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式闸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00425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动式闸片,包括背板、摩擦粒子、弹垫及卡簧,所述背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摩擦粒子的一侧穿过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卡簧连接,所述弹垫设置在所述卡簧与背板之间,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进而带动所述摩擦粒子浮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浮动式闸片的背板创新采用KRS外形,此外形结构在保持和UIC外形闸片接口相同的情况下,增加闸片在制动盘面的覆盖,解决了现有UIC闸片结构缺陷造成制动盘非均匀性磨耗,且适用时速300公里及以下速度范围的铁道车辆。

A floating brake pa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oating type brake, which comprises a backboard, friction particles, elastic pad and a clamp spring, wherein the backplan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mounting holes, one side of the friction particles through the mounting hole, and the clamp spring connecting, the elastic pad is arranged on the clamp spring with the back, and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which is driven by the friction of floating particles. Innovative floating brake backplane of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KRS shape, the shape of the structure to maintain shape and UIC pad interface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 increase the brake in the brake disk cover, the existing UIC pad structure solves the defects caused by the non-uniformity of the brake disc wear, and is suitable for railway vehicle speed of 300 kilometers per hour and the following speed r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动式闸片
本技术涉及制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浮动式闸片。
技术介绍
制动闸片是制动器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广泛用于铁路车辆、汽车、摩托车、飞机等运输工具及风力发电等运动机械中。高速列车制动器中,采用最广泛的是盘式制动结构,盘式结构制动器的摩擦副是由制动盘和制动闸片构成,通过制动盘与制动闸片相互摩擦来消耗运动车辆的能量,达到使车辆停止的目的。随列车的速度提高,制动能量增加,需要摩擦副在高温高速条件下实现制动功能,这就迫使制动闸片耐受更高的温度和冲击力。在这种条件下,对制动闸片结构的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提高闸片的性能,除了采用耐磨性高的金属粉末冶金来制造制动闸片外,市场上也先后出现了多种不同结构的制动闸片,然而,现有的制动闸片,均采用标准UIC外形,此种闸片外形狭窄,导致闸片对制动盘的盘面覆盖性较差,经过长期使用,使制动盘产生U形磨损,或者内外L形磨损,参见图11-13,不仅制动盘无法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而且造成闸片在制动冲击的情况下受到损伤,产生掉块或裂纹等情况,大大降低了制动的可靠性和平稳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浮动式闸片,采用KRS外形背板,此外形结构在保持和UIC外形闸片接口相同的情况下,增加闸片在制动盘面的覆盖,解决了现有UIC闸片结构缺陷造成制动盘非均匀性磨耗,且适用时速300公里及以下速度范围的铁道车辆。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浮动式闸片,包括背板、摩擦粒子、弹垫及卡簧,所述背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摩擦粒子的一侧穿过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卡簧连接,所述弹垫设置在摩擦粒子与背板之间,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进而带动所述摩擦粒子浮动。进一步地,所述背板为板条状结构,包括第一弧形边、第二弧形边,第一直线边和第二直线边,所述第一弧形边长于第二弧形边,并与第二弧形边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直线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弧形边和第二弧形边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直线边分别与第一弧形边和第二弧形边的另一端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摩擦粒子包括摩擦本体和接头部,所述接头部包括弧面体和柱体,所述弧面体的一端与摩擦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柱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孔包括定位壁和定位孔,所述定位壁与所述弧面体配合,所述定位孔与所述柱体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卡簧包括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接头部的柱体穿过安装孔的一端端部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嵌置在所述接头部的凹槽中,以对所述摩擦粒子进行限位。进一步地,所述摩擦本体为正六棱柱状,所述摩擦本体设有贯穿上下表面的中心通孔;所述摩擦本体排列在所述背板上,靠近在所述背板边缘的摩擦本体部分探出所述背板,或者,对靠近在所述背板边缘的摩擦本体探出所述背板的部分进行切除。进一步地,所述弹垫为碟形弹垫,所述碟形弹垫在远离所述摩擦粒子的方向向外扩张。