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酚单丙烯酸酯抗氧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1871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双酚单丙烯酸酯抗氧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抗氧剂KY500的制备方法。目前制备双酚单丙烯酸酯抗氧剂的方法有两步法和一步法,但这些方法的中间产物有剧毒,会污染环境,且产率较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以2,2’-乙撑(4,6-二特戊基)苯酚、丙烯酸、氯氧化磷为原料,三乙胺为酸吸收剂,液态有机物为溶剂,氯化亚铜盐为阻聚剂,制备的双酚单丙酸酯抗氧剂收率可达到72.2%,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工艺路线简单,产品收率高,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易于工业化,有利于大批量的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酚单丙烯酸酯抗氧剂,特别是抗氧剂KY500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抗氧剂KY500即2--4,6-二特戊基苯基丙烯酸酯英文名是2--4,6-di-tert-pentylphenyl acrylate。抗氧剂KY500,目前是双酚单丙烯酸酯类抗氧剂中优良品种。该剂可有效的作为丁二烯类聚合物的抗氧剂,如合成顺丁橡胶、丁苯橡胶、ABS树脂等。改善了抗氧剂的油溶性和挥发性,能明显提高合成顺丁橡胶、丁苯橡胶、ABS树脂等聚合物抗热氧老化性能及耐侯老化性能。抗氧剂KY500与使用传统抗氧剂264、2246等进行比较,其抗热氧老化性、耐候性能,抗黄变性,加工稳定性都明显提高。抗氧剂KY500是丁二烯类聚合物用抗氧剂,是目前双酚单丙烯酸酯抗氧剂最新一代产品,等同于住友公司的抗氧剂KY500,是住友公司90年代开发成功并投入使用的新型抗氧剂。抗氧剂KY500的结构式如下图 制备此抗氧剂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两步法,先由丙烯酸和氯氧化磷合成丙烯酰氯,再由丙烯酰氯和2,2’-乙撑(4,6-二特戊基)苯酚制备抗氧剂KY500;另一种是一步法,即2,2’-乙撑(4,6-二特戊基)苯酚、丙烯酸、氯氧化磷及反应助剂放在一个反应容器中,加热搅拌,制备抗氧剂KY500。两步法的缺点在于1反应中间体丙烯酰氯是剧毒化工品,使用较危险,容易造成人员伤害;2产品总收率较低。一步法中,反应过程产生的丙烯酰氯参与了第二步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水,丙烯酰氯与水反应,分解成丙烯酸和盐酸,因此,对环境的危害大大减少。因此,近期专利报道此类双酚单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多采用一步法。欧洲专利EP 0322166报道了合成抗氧剂KY500方法,采用的制备方法以双酚E、丙烯酸、三乙胺为原料,正庚烷为溶剂,在80℃保温1h,加入水,搅拌分层,油层用水洗涤至中性为止,油层冷至5℃,搅拌析出结晶,得产品抗氧剂KY500。专利报道抗氧剂KY500收率38.4%。由于丙烯酸在反应条件下容易聚合,生成胶状物,抗氧剂KY500难以从反应溶剂中分离出来,因此以往的专利报道中抗氧剂KY500的收率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抗氧剂KY500的方法。该方法加入铜盐为丙烯酸的阻聚剂,提高了抗氧剂KY500的收率,收率可达到72.2%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制备方法以2,2’-乙撑(4,6-二特戊基)苯酚、丙烯酸、氯氧化磷为原料,三乙胺为酸吸收剂,铜盐为阻聚剂,液态有机物为溶剂,反应温度为0~100℃,反应时间为0.5~3h,反应结束,在反应装置中加入水,搅拌分层。油层用水洗涤至中性,油层冷至5℃,搅拌析出结晶,经重结晶,得产品双酚单丙烯酸酯抗氧剂KY50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2,2’-乙撑(4,6-二特戊基)苯酚与丙烯酸的摩尔比为1∶0.5~1∶5;丙烯酸与氯氧化磷的摩尔比为1∶0.3~1∶1;丙烯酸与铜盐的摩尔比为1∶0.01~1∶0.1;铜盐包括氯化亚铜或醋酸铜等铜类化合物,使用C5~C9的脂肪烃;C6~C10芳香烃;C2-C8的脂肪醇液态有机物做溶剂。具体步骤包括将2,2’-乙撑(4,6-二特戊基)苯酚、丙烯酸、三乙胺、反应助剂、溶剂等置于带搅拌、温度显示和回流的四口烧瓶中,加热搅拌至反应温度,用滴液漏斗滴加氯氧化磷,在反应温度下保温反应一定时间。