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排气体的汽车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2510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排气体的汽车水壶,包括中空的壶体、水循环管路和排气机构,水循环管路包括第一弯管、横管和第二弯管前后依次对接构成的U型管路,横管设于壶体的下端,壶体下端面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排气机构包括排气空心柱和补水空心柱,排气空心柱和补水空心柱均设置在壶体内,排气空心柱穿过第一通孔后与横管连通,补水空心柱穿过第二通孔后与横管连通,壶体内盛有冷却液,排气空心柱高于冷却液的液面,补水空心柱低于冷却液的液面,排气空心柱半径小于补水空心柱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自动排出冷却液中的空气,而且能够减少冷却液的浪费和污染,提高冷却液的寿命和可靠性,减少更换频率,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A water bottle with automatic exhaust ga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exhaust gas automatic kettle, which comprises a hollow pot body, a water circulation pipe and exhaust mechanism, a water circulation pipe comprises a first pipe and a horizontal pipe and second pipe butt type U pipe before and after the turn, the lower transverse tube is arranged in the kettle body, face under the po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the exhaust mechanism comprises a hollow column and a hollow cylinder exhaust water, exhaust and water column hollow hollow columns are arranged in the kettle body, the exhaust of hollow cylinder through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horizontal pipe, water hollow column through the second through holes and horizontal tube connected, contained in the kettle body coolant and exhaust the hollow column above the surface of the cooling liquid water, the hollow column below the liquid coolant and exhaust the hollow column radius is less than water hollow column height; the invention can automatically discharge the cooling liquid in the air, and can reduce the cool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can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and reliability of the cooling liquid, and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replac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排气体的汽车水壶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冷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排气体的汽车水壶。
技术介绍
随着化石燃料的日益匮乏,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将成为今后汽车的发展趋势。电池为电动汽车的行驶提供动力,为了使电池处于最佳工作工况,需配套冷却系统维持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水壶是电池冷却系统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其功能主要是在冷却液温度较高时,收集膨胀整个冷却回路冷却液的膨胀量,冷却液温度降低后,补充回路的冷却液收缩量,从而平衡整个系统的压力。但是,由于冷却系统的管路往往较长,在不抽真空的情况下,在冷却液加注循环过程中,管路容易残留空气,如不及时排出恢复压力平衡,就会出现膨胀水壶中的冷却液不能继续注入回路的情况,影响电池冷却效果。目前,常用的排气方式是在水壶上部接出一根水管来实现,但是这种结构具有以下缺点:(1)排气管与外部空气连通,大大降低了水壶的密封性,加快了冷却液的蒸发流失,缩短了冷却液的使用周期,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加重了更换冷却液的繁琐工作;(2)外部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极易从排气管进入水箱内部,造成冷却液的污染,尤其是现代工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空气中的PM2.5等颗粒含量日趋增高,冷却液在长期与外部空气连通的情况下,极易发生变质、沉淀等问题,轻则缩短了冷却液的使用寿命,重则堵塞管路和影响电池冷却效果,甚至引起更大的危险事故发生;(3)需要加设排气管,并在水壶的壶体上开设工排气管通过的出气口,结构复杂,且整体美观度低,无法满足人们对产品品质越来越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排气体的汽车水壶,不仅能够自动排除出冷却液中的空气,而且能够减少冷却液的浪费和污染,进而提高冷却液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减小更换频率,为日常生活提供了更为便利、安全和可靠的使用方式,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实用性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自动排气体的汽车水壶,包括中空的壶体和壶盖,壶体内盛放有冷却液,还包括水循环管路和排气机构;所述水循环管路包括第一弯管、横管和第二弯管,第一弯管、横管和第二弯管依次前后对接构成U型管路,横管设于壶体的下端,横管的上端面设有排气口和补水口,壶体下端面对应排气口和补水口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排气机构包括排气空心柱和补水空心柱,排气空心柱和补水空心柱均设置在壶体内,排气空心柱穿过第一通孔后与横管上所设排气口连通,补水空心柱穿过第二通孔后与横管上所设补水口连通,且排气空心柱与第一通孔之间、补水空心柱与第二通孔之间均为密封连接;壶体高度设为H,排气空心柱高度设为H1,补水空心柱高度设为H2,则0.8H<H1<H,H2<0.2H,且排气空心柱的上端面高于盒体内所盛冷却液的液面,补水空心柱的上端面低于壶体内所盛冷却液的液面,排气空心柱的直径设为R1,补水空心柱直径设为R2,则R2>R1。