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表面活性剂油井解堵工艺及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661877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酸性表面活性剂,进行油井解堵的工艺方法和酸性表面活性剂配方及其制备方法。酸性表面活性剂配方,特征是:配方原料重量比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丙二醇醚:10%-40%;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酚胺树脂:10%-45%;FC-N01氟碳表面活性剂:0.0001%-0.035%;FC-3B氟碳表面活性剂:0.0001%-0.05%;盐酸:3-10%;硝酸:2-10%;水:30-55%。按配制工艺配制。解堵工艺特征是:配制成0.4%-0.6%的酸性表面活性液。在油井不停抽油的情况下,将酸性表面活性液从环空注入。然后,用10-20m↑[3]清水顶替。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很好的解堵效果,提高油井产量,施工过程不影响采油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酸性表面活性剂,进行油井解堵的工艺方法和酸性表面活性剂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油井生产时间的延长,油井需要检泵作业。为了检泵作业安全和检泵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在检泵作业前,用CaCL2或CaBr2水溶液压井或利用油田污水压井。压井作业造成部分油井检泵后,产量极具降低。这是由于CaCL2或CaBr2水溶液或油田污水在压井过程中,对地层进行了二次污染,使地层发生了碱敏、水敏效应。要使油井产量得到恢复,通常采用的措施是对油井进行酸化作业。但是,酸化作业一次费用很高(约25万元左右),在生产实践中存在砂岩油田部分油井酸化失效的问题。分析油井检泵作业后产量“失稳”的原因后,技术人员开始解决油井解堵问题。目前,为了提高油井解堵效率,提高、恢复压井后的油井产量,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油井解堵成效。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352350A、CN 1508213A、CN 1144255A,属于油井解堵技术范畴。特别是中国专利CN1352350A公开了一种油层复合解堵工艺。其做法是首先洗井一周;正替有机解堵剂至油层;正挤热水至油层,关井2至6小时;正挤无机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酸性表面活性剂油井解堵施工工艺,应用于油井解堵,其特征在于:将酸性表面活性剂加水,配制成0.3%-1.0%的酸性表面活性液,在油井不停抽油的情况下,采用泵车将0.3%-1.0%的酸性表面活性液从油井套管与油管环空注入,注入速度为20-40m↑[3]/h,注入数量为30-80m↑[3],然后,用10-30m↑[3]清水顶替酸性表面活性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亚荣蔡远红马永忠刘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