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冷压缩机的气体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86969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6:50
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带有气体出口管(1a),并且容纳气缸盖(10),所述气缸盖具有气体出口(13);以及塑料排放管(20),所述塑料排放管具有入口端部和出口端部(21、22),所述入口端部和所述出口端部分别与气体出口(13)和气体出口管(1a)联接,所述入口端部和所述出口端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排放部件连接,所述排放部件通过连接元件(30)被限定在气体出口(13)处或气体出口管(1a)处,所述连接元件具有:固定部分(31),所述固定部分被固定在排放部件(1a、13)的内部;接合部分(32),所述接合部分装配在所述排放管(20)的一个端部,并且带有作用于排放管(20)的表面引导构件(33)以及卡紧部件(34),所述卡紧部件被布置在引导构件(33)和固定部分(31)之间;以及保持环(40),所述保持环围绕排放管(20)安装以压缩排放管,以将卡紧元件(34)钉入所述排放管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放装置,所述排放装置被应用到在外壳内部包括电机-压缩机组件的类型的密封式制冷压缩机,所述组件具有在气缸内部做往复运动的活塞,所述气缸限定在气缸曲轴箱中,并且一端由气缸盖封闭,排放室限定在所述气缸盖内。压缩机的气体排放装置设置有排放管,该排放管具有固定到气缸盖并通向排放室的入口端部和通向设置在密封壳体的孔中的气体出口管的相反的出口端部。排放管在排放室和与压缩机连接的制冷系统的高压侧之间提供流体连通。
技术介绍
例如制冷系统中所使用的制冷压缩机类型的真空压缩机在压缩单元中进行制冷气体的压缩,所述压缩单元位于外壳内部,将加压的气体传导到与压缩机联接的制冷系统的高压侧。这种压缩机在外壳的内部通常包括电机-压缩机组件,所述组件具有限定气缸的气缸曲轴箱,活塞在该气缸的内部通过旋转电机或者直线电机的致动沿轴向移位。气缸具有敞开端部和相反端部,活塞被容纳在所述敞开端部,所述相反端部被阀板封闭,气缸盖抵靠所述阀板布置。阀板被构造成与至少一个排放阀共同运行,所述排放阀朝向排放室的内部。气缸中压缩的气体经由排放管被传送到压缩机的外部,所述排放管具有入口端部和相反端部,所述入口端部与气缸盖密闭联接,所述相反端部被密闭地固定到气体出口管,所述气体出口管通常被安装在设置在压缩机外壳中的孔。在已知的解决方案中,排放管为金属,所述排放管与气缸盖和气体出口管的连接通过焊接(直接铜焊)实现,或者通过将排放管装配到安装在气缸盖中的中间体实现(巴西文献PI0300607-7和美国文献2004/0052661)。在US2010/0226805A1所描述和说明的结构性的解决方案中,气体出口管的内部的金属排放管的出口端部的安装需要管状套筒形式的连接器的协助,所述连接器由塑料材料构成,并且位于排放管和气体出口管之间。在排放管由塑料材质制成的解决方案中,排放管与气缸盖的连接通过例如使塑料排放管的入口端部围绕管状管口装配实现,所述管状管口从气缸盖凸出。但是,将塑料排放管保持在管状管口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的协助实现,例如无论具有或不具有同时围绕塑料排放管的入口端部和气缸盖的管状管口的保持环,都可通过粘合剂协助实现。密封外壳的金属气体出口管中的塑料排放管的出口端部的一种已知的安装装置如文献W02007/011247A2所描述和说明,该安装装置包括提供向密封外壳的内部和外部凸起的金属气体出口管,以使得气体出口管的外部端部被焊接到与所述压缩机联接的制冷系统的高压管。金属气体出口管的内径被设计成紧密地接纳塑料排放管的出口端部部分,该出口端部部分沿气体出口管的整个延伸部的内部布置。塑料排放管在金属气体出口管的内部的紧密配合与所述可伸缩的装配组件的纵向延伸部共同在两个管状延伸部之间已经提供了密封,所述密封通过抵靠塑料排放管的金属气体出口管的至少一个向内的径向变形补充。在所述已知的压缩机结构中,存在一些需要通过排放系统的适当的物理布局解决的问题,所述物理布局包括排放管以及排放管与气缸盖和外壳的连接。使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排放管存在一些已知问题,例如:来自压缩机构的振动向密封外壳的传递;气体压缩噪声向密封外壳的传递;对运输条件和操作条件的耐受度以避免由疲劳导致的排放管的破裂;以及从压缩的气体向密封外壳的内部的气体通道和热量传递的限制。除了以上存在的问题外,在用于金属排放管与气缸盖和压缩机外壳的部件的连接的常规解决方案中,还可能发生压缩电机的绝缘故障,从而导致压缩电机中的电流泄漏,所述电流泄漏将排放管作为流动通路之一,从而到达压缩机外壳和任何与压缩机外壳相关联的金属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涉及金属排放管使用的问题,金属排放管通常具有足够大的内径,以使得负载损耗最小化,并且所述金属排放管具有包括一些曲线和笔直部分的较长长度,以使得振动向外壳的传递和发生由疲劳导致的损坏的可能性最小化。除了需要更大数量的材料和更复杂的组件外,所述解决方案还不能避免在气体压缩期间传送到外壳的噪声问题和从压缩气体向外壳内部的热量传递问题,解决所述噪声问题通常需要使用安装在管上的衰减元件,解决所述热量传递问题除非在金属排放管中使用某种类型的隔热材料,但是这还会增加该解决方案的成本。为了解决提供金属材料的排放管的问题,一种已知的解决方案已经被提出,这种方案使用一种柔性的排放管,该排放管由例如聚合塑料材料的低热导率材料制成(W02007/011247A2)。这种方案虽然解决了涉及金属排放管的所有问题,但是使用聚合柔性排放管的所述现有工艺的解决方案还具有某些缺点,这些缺点与必须提供过量投入的额外的元件和保持环有关,这不仅带来更困难和花费更高的装配,而且还会在对气体出口管和气缸盖进行固定和密封时出现故障,并且还会发生结构抗力故障,从而损害排放管的紧密性。