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延性混凝土‑轻钢组合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99250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延性混凝土‑轻钢组合墙体,包括若干根梁和柱形成的轻钢框架,轻钢框架中填充有保温板,在梁和柱上均连接有连接键,轻钢框架、保温板和连接键包裹有高延性混凝土面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兼具保温保热和抗震性能:由高延性混凝土承担主要的水平地震作用,并与轻钢框架体系共同承担竖向荷载,能充分发挥高延性混凝土的优良性能,经济性较好,可有效减小地震作用;同时,泡沫保温板可以起到保温、隔热、隔音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梁和柱上设计连接键,增加轻钢框架与高延性混凝土的结合性能,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组合抗震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可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A high ductility 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wa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 ductility 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wall, which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beams and columns of steel frame, steel frame filled with insulation board, in Liang Hezhu are connected with the key, light steel frame insulation board and connector wrapped with high ductility of concrete surface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unctions of heat preservation and thermal and seismic performance: by the high ductility of concrete bear horizontal earthquake mainly, and the steel frame system under the vertical loading,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high ductility of concrete, better econom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eismic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foam insulation board can have heat preservation, heat insulation and sound insulation the effect of.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connecting key on the beam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combin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light steel frame and the high ductility concrete is increased, so that the composite earthquake resistant wall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good durability,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structure can be prolon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延性混凝土-轻钢组合墙体
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高延性混凝土-轻钢组合墙体。
技术介绍
轻钢结构房屋采用冷弯薄壁钢构件体系组成,采用保温材料作为结构的。具有结构性能好,轻质高强的特点,现场工期短,建筑使用面积大的特点。但钢材的防火性、耐久性不如砌体和混凝土,后期维护价较高;同时,轻钢结构也存在抗震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性能好、耐久性高的高延性混凝土-轻钢组合墙体,解决现有的组合墙体抗震性能差、耐久性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延性混凝土-轻钢结构组合抗震墙,包括若干根梁和柱形成的轻钢框架,所述的轻钢框架中填充有保温板,在所述的梁和柱上均连接有T型连接键,所述的T型连接键的腹板远离翼缘板的一端连接在梁或柱上,所述的T型连接键靠近翼缘板处加工有孔,所述的轻钢框架和T型连接键包裹有高延性混凝土面层。本技术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所述的梁和柱均为工字形钢或者采用角钢、槽钢组合的组合工字形钢,所述的T型连接键安装在工字形梁和柱的腹板上。所述的相邻T型连接键的距离为300~600mm。所述的高延性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为10~3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兼具保温保热和抗震性能:由高延性混凝土承担主要的水平地震作用,并与轻钢框架体系共同承担竖向荷载,能充分发挥高延性混凝土的优良性能,经济性较好,而且单位体积的墙体质量小于普通组合墙,可有效减小地震作用;同时,泡沫保温板可以起到保温、隔热、隔音的效果。(2)本技术通过在梁和柱上设计连接键,增加轻钢框架与高延性混凝土的结合性能,使本技术组合抗震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可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A-A面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B-B面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侧面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T型连接键示意图,其中,(1)为T型连接键的侧视图,(2)为T型连接键的正视图。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1-梁,2-柱,3-保温板,4-连接键,5-高延性混凝土面层,6-孔。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采用高延性混凝土-轻钢组合墙体,可利用较高强度、韧性和耐久性的高延性混凝土对轻钢框架和内填的泡沫保温板进行包裹,提高轻钢框架的抗震能力,同时提高了轻型钢材的耐久,提高了内填保温板的防火性能。采用的高延性混凝土抗压强度可达到60MPa以上,极限拉应变可达普通混凝土的100倍以上,具有类似钢材的塑性变形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延性、高耐久性和高耐损伤能力的生态建筑材料。以下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高延性纤维混凝土的组分为水泥、粉煤灰、硅灰、砂、PVA纤维和水,其中,按质量百分比计,水泥:粉煤灰:硅灰:砂:水=1:0.9:0.1:0.76:0.58;以水泥、粉煤灰、硅灰、砂和水混合均匀后的总体积为基数,PVA纤维的体积掺量为1.5%。水泥为P.O.52.5R硅酸盐水泥;粉煤灰为Ⅰ级粉煤灰;硅灰的烧失量小于6%、二氧化硅含量大于85%、比表面积大于15000m2/kg;砂的最大粒径为1.26mm;PVA纤维的长度为6~12mm、直径为26μm以上、抗拉强度为1200MPa以上、弹性模量为30GPa以上;高延性纤维混凝土中添加有减水率为30%以上的聚羧酸减水剂,且减水剂的添加量为粉煤灰和水泥总质量的0.8%。上述高延性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将水泥、硅灰、粉煤灰和砂干拌2~3分钟;再加入减水剂和80%的水,搅拌1~2分钟;然后加入PVA纤维再搅拌2分钟后加入剩余20%的水,搅拌1~2分钟即得高延性纤维混凝土。实施例2一种高延性混凝土-轻钢结构组合抗震墙,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高延性混凝土,包括若干根梁1和柱2形成的轻钢框架,梁1和柱2均为工字形,或者采用角钢、槽钢组合的组合工字钢,轻钢框架由轻钢梁1、轻钢柱2焊接或螺栓连接组成,泡沫保温板3填充在轻质框架中间和轻钢梁1、轻钢柱2腹板两侧,在梁1和柱2上均连接有T型连接键4,T型连接键4的腹板远离翼缘板的一端连接在梁1或柱2上,T型连接键4靠近翼缘板处加工有孔4-1,轻钢框架、保温板3和连接键4包裹有高延性混凝土面层5。相邻T型连接键4的距离为500mm,高延性混凝土面层5的厚度为20mm。实施例3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高延性混凝土-轻钢组合墙体的施工方法,所述的组合墙体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中的型钢梁1、柱2的截面尺寸为200mm×100mm×7mm,组合抗震墙轻钢梁1的跨度为4.2m,轻钢柱2的高度为3.3m;具体施工过程为:步骤一:将轻钢梁1、轻钢柱2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形成轻钢框架;步骤二:在轻钢梁1、轻钢柱2腹板两侧焊接T型钢板连接键4;步骤三:在轻钢框架中间和轻钢梁1、轻钢柱2腹板两侧填充泡沫保温板3;步骤四:在泡沫保温板3外侧压摸高延性混凝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10/201621488199.html" title="一种高延性混凝土‑轻钢组合墙体原文来自X技术">高延性混凝土‑轻钢组合墙体</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延性混凝土‑轻钢结构组合墙体,包括若干根梁(1)和柱(2)形成的轻钢框架,所述的轻钢框架中填充有保温板(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梁(1)和柱(2)上均连接有T型连接键(4),所述的T型连接键(4)的腹板远离翼缘板的一端连接在梁(1)或柱(2)上,所述的T型连接键(4)靠近翼缘板处加工有孔(6),所述的轻钢框架和T型连接键(4)包裹有高延性混凝土面层(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延性混凝土-轻钢结构组合墙体,包括若干根梁(1)和柱(2)形成的轻钢框架,所述的轻钢框架中填充有保温板(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梁(1)和柱(2)上均连接有T型连接键(4),所述的T型连接键(4)的腹板远离翼缘板的一端连接在梁(1)或柱(2)上,所述的T型连接键(4)靠近翼缘板处加工有孔(6),所述的轻钢框架和T型连接键(4)包裹有高延性混凝土面层(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延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思海潘姣姣卜新星邓明科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五和土木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