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膜材料及制法,尤其是。
技术介绍
浸润性是固体表面一种很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它是通过液体的接触角来衡量的。当固体的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大于90度或150度时,人们则称其为疏水材料或超疏水材料。超疏水材料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可以用来防雪、防雨、自清洁、抗氧化以及防止电流传导及用作微流体器件等。目前,人们为了获得超疏水材料,常将其做成附着于基底上的薄膜,如在2001年7月18日公开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 1304437A中披露的一种“涂敷有疏水薄膜的制品的生产方法、涂敷疏水薄膜的制品以及用于疏水薄膜涂料的液体组合物”。它意欲提供一种疏水薄膜制品和该制品的生产方法;其中,疏水薄膜制品由在基板上涂敷着含有作为主要成分的二氧化硅和氟代烷基的疏水薄膜构成,生产方法为将含有硅醇盐、含氟代烷基的硅烷化合物和酸的涂料液体涂敷于基板上并使其干燥。但是,无论是疏水薄膜制品,还是其生产方法,都存在着不足之处,首先,疏水薄膜制品的疏水性欠缺,未能达到超疏水的性能;其次,此生产方法既制备不出超疏水薄膜材料,又因原料的繁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疏水薄膜材料,包括衬底和覆于其上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说薄膜由球形孔状的金属氧化物构成,所说金属氧化物外修饰有氟硅烷,所说球形孔的孔径为100~5000nm,所说薄膜的厚度为50~5000n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越,蔡伟平,段国韬,曹丙强,张立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