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焊接极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95656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1 2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焊接极耳装置,用于将电芯上的极耳焊接到一起;包括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上的传送机构和依次与所述传送机构配合的取料机构、极耳折弯机构、极耳预整形机构及焊接机构;所述取料机构设有机械手组件,用于将电芯从上工序抓取到所述传送机构上;所述传送机构上设有传送带,用于将电芯依次送至对应的工位上;所述极耳折弯机构包括折弯夹爪,用于使电芯上的极耳产生折痕;所述极耳预整形机构包括整形夹爪,用于将电芯上的极耳按照折痕进行预定位;所述焊接机构包括校正模块和焊接机,所述校正模块用于将极耳进行固定;所述焊接机为超声焊接机,对电芯上的极耳进行焊接固定。

An automatic welding lu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welding device for pole, lug electric core welding togeth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ncluding working table, set on the table and are match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the reclaimer mechanism, lug bending mechanism, the lug pre shaping mechanism and structure of the welding machine; feeding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a mechanical hand for electrical components, from the core to the process of grasping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conveyor belt for electric core in turn sent to the station; the pole ear bend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bending claw, used to lug the electric core creases the lug; pre shap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plastic claw for the lug electric core are pre positioned according to the crease; the weld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correction module and welding machine, the correction module is used to fix the lug; The welding machine is an ultrasonic welding machine, and the lug on the electric core is welded and fix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焊接极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焊接极耳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圆柱型电池的极耳焊接工艺均为人工手动焊接,手动焊接的速度慢、效率低,需要大量的员工进行作业,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此外,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工艺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对于产能以及品质的要求。动力电池行业,电池的品质一直都是是重中之重,对于电池品质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人工手动焊接时,焊接外观与技术指标往往因为操作员不同而有所差异,对电池一致性造成一定的影响。鉴于以上弊端,实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焊接极耳装置以克服以上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焊接极耳、速度快、效率高且一致性好的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焊接极耳装置,用于将电芯上的极耳焊接到一起;包括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上的传送机构和依次与所述传送机构配合的取料机构、极耳折弯机构、极耳预整形机构及焊接机构;所述取料机构设有机械手组件,用于将电芯从上工序抓取到所述传送机构上;所述传送机构上设有传送带,用于将电芯依次送至对应的工位上;所述极耳折弯机构包括折弯夹爪,用于使电芯上的极耳产生折痕;所述极耳预整形机构包括整形夹爪,用于将电芯上的极耳按照折痕进行预定位;所述焊接机构包括校正模块和焊接机,所述校正模块用于将极耳进行固定;所述焊接机为超声焊接机,对电芯上的极耳进行焊接固定。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取料机构还包括与所述传送机构同向设置的取料导轨;所述机械手组件通过一个第一取料气缸可沿所述取料导轨所在的方向移动;所述机械手组件包括若干取料夹爪、与若干取料夹爪相连的第二取料气缸、与若干取料夹爪相连的取料升降杆及与所述取料升降杆相连的第三取料气缸;所述第二取料气缸用于调整若干取料夹爪的角度;所述取料升降杆在所述第三取料气缸的作用下带动若干取料夹爪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折弯机构包括互相垂直的X轴导轨、Y轴导轨及Z轴导轨,所述折弯夹爪与所述Z轴导轨活动连接,所述Z轴导轨分别与所述X轴导轨和所述Y轴导轨活动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折弯机构还包括X轴电机、Y轴电机及Z轴电机,所述X轴电机用于驱动所述Z轴导轨在所述X轴导轨所在的方向移动,所述Y轴电机用于驱动所述Z轴导轨在所述Y轴导轨所在的方向移动,所述Z轴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折弯夹爪在所述Z轴导轨所在的方向移动。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弯夹爪上设有一个旋转电机,所述折弯夹爪在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下旋转。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预整形机构设有与所述传送机构平行的第一导轨和与所述第一导轨垂直的第二导轨;所述整形夹爪包括上下整形夹爪和左右整形夹爪且所述上下整形夹爪和所述左右整形夹爪固定在同一个基座上,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一导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导轨固定在一个基板上且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二导轨活动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预整形机构还设有整形电机和整形气缸;所述整形电机与所述基座相连并驱动所述基座沿所述第一导轨所在的方向移动;所述整形气缸与所述基板相连并驱动所述基板沿所述第二导轨所在的方向移动。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焊接机构的校正模块包括第一极耳定位夹、第二极耳定位夹及极耳预压板;所述第一极耳定位夹从前后方向对极耳进行定位,所述第二极耳定位夹从左右方向对极耳进行定位,所述极耳预压板从上下方向对极耳进行定位。