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末端位置补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0483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末端位置补偿方法,包括建立作业坐标系,构建设备误差基数及补偿作业等三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系统结构简单,运行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机器人运行过程中误差检测及补偿作业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有效的简化机器人运行过程中,误差检测作业数据统计及计算的精度,同时还有效的简化了数据运行过程,减少了运行量,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机器人误差补偿作业的精度和误差补偿作业效率。

A method of robot end position compens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obot end position compensation method, which comprises three steps of establishing a work coordinate system, constructing the equipment error cardinal number and compensating operation. The system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operation, good versatility, on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rror in the robot operation detection and compensation work efficiency, on the other hand, can effectively simplify the robot operation process, error detection operation statistics and calculation accuracy, but also effectively simplifies the operation of data the process, reduce the operating capacity, thus greatly improving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error compensation of robot error compensation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末端位置补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末端位置补偿方法,属机器人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机器人设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机器人设备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随着机器人运行、外界环境干扰等因素,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会不同程度产生形成误差,并最终在机器人的工作部件末端将各环节形成的误差进行累计,并最终导致机器人运行过程中发生工作作业精度下降的现象,当前在进行机器人作业过程中,针对误差补偿时,主要是以机器人末端端点或加工设备端面等做为误差补偿统计原点,然后建立运行坐标系,同时结合机械传动比、磨损率等参数来或缺机器人末端的行程误差,然后进行修复,从而达到提高机器人作业精度的目的,这种补偿方法虽然可以满足补偿作业的需要,但数据计算量大,计算过程复杂,计算效率低下且数据统计和计算精度均相对较差,不能有效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因此针对这一现象,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机器人末端位置补偿方法,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机器人末端位置补偿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机器人末端位置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机器人末端位置补偿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器人末端位置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器人末端位置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建立作业坐标系,机器人运行前,根据机器人运行轨迹,首先以机器人在停机复位状态下机器人工作末端设备位置为原点建立机器人末端运行轨迹三维坐标系,并将机器人末端运行轨迹嵌入到坐标系中,沿运行轨迹构建若干控制节点;第二步,构建设备误差基数,在完成第一步作业后,在机器人末端运行轨迹三维坐标系中引入时间参数,并对机器人末端按照其运行轨迹通过各控制节点时的具体时间值,并以此时间值作为机器人末端运行行程误差对比参数,同时以机器人末端按照其运行轨迹通过各控制节点时机器人末端与控制节点间偏移量作为偏移误差参数;第三步,补偿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末端位置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器人末端位置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建立作业坐标系,机器人运行前,根据机器人运行轨迹,首先以机器人在停机复位状态下机器人工作末端设备位置为原点建立机器人末端运行轨迹三维坐标系,并将机器人末端运行轨迹嵌入到坐标系中,沿运行轨迹构建若干控制节点;第二步,构建设备误差基数,在完成第一步作业后,在机器人末端运行轨迹三维坐标系中引入时间参数,并对机器人末端按照其运行轨迹通过各控制节点时的具体时间值,并以此时间值作为机器人末端运行行程误差对比参数,同时以机器人末端按照其运行轨迹通过各控制节点时机器人末端与控制节点间偏移量作为偏移误差参数;第三步,补偿作业,在完成第一步和第二步设定后,机器人开机运行,在运行时,机器人末端沿第一步设定的运行轨迹在机器人末端运行轨迹三维坐标系中运行,并使机器人末端依次通过各控制节点,然后对机器人通过各控制节点时的时间统计,作为机器人末端在各控制节点处的形成误差,对和机器人末端与通过各节点时在机器人末端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根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昱晟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