酸从釜上的加料口加入;2)抽真空、充氮气反复三次;3)加注⑦CTFE;4)、全部加料完毕,记录此时釜温、釜压;开启机械密封冷却水后,再开启釜搅拌;5)通热水罐引热水升温,缓慢升温,当温度达到55℃时,因偶氮引发剂开始分解出自由基引发聚合,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要减少热水注入量,当温度达到60℃时,开启少量冷却水;当温度达到65℃时,要加大冷却水量,使温度缓升到正常反应温度68~70℃;由于已气化的单体不断参与聚合反应,反应压力会逐步降低,因压力反映比较敏感,可看出升温、降温的苗头。所以可提前预判加热水或者开冷却水;保持反应温度为68~70℃,3~4小时压力不变化,即可认定为反应终点,总反应时间20小时;6)反应到终点仍要继续搅拌,并开启冷却水进行冷却;釜内共聚物冷却至30℃以下,停车(停止搅拌);7)在通风情况下,开启釜的放料阀放料。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溶剂型氟碳漆树脂共聚合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方的组分具体为:二甲苯:260-270v;MIBK:80-90kg;AOE:60-70kg;十一烯酸:8.6-10.6kg;VAC:260-270kg;偶氮引发剂:6.6-8.6kg;CTFE:383-390kg。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溶剂型氟碳漆树脂共聚合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方的组分具体为:二甲苯:260k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德喜张旭张明沈桂军王同章李晓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博泰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