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内镶贴片式滴灌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7921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内镶贴片式滴灌管,包括实壁内层、发泡芯层和实壁外层,所述发泡芯层设置在所述实壁内层和所述实壁外层之间;所述实壁内层和实壁外层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成份:高密度聚乙烯40%~60%%,低密度聚乙烯10%~3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0%~30%,功能母粒1%~2%,黑色母3%~5%%;所述发泡芯层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成份:高密度聚乙烯60%~80%,低密度聚乙烯15%~30%,AC发泡体系2%~4%,DCP交联体系0.5%~1%,黑色母3%~5%;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滴灌管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加了滴灌管的强度,解决了滴灌管随壁厚的增加滴头出水框处管壁打孔不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内镶贴片式滴灌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滴灌管领域,尤其是一种复合内镶贴片式滴灌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滴灌是利用安装在末级管道(称为毛管)上的滴头,或与毛管制作成一体的滴灌带(或滴灌管)将管道内部的水以水滴状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在灌水器流量较大时,形成连续细小水流湿润土壤。通常将毛管和灌水器放在地面,也可以把毛管和灌水器埋入地面以下30cm左右。前者称为地表滴灌,后者称为地下滴灌。地表灌溉保证土壤湿度,明显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进而又可减少农药的用量。灌水器埋在地下,不会产生地表径流,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表层土壤的含水量,滴灌灌水器所湿润的区域为球形,湿润区的体积和表面积都大大增加,为作为根系增生扩散吸收营养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采用滴灌技术滴灌具有省水50%,增产30%,增加5%~7%的土地利用率,提高肥料利用率到50%以上的优点。目前国内滴灌系统中采用的滴灌管(带)产品以壁厚分为两类,一类是薄壁非复用型滴灌带,即0.4mm以下的滴灌带;一类是厚壁复用型滴灌管,即0.4mm~1.0mm的滴灌管。一般情况下,1.0mm以上的滴灌管在市场上几乎没有,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复合内镶贴片式滴灌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内镶贴片式滴灌管,包括实壁内层、发泡芯层和实壁外层,所述发泡芯层设置在所述实壁内层和所述实壁外层之间;所述实壁内层和实壁外层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成份:高密度聚乙烯40%~60%%,低密度聚乙烯10%~3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0%~30%,功能母粒1%~2%,黑色母3%~5%%;所述发泡芯层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成份:高密度聚乙烯60%~80%,低密度聚乙烯15%~30%,AC发泡体系2%~4%,DCP交联体系0.5%~1%,黑色母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内镶贴片式滴灌管,包括实壁内层、发泡芯层和实壁外层,所述发泡芯层设置在所述实壁内层和所述实壁外层之间;所述实壁内层和实壁外层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成份:高密度聚乙烯40%~60%%,低密度聚乙烯10%~3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0%~30%,功能母粒1%~2%,黑色母3%~5%%;所述发泡芯层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成份:高密度聚乙烯60%~80%,低密度聚乙烯15%~30%,AC发泡体系2%~4%,DCP交联体系0.5%~1%,黑色母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内镶贴片式滴灌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母料为含氟聚合物加工助剂PP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内镶贴片式滴灌管,其特征在于:所述AC发泡体系由偶氮二甲酰胺、氧化锌、硬脂酸锌组成,其质量比例为4: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内镶贴片式滴灌管,其特征在于:DCP交联剂由过氧化二异丙苯、碳酸钙、碳酸钠组成,其质量比例为3: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内镶贴片式滴灌管,其特征在于:实壁内层的壁厚为0.15~0.2mm、所述实壁外层的壁厚为0.15~0.2mm、所述发泡芯层的壁厚为0.6~1.7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内镶贴片式滴灌管,其特征在于:滴灌管的内镶滴头的为扁平或圆柱式滴头,滴头流量3~6L/h。7.一种复合内镶贴片式滴灌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按质量比例分别称取实壁内层和实壁外层的原料,在混料机80℃下均匀混合30min后待用;(2)将所述步骤(1)均匀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冲冯厚军
申请(专利权)人:大禹节水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