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镶片式压力补偿滴头、滴灌带及滴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142265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0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包括滴头主体的内镶片式压力补偿滴头,滴头主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外部迷宫紊流流道、打孔槽、第一及第二出水口和第一进水口,上表面设置有进水格栅;滴头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储水腔,储水腔内设置有弹性膜片以将其分成压力补偿腔和过滤腔,过滤腔内设置有环形挡圈以将其分成进水槽和出水槽;水流通过进水格栅进入过滤腔的进水槽,水压压缩弹性膜片形变使得水流进入出水槽,出水槽的出口端通过第一出水口与外部迷宫紊流流道的入口端连接,外部迷宫紊流流道的出口端通过第一进水口与压力补偿腔的入口端连接,压力补偿腔的出口端通过第二出水口与打孔槽连接。用于实现在不同压力下滴头流量均匀的目的,提高滴灌带的抗堵塞性能,进而提高滴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节水滴灌
,具体涉及一种内镶片式压力补偿滴头、滴灌带及滴灌方法
技术介绍
节水灌溉是世界各国发展现代农业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在节水灌溉中,滴灌技术是通过干管、支管和毛管上的滴头,在低压下向土壤经常缓慢地滴水、是直接向土壤供应已过滤的水分、肥料或其它化学剂等的一种先进的高标准灌溉技术,而其中滴灌带最具节水增产高效和环保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田、大棚、温室、生态园林和城市绿化中。滴头作为滴灌技术中的关键部分,其作用主要将水及养分均匀滴入土壤,因此其性能优劣直接决定灌溉质量。国内现有滴头大部分在当水流压力变化时,滴头流量变化较大,使得滴头流量随地形和输送距离变化等因素而不稳定,导致作物灌溉不均匀。目前现有的压力补偿滴头多通过改变流道形状或调节过水断面面积来调节流量,使得在高、低压力下滴头流量变化较大,导致出水量不均匀,并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在低压下由于过水面积较小容易堵塞流道,导致流道的抗堵塞性能差,造成滴灌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镶片式压力补偿滴头、滴灌带及滴灌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滴头流量随压力变化而变化以及滴灌带容易堵塞的问题,实现在较宽压力范围内滴头流量均匀的目的,提高滴灌带的抗堵塞性能,进而提高滴灌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镶片式压力补偿滴头,包括滴头主体,所述滴头主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外部迷宫紊流流道、打孔槽、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一进水口,上表面设置有进水格栅;所述滴头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内设置有弹性膜片以将所述储水腔分成压力补偿腔和过滤腔,所述进水格栅连通所述过滤腔,所述过滤腔通过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外部迷宫紊流流道连接,所述外部迷宫紊流流道通过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压力补偿腔连接,所述压力补偿腔通过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打孔槽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外部迷宫紊流流道包括第一外部迷宫紊流流道和第二外部迷宫紊流流道;所述滴头主体的下表面还设置有第三出水口和第二进水口;所述滴头主体的内部还设置有内部迷宫紊流流道;所述过滤腔通过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外部迷宫紊流流道连接,所述第一外部迷宫紊流流道通过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内部迷宫紊流流道连接,所述内部迷宫紊流流道通过所述第三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外部迷宫紊流流道连接,所述第二外部迷宫紊流流道通过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压力补偿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部迷宫紊流流道和第二外部迷宫紊流流道均设置有外部紊流齿,而所述内部迷宫紊流流道设置有内部紊流齿。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打孔槽之间的流道上设置有间隔的分水板。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腔中绕所述进水格栅的外部形成有环形挡圈,所述环形挡圈将所述过滤腔分成进水槽和出水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滴灌带,包括输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内镶片式压力补偿滴头,所述内镶片式压力补偿滴头的滴头主体的下表面贴在所述输水管的内壁上,所述输水管上位于所述内镶片式压力补偿滴头的打孔槽的位置开设有滴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 