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PD‑1受体的非抗体结合蛋白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78915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合PD‑1受体的非抗体结合蛋白及其应用,该非抗体结合蛋白具有分子量小、可人工合成,安全性高等特点。PD‑1‑nABP284不仅能够跟细胞总蛋白中的PD‑1蛋白结合,而且能够跟活细胞表面的PD‑1蛋白分子结合;同时,还能跟淋巴结组织中PD‑1阳性细胞结合。研究发现PD‑1‑nABP284在小鼠体内会聚集在腹股沟及腋下淋巴结,而淋巴结中T细胞含量较高,说明PD‑1‑nABP284在体内可能倾向于与PD‑1阳性的T细胞结合。实验进一步显示PD‑1‑nABP284能与PD‑L1竞争性结合PD‑1受体,阻断PD‑1/PD‑L1通路,缓解PD‑L1的白介素‑2分泌抑制作用,增进iCIK淋巴细胞的肿瘤杀伤能力,发挥类似于PD‑1单克隆抗体的作用。研究还证明筛选出的PD‑1‑nABP284不影响稳定表达PD‑1的细胞株的增殖,且对细胞株没有毒性,同时在小鼠体内也没有毒性,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合PD-1受体的非抗体结合蛋白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能与PD-1受体结合的非抗体结合蛋白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PD-1(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是一个由288个氨基酸组成的I型跨膜糖蛋白,定位于PDCD1基因,与CD28及CTLA-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拥有约30%的同源性序列。PD-1的结构包括胞外段免疫球蛋白可变区(IgV)样结构域、疏水跨膜区及胞内段,其中胞内段含有免疫受体络氨酸抑制结构域(ITIM)及免疫受体络氨酸转换结构域(ITSM),在PD-1抑制性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PD-1表达于激活的T细胞、B细胞及NK细胞上,参与抑制外周组织中持续的免疫应答,在防止自身免疫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PD-1的持续激活会影响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抑制IL-2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引起T细胞的衰竭,从而减弱T细胞的肿瘤杀伤能力。PD-1的激活依赖于与配体PD-L1或PD-L2的结合,两者结合后激活下游信号通路,进而抑制T细胞的功能。PD-L1和PD-L2高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中,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及软组织肉瘤等。肿瘤病人的免疫系统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7/201710324664.html" title="结合PD‑1受体的非抗体结合蛋白及其应用原文来自X技术">结合PD‑1受体的非抗体结合蛋白及其应用</a>

【技术保护点】
结合PD‑1受体的非抗体结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抗体结合蛋白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或者为其类似物。

【技术特征摘要】
1.结合PD-1受体的非抗体结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抗体结合蛋白的序列如SEQIDNO:1所示或者为其类似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抗体结合蛋白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抗体结合蛋白在阻断PD-1通路方面应用,或,所述非抗体结合蛋白在制备PD-1通路阻断剂中应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抗体结合蛋白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抗体结合蛋白在制备免疫调节药物和/或抗肿瘤药物中应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抗体结合蛋白在制备用于体内治疗PD-L1和/或PD-L2分泌增加的疾病的免疫调节药物中应用;或,所述非抗体结合蛋白在制备用于增进体外培养的免疫细胞的肿瘤杀伤效应的制剂中应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为肿瘤细胞中PD-L1和/或PD-L2表达上调的肿瘤;优选的,所述肿瘤包括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软组织肉瘤、头颈部肿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华黄晓峰赵龙张雁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一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