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19830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0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车间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侧面与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与挡风板连接,所述外壳内固定有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端与所述底座上表面连接,所述固定杆上端与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上活动连接有扇叶;检测盒,弹簧右端与所述检测盒右侧内壁连接,所述弹簧左端与牵引绳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另一端与所述扇叶连接,实现了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监测准确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室气体监测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间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水汽(H?O)、二氧化碳(CO?)、氧化亚氮(N?O)、甲烷(CH?)等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在现有技术中,工业生产中容易产生较多的碳排放,而如何控制工业中的碳排放成为重点研究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来采集被监测地点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然后将数据传输到处理中心进行处理,根据分析处理的结果对工厂排放的温室气体进行监控,当超标时则要求企业进行整改。在现有技术中,车间作为工业园区碳排放监测的重点区域,在车间内设有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但是车间内由于气流不稳定,经常会有机器产生的气流,导致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不准确。综上所述,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车间存在较多的不稳定气流,导致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监测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间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车间存在较多的不稳定气流,导致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监测不准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监测准确的技术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车间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长方体状,所述外壳为网状结构,所述外壳的4个侧面和顶面分别与5个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5个支架的另一端分别与5个挡风板连接,所述外壳内固定有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支撑柱上端与所述外壳底面连接,所述支撑柱下端与底座连接,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带刹脚轮;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端与所述底座上表面连接,所述固定杆上端与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上活动连接有扇叶;检测盒,所述检测盒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表面,弹簧右端与所述检测盒右侧内壁连接,所述弹簧左端与牵引绳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另一端与所述扇叶连接,第一金属接触片与所述检测盒左侧内壁连接,第二金属接触片与所述弹簧的左端连接,第一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接触片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另一端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第二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接触片连接,所述第二导线另一端与控制开关连接后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接触片与所述第二金属接触片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其中,所述外壳采用角钢制成,所述外壳表面涂有防锈漆。其中,所述外壳内安装有风速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通过第二控制开关与所述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由于采用了将车间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装置设计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长方体状,所述外壳为网状结构,所述外壳的4个侧面和顶面分别与5个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5个支架的另一端分别与5个挡风板连接,所述外壳内固定有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支撑柱上端与所述外壳底面连接,所述支撑柱下端与底座连接,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带刹脚轮;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端与所述底座上表面连接,所述固定杆上端与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上活动连接有扇叶;检测盒,所述检测盒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表面,弹簧右端与所述检测盒右侧内壁连接,所述弹簧左端与牵引绳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另一端与所述扇叶连接,第一金属接触片与所述检测盒左侧内壁连接,第二金属接触片与所述弹簧的左端连接,第一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接触片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另一端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第二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接触片连接,所述第二导线另一端与控制开关连接后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连接的技术方案,即,将外壳设计为网状便于气体进入外壳内,便于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进行检测,利用底座下方的带刹脚轮,工作人员便于对监测的位置进行调整,首先利用外壳4个侧面和顶面的挡风板对车间内不稳定的气流进行阻挡,避免不稳定气流进入外壳内,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当车间内气流较大,挡风板已经不能够起到作用时,此时大气流吹动,使得固定杆上的扇叶转动,扇叶转动进而带动通过牵引绳连接的弹簧移动,弹簧移动使得第一金属接触片和第二金属接触片接触,进而使得蓄电池的电路导通,使得控制开关通电,控制开关通电工作使得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停止工作,避免采集不准确的数据,当气流较小时,弹簧回位,蓄电池电路断开,控制开关停止工作,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重新工作进行数据采集,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车间存在较多的不稳定气流,导致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监测不准确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监测准确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车间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壳,2-支架,3-挡风板,4-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5-支撑柱,6-底座,7-带刹脚轮,8-固定杆,9-扇叶,10-检测盒,11-弹簧,12-牵引绳,13-第一金属接触片,14-第二金属接触片,15-第一导线,16-蓄电池,17-第二导线,18-控制开关。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间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车间存在较多的不稳定气流,导致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监测不准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监测准确的技术效果。本申请实施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采用了将车间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装置设计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长方体状,所述外壳为网状结构,所述外壳的4个侧面和顶面分别与5个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5个支架的另一端分别与5个挡风板连接,所述外壳内固定有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支撑柱上端与所述外壳底面连接,所述支撑柱下端与底座连接,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带刹脚轮;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端与所述底座上表面连接,所述固定杆上端与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上活动连接有扇叶;检测盒,所述检测盒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表面,弹簧右端与所述检测盒右侧内壁连接,所述弹簧左端与牵引绳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另一端与所述扇叶连接,第一金属接触片与所述检测盒左侧内壁连接,第二金属接触片与所述弹簧的左端连接,第一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接触片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另一端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第二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接触片连接,所述第二导线另一端与控制开关连接后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连接的技术方案,即,将外壳设计为网状便于气体进入外壳内,便于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进行检测,利用底座下方的带刹脚轮,工作人员便于对监测的位置进行调整,首先利用外壳4个侧面和顶面的挡风板对车间内不稳定的气流进行阻挡,避免不稳定气流进入外壳内,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当车间内气流较大,挡风板已经不能够起到作用时,此时大气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间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长方体状,所述外壳为网状结构,所述外壳的4个侧面和顶面分别与5个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5个支架的另一端分别与5个挡风板连接,所述外壳内固定有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支撑柱上端与所述外壳底面连接,所述支撑柱下端与底座连接,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带刹脚轮;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端与所述底座上表面连接,所述固定杆上端与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上活动连接有扇叶;检测盒,所述检测盒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表面,弹簧右端与所述检测盒右侧内壁连接,所述弹簧左端与牵引绳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另一端与所述扇叶连接,第一金属接触片与所述检测盒左侧内壁连接,第二金属接触片与所述弹簧的左端连接,第一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接触片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另一端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第二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接触片连接,所述第二导线另一端与控制开关连接后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车间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长方体状,所述外壳为网状结构,所述外壳的4个侧面和顶面分别与5个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5个支架的另一端分别与5个挡风板连接,所述外壳内固定有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支撑柱上端与所述外壳底面连接,所述支撑柱下端与底座连接,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带刹脚轮;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端与所述底座上表面连接,所述固定杆上端与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上活动连接有扇叶;检测盒,所述检测盒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表面,弹簧右端与所述检测盒右侧内壁连接,所述弹簧左端与牵引绳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另一端与所述扇叶连接,第一金属接触片与所述检测盒左侧内壁连接,第二金属接触片与所述弹簧的左端连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俪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边界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