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7999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减震器,其结构包括固定螺栓、螺杆、调整螺栓、弹簧顶轴、弹簧顶杆、螺旋弹簧、自动弹簧座、减震底座,减震底座上设有定位内孔和凹环,定位内孔与减震底座中心端相连接,自动弹簧座装设在减震底座上,减震底座通过定位内孔与自动弹簧座相连接,自动弹簧座上方与螺旋弹簧相连接,自动弹簧座内层底部通过弹簧顶杆与弹簧顶轴相连接,弹簧顶杆穿过弹簧顶轴与螺杆相连接,螺栓活动装设在螺杆上,螺栓通过螺杆与固定螺栓相连接,自动弹簧座底部设有弹性消音垫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螺旋弹簧和弹性消音垫片,能够很简便的安装在医疗器械中,减震、降噪效果好,避免其对病人的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减震器
本技术是一种全自动减震器,属于减震器领域。
技术介绍
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现有公开技术申请号为:201521074295.3的一种减震器,该减震器包括减震器外筒、减震器内芯和缓冲件,减震器内芯设置在减震器外筒内,缓冲件夹设在减震器外筒和减震器内芯之间的环形间隙内,减震器外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沿减震器外筒的轴向延伸,缓冲件上设置有与定位槽相适配的定位凸起。本技术中的减震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减震器不易加工的问题。现有的减震器安装繁琐,减震、降噪效果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减震器,以解决现有的减震器安装繁琐,减震、降噪效果不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全自动减震器,其结构包括固定螺栓、螺杆、调整螺栓、弹簧顶轴、弹簧顶杆、螺旋弹簧、自动弹簧座、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上设有定位内孔和凹环,所述定位内孔与减震底座中心端相连接,所述自动弹簧座装设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全自动减震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减震器,其结构包括固定螺栓(1)、螺杆(2)、调整螺栓(3)、弹簧顶轴(4)、弹簧顶杆(5)、螺旋弹簧(6)、自动弹簧座(7)、减震底座(8),所述减震底座(8)上设有定位内孔(81)和凹环(82),所述定位内孔(81)与减震底座(8)中心端相连接,所述自动弹簧座(7)装设在减震底座(8)上,所述减震底座(8)通过定位内孔(81)与自动弹簧座(7)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弹簧座(7)上方与螺旋弹簧(6)相连接,所述自动弹簧座(7)内层底部通过弹簧顶杆(5)与弹簧顶轴(4)相连接,所述弹簧顶杆(5)穿过弹簧顶轴(4)与螺杆(2)相连接,所述螺栓(3)活动装设在螺杆(2)上,所述螺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减震器,其结构包括固定螺栓(1)、螺杆(2)、调整螺栓(3)、弹簧顶轴(4)、弹簧顶杆(5)、螺旋弹簧(6)、自动弹簧座(7)、减震底座(8),所述减震底座(8)上设有定位内孔(81)和凹环(82),所述定位内孔(81)与减震底座(8)中心端相连接,所述自动弹簧座(7)装设在减震底座(8)上,所述减震底座(8)通过定位内孔(81)与自动弹簧座(7)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弹簧座(7)上方与螺旋弹簧(6)相连接,所述自动弹簧座(7)内层底部通过弹簧顶杆(5)与弹簧顶轴(4)相连接,所述弹簧顶杆(5)穿过弹簧顶轴(4)与螺杆(2)相连接,所述螺栓(3)活动装设在螺杆(2)上,所述螺栓(3)通过螺杆(2)与固定螺栓(1)相连接;所述自动弹簧座(7)底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祥程友花张欢徐勇
申请(专利权)人:黄冈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