实验结束后,在烧瓶中加入水,搅拌分层,用分液漏斗分离出油层,用水洗涤至中性,将油层置于广口瓶中,用冰水冷至5℃,搅拌析出结晶,该结晶物质经干燥、重结晶,得白色至浅黄色固体,即抗氧剂产品KY500。该抗氧剂的元素分析结果C81.4%,H10.0%,O8.5%,其理论值为C81.0%,H10.2%,O8.8%。该抗氧剂产品的质谱检测结果M/Z548为M+。抗氧剂产品的红外光谱分析见附图1。本专利技术工艺路线简单,产品收率高,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易于工业化,有利于大批量的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抗氧剂KY500的红外光谱分析图;图中I为2,4-二特戊基苯酚的红外光谱图;II为2,2’-乙撑(4,6-二特戊基)苯酚的红外光谱图;III为抗氧剂KY500的红外光谱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2,2’-乙撑(4,6-二特戊基)苯酚75g(0.15mol)、丙烯酸14.5g(0.20mol)、三乙胺60g(0.59mol),铜盐0.2g(0.002mol),溶剂60g,置于四口烧瓶中,加热至70℃,用滴液漏斗滴加氯氧化磷15g(0.10mol),在70℃保温2h,加入水,搅拌分层。油层用水洗涤至中性,油层冷至5℃,搅拌析出结晶,经重结晶,得抗氧剂KY500 60g,抗氧剂KY500收率为72.2%。产物KY500为白色~浅黄色固体结晶物,熔点118~119℃。实施例22,2’-乙撑(4,6-二特戊基)苯酚75g(0.15mol)、丙烯酸15g(0.20mol)、三乙胺90g,铜盐2g(0.02mol),溶剂60g,置于四口烧瓶中,加热至70℃,用滴液漏斗滴加氯氧化磷15g(0.10mol),在70℃保温2h,加入水,搅拌分层。油层用水洗涤至中性,油层冷至5℃,搅拌析出结晶,经重结晶,得抗氧剂KY500 54g,抗氧剂KY500收率为64.5%。产物KY500为白色~浅黄色固体结晶物,熔点118~119℃。实施例32,2’-乙撑(4,6-二特戊基)苯酚25g(0.05mol)、丙烯酸5g(0.07mol)、三乙胺30g,铜盐0.7g(0.007mol),溶剂30g,置于四口烧瓶中,加热至40℃,用滴液漏斗滴加氯氧化磷5g(0.003mol),在40℃保温0.5h,加入水,搅拌分层。油层用水洗涤至中性,油层冷至5℃,搅拌析出结晶,经重结晶,得抗氧剂KY500 12g,抗氧剂KY500收率为43.3%。产物KY500为白色~浅黄色固体结晶物,熔点118~119℃。实施例42,2’-乙撑(4,6-二特戊基)苯酚25g(0.05mol)、丙烯酸5g(0.07mol)、三乙胺30g,铜盐0.2g(0.002mol),溶剂30g,置于四口烧瓶中,加热至70℃,用滴液漏斗滴加氯氧化磷5g(0.003mol),在70℃保温3h,加入水,搅拌分层。油层用水洗涤至中性,油层冷至5℃,搅拌析出结晶,经重结晶,得抗氧剂KY500 17g,抗氧剂KY500收率为61.3%。产物KY500为白色~浅黄色固体结晶物,熔点118~119℃。实施例52,2’-乙撑(4,6-二特戊基)苯酚25g(0.05mol)、丙烯酸9g(0.13mol)、三乙胺30g,铜盐0.3g(0.003mol),溶剂30g,置于四口烧瓶中,加热至70℃,用滴液漏斗滴加氯氧化磷5g(0.003mol),在70℃保温2h,加入水,搅拌分层。油层用水洗涤至中性,油层冷至5℃,搅拌析出结晶,经重结晶,得抗氧剂KY500 5g,抗氧剂KY500收率为25.0%。产物KY500为白色~浅黄色固体结晶物,熔点118~119℃。实施例6 2,2’-乙撑(4,6-二特戊基)苯酚25g(0.15mol)、丙烯酸7g(0.10mol)、三乙胺30g,铜盐0.2g(0.002mol),溶剂30g,置于四口烧瓶中,加热至70℃,用滴液漏斗滴加氯氧化磷6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酚单丙烯酸酯抗氧剂的制备方法,采用2,2’-乙撑(4,6-二特戊基)苯酚、丙烯酸、氯氧化磷为原料,三乙胺为酸吸收剂,其特征在于以铜盐为阻聚剂,液态有机物为溶剂,具体步骤包括:将2,2’-乙撑(4,6-二特戊基)苯酚、丙烯酸、三乙胺、溶剂置于带搅拌、温度显示和回流的四口烧瓶中,加热搅拌至反应温度为0~100℃,用滴液漏斗滴加氯氧化磷,在反应温度下保温反应0.5~3h;然后,在烧瓶中加入水,搅拌分层,用分液漏斗分离出油层,用水洗涤至中性,将油层置于广口瓶中,用冰水冷至5℃,搅拌析出结晶,该结晶物质经干燥、重结晶,得白色至浅黄色固体,即得双酚单丙烯酸酯抗氧化剂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飞朱继芳周彦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