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先前解决方案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压缩机中的气体排放装置,该气体排放装置能够在气缸盖和压缩机外壳部件中提供可靠的和耐久的排放管连接,该排放管由柔性材料制成,具有低热导率,并且不导电,所述连接具有简单的结构和实用的装置,这使得其可以被应用到不同的压缩机结构中,能显著减小向密封外壳的压缩机构传递的振动和气体压缩的噪声。上述目标借助气体排放装置实现,所述气体排放装置被应用到以下类型的制冷压缩机,所述类型的制冷压缩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气体出口管并容纳气体压缩机构,所述气体压缩机构包括气缸和气缸盖,在所述气缸盖内部限定气体排放室并具有气体出口;以及柔性塑料材料制成的排放管,所述排放管具有入口端部和和出口端部,所述入口端部与气体出口联接,所述出口端部与气体出口管联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由排放管的入口端部和出口端部限定的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部件被连接到排放部件,所述排放部件由管状形状的连接元件限定在任何一个气体出口和气体出口管中,所述连接元件包括:固定部分,所述固定部分被固定在相应排放部件的内部;接合部分,所述接合部分过盈地配合在排放管的一个端部的内部,并且带有表面引导(index)部件,所述表面引导构件在排放管中产生相应的径向变形;以及至少一个卡紧部件,所述卡紧部件表面地设置在引导构件和固定部分之间;以及保持环,所述保持环围绕排放管端部布置,并且径向地压缩所述排放管,以在排放管中钉入连接元件的接合部分的卡紧部件。本专利技术提供排放装置,所述排放装置包括用于排放管的连接件,并且具有作为其一个优点的更容易组装的事实。由上文限定的结构通过简单和节约成本的结构允许改善柔性塑料材料制成的排放管与由气缸盖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冷压缩机的气体排放装置,所述气体排放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带有气体出口管(1a)并且容纳气体压缩机构,所述气体压缩机构包括气缸(3)和气缸盖(10),所述气缸盖在内部限定气体排放室(11)并且具有气体出口(13);以及排放管(20),所述排放管由柔性塑料材料制成,所述排放管具有入口端部(21)和出口端部(22),所述入口端部与所述气体出口(13)联接,所述出口端部与所述气体出口管(1a)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20)的所述入口端部(21)和所述出口端部(22)中的至少一个与排放部件连接,所述排放部件由管状连接元件(30)限定在所述气体出口(13)和所述气体出口管(1a)中的任何一个中,所述连接元件具有:‑固定部分(31),所述固定部分被固定在相应排放部件(1a、13)的内部;‑接合部分(32),所述接合部分过盈地配合在所述排放管(20)的一个端部的内部并且带有表面引导构件(33)和至少一个卡紧部件(34),所述表面引导构件在所述排放管(20)中产生相应的径向变形部(20a),所述卡紧部件被表面地布置在所述表面引导构件(33)和所述固定部分(31)之间;以及‑保持环(40),所述保持环围绕所述排放管(20)的端部布置并且径向地压缩所述排放管,以将所述连接元件(30)的所述接合部分(32)的所述卡紧部件(34)钉入所述排放管(2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8.17 BR BR10201202072571.一种用于制冷压缩机的气体排放装置,所述气体排放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
带有气体出口管(1a)并且容纳气体压缩机构,所述气体压缩机构包括气缸(3)和气缸盖
(10),所述气缸盖在内部限定气体排放室(11)并且具有气体出口(13);以及排放管(20),所
述排放管由柔性塑料材料制成,所述排放管具有入口端部(21)和出口端部(22),所述入口
端部与所述气体出口(13)联接,所述出口端部与所述气体出口管(1a)联接,其特征在于,所
述排放管(20)的所述入口端部(21)和所述出口端部(22)中的至少一个与排放部件连接,所
述排放部件由管状连接元件(30)限定在所述气体出口(13)和所述气体出口管(1a)中的任
何一个中,所述连接元件具有:
-固定部分(31),所述固定部分被固定在相应排放部件(1a、13)的内部;
-接合部分(32),所述接合部分过盈地配合在所述排放管(20)的一个端部的内部并且
带有表面引导构件(33)和至少一个卡紧部件(34),所述表面引导构件在所述排放管(20)中
产生相应的径向变形部(20a),所述卡紧部件被表面地布置在所述表面引导构件(33)和所
述固定部分(31)之间;以及
-保持环(40),所述保持环围绕所述排放管(20)的端部布置并且径向地压缩所述排放
管,以将所述连接元件(30)的所述接合部分(32)的所述卡紧部件(34)钉入所述排放管
(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引导构件(33)与所述固定部分
(31)隔离开,并且从所述接合部分(32)径向地向外凸出,所述保持环(40)在至少一个方向
上通过所述排放管的端部的所述径向变形部(20a)被轴向保持并且在相反方向上通过所述
固定部分(31)被轴向保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环(40)具有相反端部边缘(40a、
40b),所述相反端部边缘分别抵靠所述排放管(20)的端部的所述径向变形部(20a)和所述
连接元件(30)的所述固定部分(31)安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环(40)具有抵靠所述连接元件
(30)的所述固定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普夫M·克尼斯J·L·埃津格D·E·B·里利
申请(专利权)人:惠而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巴西;B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