一种滴灌方法,采用上述滴灌带,具体方法为:输水管中的水经过进水格栅进入到过滤腔中,过滤腔中的水从第一出水口流入到外部迷宫紊流流道中并通过第一进水口与进入压力补偿腔中,压力补偿腔中的水通过第二出水口流入到打孔槽中并从滴孔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镶片式压力补偿滴头及滴管带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通过进水格栅进行过滤后的水流入过滤腔的进水槽,水压力迫使弹性膜片向压力补偿腔形变,使得水流流入出水槽并从第一出水口流出,然后水流流经外部迷宫紊流流道、第一进水口进入压力补偿腔,当水流压力小时,弹性膜片形变较小,压力补偿腔内容积较大且内部压力较小,对流入压力补偿腔的水流阻力较小,使得从压力补偿腔经过第二出水口流入打孔槽的水流量变大;反之当水流压力大时,使得水流量变小,从而使得从压力补偿腔的出口端经过第二出水口流入打孔槽的水流量会随水流压力大小而变化,实现滴头出水量均匀的目的;进水格栅有效过滤水中杂质,避免杂质流入滴头堵塞滴灌带的滴孔,并且过滤腔内设置的环形挡圈将过滤腔分成进水槽和出水槽,使得流入进水槽的水经过压缩弹性膜片变形流入出口槽,对堵塞的杂质具有反冲洗作用,提高滴灌带抗堵塞性能,并且弹性膜片和环形挡圈对水流具有缓冲作用,进一步稳定水流均匀度,提高滴灌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内镶片式压力补偿滴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实施例内镶片式压力补偿滴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实施例内镶片式压力补偿滴头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施例内镶片式压力补偿滴头的后视图;图5为本实施例内镶片式压力补偿滴头的下表面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沿A-A方向的剖视放大图;图7为本实施例滴灌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至图6,图1和图2均示出本实施例内镶片式压力补偿滴头100的两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包括滴头主体。如图3,滴头主体的下表面20设置有外部迷宫紊流流道8、打孔槽5、第一出水口1、第二出水口3和第一进水口2;如图4,上表面30设置有进水格栅31;如图6,滴头主体110的内部设置有与进水格栅31对应的储水腔,储水腔内设置有弹性膜片40以将储水腔分成压力补偿腔13和对应于进水格栅31的过滤腔33,过滤腔33内设置有环形挡圈32以将过滤腔33分成进水槽33-1和出水槽33-2;水流通过进水格栅31进入过滤腔33的进水槽33-1,水压压缩弹性膜片40形变使得水流进入出水槽33-2,出水槽33-2的出口端通过第一出水口1与外部迷宫紊流流道8的入口端连接,外部迷宫紊流流道8的出口端通过第一进水口2与压力补偿腔13的入口端连接,压力补偿腔13的出口端通过第二出水口3与打孔槽5连接。本实施例内镶片式压力补偿滴头100在滴头主体上设置有打孔槽5用于向外排水,在实际使用中,本实施例内镶片式压力补偿滴头100的下表面20贴在输水管的内壁上,输水管壁上位于打孔槽5的位置处开设有滴孔,用于将排放至打孔槽5内的水通过滴孔排出,为作物灌溉。具体参见图3、图5和图6,当输水管充满水时,水流通过滴头主体上表面30的进水格栅31,有效地阻止泥沙或草根等杂质进入过滤腔33,用于过滤水流。过滤腔33内设置有环形挡圈32,其为距离过滤腔33的外周向边缘一定距离的环形凸起,并将过滤腔33分为内圆形进水槽33-1和外环形出水槽33-2,参见图6,示出内圆形进水槽33-1和外环形出水槽33-2的横截面视图。当水流开始进入该过滤腔33内,水流压力使得弹性膜片40朝向压力补偿腔13发生一定的形变,水流从进水槽33-1流向出水槽33-2,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内镶片式压力补偿滴头、滴灌带及滴灌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镶片式压力补偿滴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滴头主体,所述滴头主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外部迷宫紊流流道、打孔槽、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一进水口,上表面设置有进水格栅;所述滴头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内设置有弹性膜片以将所述储水腔分成压力补偿腔和过滤腔,所述进水格栅连通所述过滤腔,所述过滤腔通过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外部迷宫紊流流道连接,所述外部迷宫紊流流道通过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压力补偿腔连接,所述压力补偿腔通过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打孔槽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22 CN 20162062130591.一种内镶片式压力补偿滴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滴头主体,所述滴头主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外部迷宫紊流流道、打孔槽、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一进水口,上表面设置有进水格栅;所述滴头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内设置有弹性膜片以将所述储水腔分成压力补偿腔和过滤腔,所述进水格栅连通所述过滤腔,所述过滤腔通过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外部迷宫紊流流道连接,所述外部迷宫紊流流道通过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压力补偿腔连接,所述压力补偿腔通过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打孔槽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镶片式压力补偿滴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迷宫紊流流道包括第一外部迷宫紊流流道和第二外部迷宫紊流流道;所述滴头主体的下表面还设置有第三出水口和第二进水口;所述滴头主体的内部还设置有内部迷宫紊流流道;所述过滤腔通过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外部迷宫紊流流道连接,所述第一外部迷宫紊流流道通过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内部迷宫紊流流道连接,所述内部迷宫紊流流道通过所述第三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外部迷宫紊流流道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秀王敬昌李桂英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新大成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