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焊接极耳装置还包括一对调距机构,其中一个调距机构设置在所述取料机构和极耳折弯机构之间、另一个调距机构设置在所述焊接机构之后,用于与下一工序配合作业;每个调距机构包括一对间隔平行设置的调距导轨和架设在一对调距导轨上的调距主体,所述调距主体可在一对调距导轨上移动;所述调距主体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调距夹爪、与若干调距夹爪相连的第一调距气缸、与若干调距夹爪相连的调距升降杆及与所述调距升降杆相连的第二调距气缸;所述第一调距气缸用于调整相邻调距夹爪之间的间距;所述调距升降杆在所述第二调距气缸的作用下带动若干调距夹爪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焊接极耳装置还包括一个CCD检测机构,所述CCD检测机构设置在其中一个调距机构和所述极耳折弯机构之间;所述CCD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电芯上的极耳位置是否正常并将信息发送给所述极耳折弯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焊接极耳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传送机构、取料机构、极耳折弯机构、极耳预整形机构及焊接机构,实现了极耳焊接的自动化,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此外,还增设了调距机构和CCD(Charge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检测机构,提高极耳焊接的质量,且一致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动焊接极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取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极耳折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极耳预整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焊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调距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的CCD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焊接极耳装置100,用于将电芯上的极耳焊接到一起。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芯为圆柱形且一端设有三个独立的极耳。所述自动焊接极耳装置100包括水平的工作台10、设置于工作台10上的传送机构20和依次与所述传送机构20配合的取料机构30、极耳折弯机构40、极耳预整形机构50及焊接机构60。具体的,请同时参阅图2至图5,所述取料机构30设有机械手组件31,用于将电芯从上工序抓取到传送机构20上。所述传送机构20上设有传送带(图未示),用于将电芯依次送至对应的工位上。所述极耳折弯机构40包括折弯夹爪41,用于使电芯上的极耳产生折痕。所述极耳预整形机构50包括整形夹爪51,用于将电芯上的极耳按照折痕进行预定位。所述焊接机构60包括校正模块61和焊接机62,所述校正模块61用于将极耳进行固定;所述焊接机62为超声焊接机,对电芯上的极耳进行焊接固定。请参阅图2,所述取料机构30还包括与所述传送机构20同向设置的取料导轨32。所述机械手组件31通过一个第一取料气缸311可沿所述取料导轨32所在的方向移动。所述机械手组件31包括若干取料夹爪312、与若干取料夹爪312相连的第二取料气缸313、与若干取料夹爪312相连的取料升降杆314及与所述取料升降杆314相连的第三取料气缸315。所述第二取料气缸313用于调整若干取料夹爪312的角度。所述取料升降杆314在所述第三取料气缸315的作用下带动若干取料夹爪31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取料机构30的作业方式如下:所述机械手组件31在第一取料气缸311的作用下沿所述取料导轨32移动到对应的位置,所述取料升降杆314在所述第三取料气缸315的作用下带动若干取料夹爪312下降至对应的位置,使每个取料夹爪312对应夹取一个电芯,最后再沿所述取料导轨32移动到对应位置,通过所述第二取料气缸313调整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焊接极耳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焊接极耳装置,用于将电芯上的极耳焊接到一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上的传送机构和依次与所述传送机构配合的取料机构、极耳折弯机构、极耳预整形机构及焊接机构;所述取料机构设有机械手组件,用于将电芯从上工序抓取到所述传送机构上;所述传送机构上设有传送带,用于将电芯依次送至对应的工位上;所述极耳折弯机构包括折弯夹爪,用于使电芯上的极耳产生折痕;所述极耳预整形机构包括整形夹爪,用于将电芯上的极耳按照折痕进行预定位;所述焊接机构包括校正模块和焊接机,所述校正模块用于将极耳进行固定;所述焊接机为超声焊接机,对电芯上的极耳进行焊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焊接极耳装置,用于将电芯上的极耳焊接到一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上的传送机构和依次与所述传送机构配合的取料机构、极耳折弯机构、极耳预整形机构及焊接机构;所述取料机构设有机械手组件,用于将电芯从上工序抓取到所述传送机构上;所述传送机构上设有传送带,用于将电芯依次送至对应的工位上;所述极耳折弯机构包括折弯夹爪,用于使电芯上的极耳产生折痕;所述极耳预整形机构包括整形夹爪,用于将电芯上的极耳按照折痕进行预定位;所述焊接机构包括校正模块和焊接机,所述校正模块用于将极耳进行固定;所述焊接机为超声焊接机,对电芯上的极耳进行焊接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焊接极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机构还包括与所述传送机构同向设置的取料导轨;所述机械手组件通过一个第一取料气缸可沿所述取料导轨所在的方向移动;所述机械手组件包括若干取料夹爪、与若干取料夹爪相连的第二取料气缸、与若干取料夹爪相连的取料升降杆及与所述取料升降杆相连的第三取料气缸;所述第二取料气缸用于调整若干取料夹爪的角度;所述取料升降杆在所述第三取料气缸的作用下带动若干取料夹爪在竖直方向上移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焊接极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折弯机构包括互相垂直的X轴导轨、Y轴导轨及Z轴导轨,所述折弯夹爪与所述Z轴导轨活动连接,所述Z轴导轨分别与所述X轴导轨和所述Y轴导轨活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焊接极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折弯机构还包括X轴电机、Y轴电机及Z轴电机,所述X轴电机用于驱动所述Z轴导轨在所述X轴导轨所在的方向移动,所述Y轴电机用于驱动所述Z轴导轨在所述Y轴导轨所在的方向移动,所述Z轴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折弯夹爪在所述Z轴导轨所在的方向移动。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焊接极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夹爪上设有一个旋转电机,所述折弯夹爪在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下旋转。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子豪邱保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