进一步地,所述背板上安装摩擦粒子的相对背面上设有接口,所述接口用于将所述浮动式闸片安装在制动夹钳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形边与第二弧形边为同心设置,所述第一弧形边所在的圆大于所述第二弧形边所在的圆;所述第一直线边与第一弧形边和第二弧形边的连接处为倒圆角结构,所述第二直线边与第一弧形边和第二弧形边的连接处为倒圆角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背板包括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所述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镜像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摩擦粒子采用粉末冶金材料制成,所述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上分别安装9个摩擦粒子。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1)降低了制动盘的U形磨耗和L形磨耗,提高制动盘的磨耗均匀度;2)整个制动盘的热分布更加均匀,防止局部热斑的形成;3)保持原UIC外形闸片的接口,替换性好;4)摩擦粒子的特定结构与卡簧配合连接,安装方便;5)摩擦粒子单个独立安装,缩短发生制动动作过程中摩擦粒子与制动盘的行程,也使得多个摩擦粒子与制动盘的贴合度更高,提高制动效率和制动平稳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浮动式闸片的俯视图;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浮动式闸片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浮动式闸片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卡簧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摩擦粒子的正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板的俯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板的仰视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板的第一立体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板的第二立体图;图11是现有技术中制动盘U型磨损示意图;图12是现有技术中制动盘外侧L型磨损示意图;图13是现有技术中制动盘内侧L型磨损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包括:1-背板,11-第一背板,12-第二背板,13-定位孔,14-定位壁,2-摩擦粒子,21-摩擦本体,22-接头部,3-卡簧,31-第一卡合部,32-第二卡合部,4-接口,5-弹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实施例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浮动式闸片,参见图2,所述闸片包括背板1、摩擦粒子2、弹垫5及卡簧3,所述背板1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摩擦粒子优选采用粉末冶金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所述背板1包括第一背板11和第二背板12,所述第一背板11和第二背板12上分别安装9个摩擦粒子2,所述摩擦粒子2与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所述摩擦粒子2的一侧穿过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卡簧3连接,所述弹垫5设置在所述摩擦粒子2与背板1之间,优选地,所述弹垫5为碟形弹垫,所述碟形弹垫在远离所述摩擦粒子2的方向向外扩张(倒置碟形),且所述碟形弹垫的中部具有中心孔,所述弹垫5的中心孔大于所述背板1的安装孔,并上下同心设置。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摩擦粒子2包括摩擦本体21和接头部22,参见图6,所述接头部22包括弧面体和柱体,所述弧面体的一端与摩擦本体21连接,另一端与柱体的一端连接,所述接头部22依次穿过所述弹垫5的中心孔和背板1的安装孔,并从所述安装孔穿出,并由卡簧进行连接固定。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浮动式闸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动式闸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1)、摩擦粒子(2)、弹垫(5)及卡簧(3),所述背板(1)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摩擦粒子(2)的一侧穿过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卡簧(3)连接,所述弹垫(5)设置在摩擦粒子(2)与背板(1)之间,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进而带动所述摩擦粒子(2)浮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动式闸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1)、摩擦粒子(2)、弹垫(5)及卡簧(3),所述背板(1)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摩擦粒子(2)的一侧穿过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卡簧(3)连接,所述弹垫(5)设置在摩擦粒子(2)与背板(1)之间,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进而带动所述摩擦粒子(2)浮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闸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为板条状结构,包括第一弧形边、第二弧形边,第一直线边和第二直线边,所述第一弧形边长于第二弧形边,并与第二弧形边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直线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弧形边和第二弧形边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直线边分别与第一弧形边和第二弧形边的另一端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闸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粒子(2)包括摩擦本体(21)和接头部(22),所述接头部(22)包括弧面体和柱体,所述弧面体的一端与摩擦本体(21)连接,另一端与柱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孔包括定位壁(14)和定位孔(13),所述定位壁(14)与所述弧面体配合,所述定位孔(13)与所述柱体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动式闸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簧(3)包括第一卡合部(31)和第二卡合部(32),所述接头部(22)的柱体穿过安装孔的一端端部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卡合部(31)和第二卡合部(32)嵌置在所述接头部(22)的凹槽中,以对所述摩擦粒子(2)进行限位。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尚敬
申请(专利权)人:克诺尔车辆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