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二氧化钒粉体的制备工艺,具体说,是涉及相变温度可控钨掺杂纳米二氧化钒粉体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作为功能材料,自从1959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Morin F.J.发现二氧化钒(VO2)的热致相变以来,VO2就成为相变金属化合物中目前研究趋热的一种。原因是VO2的相变温度为68℃,最接近室温,即VO2的高温金属相(M)与低温半导体相(S)会在68℃时发生突变。伴随着结构的变化,VO2的某些物理性能也会发生突变,如电阻(率)发生4-5个数量级的突跃,同时还有磁化率、光学折射率、透射率和反射率的突变,尤其在红外和近红外波段光学透过率变化最为明显。最为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在相变温度前后突变的性质是可逆的。二氧化钒不仅性质突变十分明显、相变温度最接近室温,更重要的是通过掺杂可以把相变温度降低到室温甚至室温以下。但是,掺杂离子对二氧化钒中离子的取代,同时会造成二氧化钒晶格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直接后果是导致掺杂后的产品在相变前后光学、电学特性变化幅度减小。虽然在中国专利文献CN1279211、CN1347856、CN1451633、CN1693211、CN169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相变温度可控钨掺杂纳米二氧化钒粉体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用去离子水配制0.5~1mol/L的V↓[2]O↓[5]溶液;2)滴加草酸调节pH=7~9;3)在70~90℃下搅拌0.5~1.5小时;4)分三次滴加浓盐酸,使反应体系的pH始终保持在7~9;5)100℃搅拌15min;6)滴加6~8ml有机胺-甲酸(摩尔比为1∶2)溶液,使得反应液呈深蓝色,即得VOCl↓[2]溶液;7)用去离子水稀释浓度为2mol/L,然后用V↓[2]O↓[5]调节pH=1;8)用去离子水配制1.5~2mol/L的NH↓[4]HCO↓[3]溶液,然后加入与NH↓[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变温度可控钨掺杂纳米二氧化钒粉体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用去离子水配制0.5~1mol/L的V2O5溶液;2)滴加草酸调节pH=7~9;3)在70~90℃下搅拌0.5~1.5小时;4)分三次滴加浓盐酸,使反应体系的pH始终保持在7~9;5)100℃搅拌15min;6)滴加6~8ml有机胺一甲酸(摩尔比为1∶2)溶液,使得反应液呈深蓝色,即得VOCl2溶液;7)用去离子水稀释浓度为2mol/L,然后用V2O5调节pH=1;8)用去离子水配制1.5~2mol/L的NH4HCO3溶液,然后加入与NH4HCO3等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