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瑞生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高硬度高精度的金属零件内孔外圆研磨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8822 阅读:4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硬度、高精度的小直径金属零件内孔外圆研磨材料,其主要技术特征是:采用配料、加热、搅拌、加入金刚石微粉、搅拌、封装工艺流程,配制加工出一套粗研、半精研、精研、抛光研磨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按工艺要求用于实际生产后证明:有效地克服了使用常规研磨材料效率低、成本高的缺陷。所研磨加工的小直径内孔外圆零件,均满足高硬度、高粗糙度、高圆柱度及高尺寸精度的技术要求,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零件加工用的研磨材料,主要用于高硬度、高粗糙度、高圆柱度、高尺寸精度的小直径金属零件内孔外圆的高效加工。二、
技术介绍
常用的金属零件加工研磨材料种类较多,如不同粒度的人造金刚石微粉、白刚玉、棕刚玉等研磨材料,在长期的机械零件加工中起着主导作用。但这些常规的研磨材料对普通技术要求的金属零件的研磨加工,还比较合适,能够达到其技术要求,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但对加工直径在φ3-50mm的高硬度、高粗糙度、高圆柱度、高尺寸精度的金属零件内孔外圆来说,常用的人造金刚石微粉和刚玉粉等就不太适合了,太细了,加工效率低,稍粗了加工容易超差,不好掌握尺度,加工合格率低,质量指标难以达到,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根据常用磨料加工特殊零件存在的缺陷,提供一套适合小直径的高硬度、高粗糙度、高圆柱度、高尺寸精度内孔外圆加工研磨材料,主要为加工研磨此类零件所用,以解决常用研磨材料加工效率低、质量指标难以达到的技术难题,以适应现行生产的需要。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采用工艺流程配料、加热、搅拌、加入金刚石微粉、搅拌、封装,制作出一套研磨材料,即:粗研磨料、半精研磨料、精研磨料、抛光磨料。本专利技术通过实际应用证明:将设计配制加工出的四种研磨材料,分别用于零件内孔、外圆的粗研、半精研、精研、抛光工序后,其结果和常用研磨材料相比:效率提高两倍以上,质量指标,一次送检合格率外圆零件可达98%以上,内孔零件可达85%以上,直径φ3-6mm的小尺寸内孔零件可达95%以上,这项指标比进口超高精度内外圆磨床和进口研磨材料加工还高。有效地提高了效率,保证了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基本上满足了实际生产的需要。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采用工艺流程:A配料、B加热、C搅拌、D加入金刚石微粉、E搅拌、F封装。分别制作出粗研磨料、半精研磨料、精研磨料、抛光磨料。1、粗研磨料A、配料:硬脂酸46%(300g)、猪油31%(200g)、润滑脂8%(50g)混合在一起;B、加热:将上道工序的混合物进行加热,加热至硬脂酸、猪油、润滑脂融化为液体状;C、搅拌:将混合物的液体放入搅拌设备中进行搅拌均匀;D、加入金刚石微粉:在已搅拌后的液体中加入15%的金刚石微粉W20(100g);E、搅拌:对上道工序的混合物进行搅拌;如出现凝固,可以加热后再搅拌,搅拌的时间可比C工序的搅拌时间稍长,直到搅拌均匀,搅拌好的最后混合物呈膏状;F、封装:将加工好的混合物即粗研磨料,装入容器内或袋中,并进行密封处理。在粗研磨料中,原材料的配比可上下浮动1%,均可作出合格的粗研磨料,见下表。  组别  硬脂酸(%)  猪油(%)  润滑脂(黄油)(%)  金刚石微粉W20(%)  1  45  30  9  16  2  46  31  8  15  3  47  32  7  14其中第2组为最佳配料比。2、半精研磨料在半精研磨料中,原材料的配比可上下浮动1%,均可作出合格的半精研磨料,见下表。  组别  硬脂酸  (%)  蜂蜡  (%)  石墨粉  (%)  植物油(菜油)  (%)  金刚石微粉W5  (%)  1  56  13  6  8  15  2  57  14  7  7  14  3  58  15  8  6  13其中第2组为最佳配料比,具体工艺流程操作同1粗研磨料。3、精研磨料在精研磨料中,原材料的配比可上下浮动1%,均可作出合格的精研磨料,见下表。-->  组别  硬脂酸(%)  蜂蜡(%)  石墨粉(%)  植物油(菜油)  (%)  金刚石微粉W2.5  (%)  1  56  13  6  8  15  2  57  14  7  7  14  3  58  15  8  6  13其中第2组为最佳配料比,具体工艺流程操作同1粗研磨料。注意:此配料比与半精研磨料相同,仅区别于金刚石微粉的W5替换成W2.5。4、抛光磨料在抛光磨料中,原材料配比可上下浮动1%,均可作出合格的抛光磨料,见下表。  组别  润滑脂(黄油)(%)  猪油(%)  牙膏(%)  金刚石微粉W1(%)  1  35  35  10  19  2  36  36  9  18  3  37  37  8  17其中第2组为最佳配料比,具体工艺流程操作同1粗研磨料。本专利技术所需的原材料为普通材料,市场均可购置。本专利技术加工研磨内孔(含台阶孔)和外圆零件,从φ3、φ6、φ10、φ15、φ20、φ25、φ30、φ35、φ40、φ45、φ50mm,其长度在6-80mm范围内,硬度HRC65以上,圆柱度0.002,粗糙度0.04,尺寸精度为0.002-0.004,经过实际生产的应用,均能达到各项技术指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高硬度高精度的金属零件内孔外圆研磨材料,含工序B加热、C搅拌、D加入金刚石微粉、E搅拌、F封装,其特征在于:在工序A中,整套研磨材料的配料百分比如下:Ⅰ、粗研磨料,硬脂酸45-47%、猪油30-32%、润滑脂7-9%、金刚石微粉W↓[20]14-16%;Ⅱ、半精研磨料,硬脂酸56-58%、蜂蜡13-15%、石墨粉6-8%、植物油6-8%、金刚石微粉W↓[5]13-15%;Ⅲ、精研磨料,硬脂酸56-58%、蜂蜡13-15%、石墨粉6-8%、植物油6-8%,金刚石微粉W↓[2.5]13-15%;Ⅳ、抛光磨料,润滑脂35-37%、猪油35-37%、牙膏8-10%、金刚石微粉W↓[1]17-19%。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高硬度高精度的金属零件内孔外圆研磨材料,含工序B加热、C搅拌、D加入金刚石微粉、E搅拌、F封装,其特征在于:在工序A中,整套研磨材料的配料百分比如下:I、粗研磨料,硬脂酸45-47%、猪油30-32%、润滑脂7-9%、金刚石微粉W2014-16%;II、半精研磨料,硬脂酸56-58%、蜂蜡13-15%、石墨粉6-8%、植物油6-8%、金刚石微粉W513-15%;III、精研磨料,硬脂酸56-58%、蜂蜡13-15%、石墨粉6-8%、植物油6-8%,金刚石微粉W2.513-15%;I、抛光磨料,润滑脂35-37%、猪油35-37%、牙膏8-10%、金刚石微粉W117-19%。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硬度高精度的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瑞生
申请(专利权)人:周瑞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