优选地,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固定板、连接板和安装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壶体上并与所安装位置的壶体形状匹配,安装板上设有连接孔且安装板可拆卸安装在外部支撑设备上,固定板和安装板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优选地,安装支架设置在壶体的后方,且固定板与壶体后端的形状匹配。优选地,安装板上所设连接孔中至少包括一个腰型孔。优选地,壶体的横截面为中间是矩形,左右两边是弧形的环形形状。优选地,还包括固定安装在壶体内壁上的水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的高度高于补水空心柱的上端面5mm~10mm,且水位传感器的输出端接入外部汽车总控处理器的水位信号输入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壶体内设置与水循环管路连通的排气空心柱和补水空心柱,利用排气空心柱高而细,补水空心柱低而粗的结构特点,使冷却水中的空气从排气空心柱中排出至容纳腔内,然后容纳腔由于压力增加,将壶体内的冷却液经补水空心柱压入水循环管中,不仅实现了气体的排放,且能够自动向水循环管内补充冷却水,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实用性强;(2)同时,无需额外设置排气管和排气孔的设置,阻隔了容纳腔内冷却水与外部空气的长时间接触,减少了冷却水的蒸发和污染,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而且有效保证了冷却水的纯净度,提高冷却水的使用寿命,进而减小更换频率,提高电池冷却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3)通过将水循环管路设计为U型,不仅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的美观和整洁,而且能够有效节省空间,实用性强;(4)通过设置安装支架并在安装支架上设置至少一个腰型孔,使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汽车上,且螺栓之间的安装距离更为灵活,适应性更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壶盖;2、安装支架;3、壶体;4、水循环管路;401、出水管;402、进水管;403、横管;5、排气空心柱;6、补水空心柱。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中空的壶体3和壶盖1、水循环管路4、排气机构和安装支架2,壶体3内盛放有冷却液;水循环管路4包括第一弯管、横管403和第二弯管,第一弯管、横管403和第二弯管依次前后对接构成U型管路,横管403设于壶体3的下端,横管403的上端面设有排气口和补水口,壶体3下端面对应排气口和补水口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排气机构包括排气空心柱5和补水空心柱6,排气空心柱5和补水空心柱6均设置在壶体3内,排气空心柱5穿过第一通孔后与横管403上所设排气口连通,补水空心柱6穿过第二通孔后与横管403上所设补水口连通,且排气空心柱5与第一通孔之间、补水空心柱6与第二通孔之间均为密封连接;壶体3高度设为H,排气空心柱5高度设为H1,补水空心柱6高度设为H2,则且0.8H<H1<H,H2<0.2H,且排气空心柱5的上端面高于盒体内所盛冷却液的液面,补水空心柱6的上端面低于壶体3内所盛冷却液的液面,排气空心柱5的直径设为R1,补水空心柱6直径设为R2,则R2>R1;安装支架2包括固定板、连接板和安装板,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壶体3的后端面上并与壶体3后端面的形状匹配,安装板上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中包括至少一个腰型孔,安装板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外部的支撑设备上,固定板和安装板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腰型孔使安装板可以适应不同距离的安装孔,安装更为灵活。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第一弯管为进水管402,第二弯管为出水管401,横管403固定设置在筒体的下端,且筒体的底面中线与横管403的轴线上下对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设在筒体底面的中线上,且排气空心柱5靠近进水管402,补水空心柱6靠近出水管401。水循环管路4、壶体3和排气机构可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开模制成,也可先分别单独制作壶体3、水循环管路4、排气空心柱5和补水空心柱6,然后通过采用激光焊接或同等效果的工艺进行固定和密封,具体制作和固定的过程均为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中,壶体3的材质优选采用能够达到150℃耐高温等级的PE、PC材料或等同性材料,壶体3的形状可视车型及内部结构的不同而不同,可采用球形、圆柱形、椭圆柱、椭圆形、方形等适合的形状,而内置水壶的体积可根据车用容量以及安装空间大小来决定,本实施例中壶体3的形状和尺寸只作为优选和举例说明使用,而并非限定。此处以壶体3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自动排气体的汽车水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自动排气体的汽车水壶,包括中空的壶体和壶盖,壶体内盛放有冷却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循环管路和排气机构;所述水循环管路包括第一弯管、横管和第二弯管,第一弯管、横管和第二弯管依次前后对接构成U型管路,横管设于壶体的下端,横管的上端面设有排气口和补水口,壶体下端面对应排气口和补水口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排气机构包括排气空心柱和补水空心柱,排气空心柱和补水空心柱均设置在壶体内,排气空心柱穿过第一通孔后与横管上所设排气口连通,补水空心柱穿过第二通孔后与横管上所设补水口连通,且排气空心柱与第一通孔之间、补水空心柱与第二通孔之间均为密封连接;壶体高度设为H,排气空心柱高度设为H1,补水空心柱高度设为H2,则0.8H<H1<H,H2<0.2H,且排气空心柱的上端面高于盒体内所盛冷却液的液面,补水空心柱的上端面低于壶体内所盛冷却液的液面,排气空心柱的直径设为R1,补水空心柱直径设为R2,则R2>R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排气体的汽车水壶,包括中空的壶体和壶盖,壶体内盛放有冷却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循环管路和排气机构;所述水循环管路包括第一弯管、横管和第二弯管,第一弯管、横管和第二弯管依次前后对接构成U型管路,横管设于壶体的下端,横管的上端面设有排气口和补水口,壶体下端面对应排气口和补水口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排气机构包括排气空心柱和补水空心柱,排气空心柱和补水空心柱均设置在壶体内,排气空心柱穿过第一通孔后与横管上所设排气口连通,补水空心柱穿过第二通孔后与横管上所设补水口连通,且排气空心柱与第一通孔之间、补水空心柱与第二通孔之间均为密封连接;壶体高度设为H,排气空心柱高度设为H1,补水空心柱高度设为H2,则0.8H<H1<H,H2<0.2H,且排气空心柱的上端面高于盒体内所盛冷却液的液面,补水空心柱的上端面低于壶体内所盛冷却液的液面,排气空心柱的直径设为R1,补水空心柱直径设为R2,则R2>R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慧李剑波陈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能绿驰成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